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出口困境 中国纺企纷纷设厂海外

2008-5-30 9:3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去年以来,由于受出口退税、汇率变化、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银根紧缩等不利因素影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甚至要倒闭的困境。中国纺织产业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部分企业选择外移到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多重因素影响出口
  2008年对于纺织行业而言无疑是沉重的,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出口退税率下调等等都成为了纺织行业前行的巨大阻力。
  “我国长期依靠低要素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依靠低价格占领国际市场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在“第六届中国进出口企业年会”上曾如此发言,在外部需求放缓、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加速升值的情况下,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面临着空前挑战。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对于外贸企业的困境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他在会议上曾指出,一季度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速同比下降20.6个百分点,服装、纺织、鞋帽、箱包等行业的出口增速放缓。企业对二季度以后的订单都“不太敢接”。
  数据统计,2007年中国纺织品成衣出口1712.1亿美元,增长18.9%,是自2003年以来出口增幅首次低于20%。与此同时,2008年一季度,我国贸易顺差3年来首次下降。3月份我国贸易顺差为134.07亿美元,较上月增加48.52亿美元。至此,一季度贸易顺差为414.1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回落10.8%,这也是第一季度贸易顺差近3年以来首次下降。
  据2008年4月份统计,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幅为近5年来最低,且今年前两个月,纺织行业亏损面已达23.7%,远远高于去年的14.34%,另外,纺织行业原先预期的出口退税率进一步调整以提升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预期也难以在短期落实。
  中国商务部官员称,纺织业是充分竞争的产业,各厂商对宏观调控、汇率升值等经济环境变化的承受能力不同。中、小企业主要依赖出口退税生存,现在出口退税率下降,且劳动合同法带来成本增加,经营日益困难,而面对汇率问题,因中、小企业产品结构简单,产品链短,汇率变动影响极大,不像综合性企业集团,兼营进、出口可以抵销部分汇兑损失。
  据初步估算,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业出口利润下跌程度因产品而有所差异,其中棉纺织业约下降12%,毛纺织业下降8%,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成衣业所受损失较大下降约13%。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截至昨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卖出价已经上升到1美元兑6.9621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到14%。
  如果人民币的升值幅度过大或者出口持续的升值,则利润率的下滑不可避免,再加上议价能力的趋弱,则升值所导致的边际负面效应会扩大。纺织成衣业等出口依存度高的产业,在人民币加速升值时,很难快速反应并做出调整,尤其纺织成衣业面临多重利空,如美元贬值是为了刺激美国经济,而美国需求疲软短期内难以改善,且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以及劳动成本的增加,使纺织成衣业雪上加霜。
  据纺织行业分析师宋玲霞介绍,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中国调控贸易顺差等因素影响,大量定单尤其是大型国外中间商定单陆续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因此明显转淡。
  据媒体报道,4月13日结束的青岛纺织成衣进出口交易会,尽管展会期间达成9,200万美元的“采购意向”,但大部分参展厂商在展会结束迄今,尚未与国际采购商签定任何订单。
  有中国学者分析,若人民币升值3%,整体纺织业出口金额可能会下降30%,依靠低附加值、低价竞争的中小企业将难逃倒闭的命运。
  此外,纺织行业分析师樊敏表示,“当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达到6.5时,将有25%~30%的纺织企业被迫转型。”他强调,“这个转型包括淘汰、缩小规模。”据他预测,在当前形势下,必然有50%的企业在2010年前倒闭或转型。
  对美出口受阻是最大压力
  在中国纺织服装成本快速上升的同时,开始有部分订单往周边国家转移。
  据美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按数量计算,目前中国纺织品在美市场占有率为40.53%,服装在美市场占有率为34.24%,均仍居第一位。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美进口我国纺织品、服装数量同比减少1.68%、7.74%.与此相反,越南与印度纺织品服装对美出口势头依然强劲,其纺织品、服装对美出口数量同比均有增长,特别是越南纺织品、服装对美出口数量同比分别增长29.69%、33.06%。
  这种情况引起我国多家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抱怨,2008年受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市场需求减弱,对美出口普遍不理想。
  不仅如此,由于我国被设限的21类输美热门纺织品服装的配额平均使用率还不足20%,显示了我国输美纺织品前景令人堪忧。
