货船回归邮轮频访通关提速 上海港逐渐显现“磁场效应”

2008-5-7 13:2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上海海事局船舶动态管理平台上,两条“回归线”引人关注:一方面,截至5月6日,本市已破纪录地收到26艘中资货船的回国注册申请;另一方面,20多个国际邮轮航班今年将首次以上海为基地,其中不乏解放前就涉足申城的老牌邮轮公司,而这一数字两年前还是空白。新一轮的回归潮进一步放大了上海港的“磁场效应”。 
  近年来,申城邮轮经济出现“飞跃式”发展。数据显示,2004年前,每年访沪邮轮不足10艘次,随船出入境游客不足3万人次。而去年出入上海口岸的国际豪华邮轮已达92艘次,随船出入境人数高达13.5万人次。今年以来,已有34艘次豪华邮轮敲定了来沪行程,其中“海神号”、“阳光太平洋”、“太阳公主号”、“钻石公主号”、“不来梅”等多艘欧美顶级邮轮将首次光临上海。业内人士预测,今年上海国际邮轮总量首度超过百个航班应该不成问题。 
  航班数量破百固然可喜,而更多的邮轮选择上海为母港,对建设中的国际航运中心更具现实意义。对邮轮而言,母港既是始发港,也是食物供给、船舶保养的基地。根据国际经验测算,母港所获取的经济效益往往是一般访问港或停靠港的10倍—14倍。因此,争取成为大型邮轮的母港,一向是国际上各大港口发展邮轮经济的重要手段。两年前,绝大多数国际邮轮只是匆匆路过上海,而今年“爱兰歌娜号”和“海洋迎风号”两艘大型邮轮的22个国际航班将以申城为母港投入全球运营。如此一来,上海邮轮经济的母港率将达25%,一举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在如今的上海港,“母港效应”同样也是货运领域的新亮点。据上海海事局船舶监督处张炜副处长介绍,今年以来,本市已接到两批共26艘中资货轮的转籍申请,它们主动要求放弃“外籍身份”,转而在上海注册船籍,这在过去是难得一见的。专家表示,由于我国针对航运业的金融产品较少,船舶登记也缺乏优惠政策,长期以来中资船队悬挂国外方便旗的现象非常普遍。以上海为例,每年进出上海港的国际船舶总数约3万艘次,其中悬挂五星红旗的船舶不到一成。自有船队的萎缩使得我国海运面临“空洞化”危险,同时随着大量船舶流失海外,与航运有关的金融、保险、船贷、货代、船检等产业也相继转移,这对国际航运中心而言更是严峻的挑战。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离不开产业集聚,而打造良好的母港环境,吸引更多的客货船舶落户则是关键。对此,上海边检站采取了“随船办证”、菜单式通关等创新手段,为各国邮轮提供各种人性化通关服务。同时,上海港从去年起开展的船舶特案免税登记制度也促进了货轮回归的积极性。据介绍,该项政策实施后,凡在境外购买或建造的船舶只要符合条件,自愿回国登记就可以免缴9%的关税和17%的进口环节增值税。仅此一项,一艘载重9000标箱的集装箱运输船就可节省2000多万元的经营成本。 
  专家表示,启动船舶特案免税登记制度只是上海筑巢引凤的第一步,要想将“母港效应”不断放大,上海港还应该尽快建成国际船舶登记中心。统计显示,香港两年前注册船舶总吨位就已超过3000万吨,而上海港至今只有500万吨的数字,差距相当明显。如果想要吸引国际船舶来沪注册,上海必须打破常规发展思路,积极创新船舶登记制度,比如有步骤地尝试第二船舶登记制度、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等,只有思想解放、敢为人先,上海港的软环境实力才能真正取得突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