  据美国海关5月23日统计(截至21日)的数据显示,我国被设限21类输美热门纺织品服装平均清关率只有18.2%,今年输美纺织服装配额使用情况远远不如去年,例如输美热门类别棉制衬衣(338/339)清关率为19.5%,而在去年同期已达到34.5%。
  据悉,美国对纺织品服装进口的门槛正在不断提高。美国近来频频对中国纺织品服装使用召回机制。据中国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统计,仅今年前4个月,美国就通过其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宣布了12起关于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召回通报。
  此外,由于近期美国消费不振、失业率上升,其经济显露越来越多的衰退征兆。美国消费的衰退间接影响了中国输美纺织品配额市场,不但产品出口价格持续大跌,甚至促使一些中介机构关门歇业,业内人士还就此预测今年输美纺织品增幅将有所下降。
  近日,商务部公布了2008年输美纺织品第二次协议招标情况。专家分析,此次招标有3698家企业中标,占有投标资格企业的76.6%,与今年第一次招标相比,平均中标比例下降7.8个百分点。显示对美出口下滑正在影响纺织服装企业获取配额的积极性。
  根据中国第一纺织网的统计,截止到5月20日,输美平均清关率为17.95%,较去年同期20.68%降低2.73个百分点。
  令人担忧的是,我国面临的不仅仅是纺织品出口量的下滑,从今年年初的数据显示可见,我国输美纺织品的价格也同样出现下跌的情况,其中比较典型的如USA347,已经从15.6打/美元跌到现在12.2打/美元。从热门类别清关率看,截至2008年1月21日,US338/9为0.3%,而去年同期US338/9为1.3%。清关率大多明显下降。
  专家预计,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动的因素,输美纺织品出口数量和价格下降的比例还将更大。鉴于目前设限纺织品出口量价齐跌的局面,今年对美纺织品出口不容乐观。同时,由于国内通胀、人民币升值等多方面造成的出口企业大幅增加的出口成本无法转嫁,对美纺织出口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海外办厂绕过壁垒
  加工一件出口毛衣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大约可赚到30元,而目前大约只有1元左右的利润,一些订单甚至会出现亏损。
  “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下调、工人最低工资上调、用工用地用电紧张等多种因素影响,大朗这个全国最大的外销毛织生产基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东莞市大朗镇委副书记林熙仿如此说道。
  不仅是大朗,整个中国纺织出口企业今年所面临的压力都将进一步加大。2008年以来,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明显放缓,据海关统计,2008年1~2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164.4亿美元,仅增长5.7%。同期,出口最大的省份广东纺织服装出口35.2亿美元,减少了11.3%。2007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出口总额为1679.37亿美元,同比增长18.77%。而国家统计局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前2个月,纺织行业实现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4.2%,远低于去年同期的39.5%。
  纺织出口企业普遍反映,目前不敢轻易接单。一方面,《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增加了部分劳动密集型纺织企业的用工成本,另一方面,2008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快,对于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纺织服装业的销售利润率就会下降2%~6%。此外,美国次贷危机、原油价格上涨等也都将影响纺织品出口。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对外透露,由于国际贸易环境发生变化以及国内制造比较优势逐步丧失等因素,中国纺织企业加速“走出去”步伐,目前到柬埔寨投资设厂的中国纺企已超400家,到孟加拉国的也近百家。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2008年3月份曾组织部分国内纺织企业到柬埔寨和孟加拉国进行两周考察。曾从上述两国考察完毕的曹新宇谈到,近几年来,由于欧美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原因,陆续有一些中国企业到周边国家投资设厂,通过加速国际化布局和跨国生产配置来规避贸易壁垒和降低生产成本。
  “已有一定纺织行业发展基础的柬埔寨和孟加拉国,吸引中国纺织企业去投资的条件主要是对欧美出口不受配额限制以及享受最惠国待遇。此外,为了承接部分产业转移,这些周边国家频频到中国招商引资,并给出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例如孟加拉国对外资纺织企业减免10年所得税。”曹新宇说,“不过,这些国家纺织行业基础配套措施完善还需要一定过程,比较适合季节性不强、生产周期较长的纺织服装生产,对于时效性强的时装则还不大适合。”
  江苏省投资额最大的纺织服装类境外加工贸易项目“欣兰(柬埔寨)制衣有限公司”在2006年获中国商务部批准,该海外项目的投资主体江苏AB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设备、原材料及部分现汇共计投资1650万美元在柬埔寨金边设立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将国内原材料出口到柬埔寨生产再销售到欧美市场。
  江苏AB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成本攀升令利润微薄的中国内衣生产企业难以承受,因此AB集团将部分低附加值的内衣放到柬埔寨生产,这将可以解决配额问题及规避贸易壁垒。
  东莞梦莱特服饰有限公司老板陈慧勇在媒体采访时也谈到,由于珠三角制造成本快速上涨,他周边有些朋友开始到越南或孟加拉国设厂。
  据了解,孟加拉国普通纺织工人平均月工资大约只有40多美元(折合人民币300元左右),而在珠三角的普通纺织工人平均月工资超过1000元。曹新宇指出,柬埔寨和孟加拉国等国家拥有比较充足的低廉劳动力,比较优势还可以维持较长的周期。面对目前多重压力,到海外投资设厂对于以出口为主的纺企来说是一条突围之路,企业可考虑分期分步“走出去”,国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 
  雅戈尔“走出去”正当其时
  我国纺织服装业巨子雅戈尔集团2月完成了与美国KELLWOOD公司关于香港新马集团资产清单的交割手续。据悉,本次并购交易金额1.2亿美元,为迄今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最大的海外并购。
  与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TCL并购汤姆逊所引起的波澜不同,雅戈尔此次并购美国KELLWOOD旗下香港新马集团的行动少了媒体的暴炒、没有国外产业安全审核的担忧。业内人士指出,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其实正是我国的优势产业,通过并购等手段实现国际化,对发挥我国产业优势、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而与此同时部分发达国家的学校连纺织专业都撤掉了。”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在接受采访时说,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国形成的优势产业正是一些传统产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国际化战略,将能够更好地提升我国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其实,就在纺织等大多数传统产业被人们认为是夕阳产业的时候,金融资本已经开始悄悄进入这一领域。据了解,近两年风险投资开始纷纷将注意力转向传统产业。特别是在国内,小肥羊等餐饮企业、九阳豆浆机等小家电企业都成为风险投资的宠儿。
   据了解,通过海外并购,雅戈尔集团得到的是分布在斯里兰卡、菲律宾等地的14家生产基地。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表示,未来可以考虑在斯里兰卡等地扩建工厂。
  “并购完成后,我们是全世界第一家从种棉花到织布、到物流、再到销售,覆盖全产业链的服装企业。”雅戈尔有关人士介绍,雅戈尔从上游的棉花种植开始收购、投资了一系列相关企业,达成了全产业的覆盖。
  新马集团CEO徐静波介绍,服装企业60%的成本来自面料,作为没有面料生产的企业,新马集团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他十分看好此次并购的前景。“很多企业的并购,在当年是看不到太多直接效益的,而我们成本的降低、效益的提高在2008年就会有体现。”
   李如成介绍,并购完成后,雅戈尔在国内外拥有4.3万名员工,年生产加工能力达8000万件,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企业。然而,这并不是李如成最看重的,他反复强调“在传统产业领域,企业竞争已不再是单一产品的竞争,而是整个行业整个产业链的竞争。”
  李如成介绍,通过并购雅戈尔得到了20多个知名品牌的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加工业务,拥有Nautica、Perry Ellis等五个授权许可品牌;一个具有数十年经验的国际品牌管理和设计经验的顶尖团队;一个通达美国数百家百货公司的销售渠道;一个保证这些产品顺畅流入这个百货公司的强大的物流系统。这无疑大大完善了雅戈尔的产业链条和在全球市场的布局。
  “便宜的收购价格、文化理念的相似以及业务上的互补,使得我们这次并购可以称为‘零风险’并购。”李如成说。(来源:上海证券报)
  杉杉股份多头并举实现转型
  2007年,杉杉股份(600884)实行多业并举的发展战略,电池和太阳能材料分别增长46.51%和77.29%,增长速度远超服装业,销售额已经达到8.41亿元,超过公司销售收入的1/3。杉杉股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服装商。
  杉杉股份2007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21.84亿元,同比增长36.9%,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21.51%,基本每股净收益0.27元,拟每10股派现金红利1.20元(含税)。
   2008年度,杉杉股份预计营业总收入提高到26.13亿元,营业总成本为24.73亿元。
  服装业实施多品牌战略
   杉杉股份为实施“多品牌、国际化”战略,组建了宁波瑞思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专业运作各个品牌,引进韩国时尚女装品牌QUA,合资公司于2007年8月正式开业,目前QUA品牌已在上海、宁波等地开店,经营业绩良好,2007年9月签定了国际一线男装品牌SMALTO品牌的全国总代理合同。
  西服是杉杉品牌的核心产品,公司推出高品质高价位的半毛衬西服,提高杉杉产品的档次,确立了以“杉杉西服”为核心形象的品牌宣传战略,并通过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泛宣传。公司表示争取至2010年再引进10个国际品牌,尽可能推行大公司与大公司之间的合作,从单一品牌合作向公司整体合作延伸。
  创投业务关注金融领域
  杉杉股份在创投业务上以宁波杉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核心平台,已经实施了对相关企业的股权投资,现正在积极对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增长潜力类型的企业投资,通过输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在被投资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获利增值。
  杉杉股份持有宁波银行1.79亿股股权,投资成本1.82亿元,占宁波银行注册资本的7.16%。以8936万元的价格出售了公司持有的宁波杉杉尤利卡太阳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73.31%的股权。报告期内,公司拟入股华创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已支付投资款1.32亿元,但此项投资须中国证监会通过华创证券的增资扩股方案,并确认公司作为证券公司股东资格后方可实施。
  2008年,杉杉股份将重点关注金融领域的投资,除了投资华创证券外,谋求在金融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锂电池材料占据领先地位
  作为全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杉杉股份目前已经具备了中间相系列、人造石墨系列、天然石墨系列、综合型系列等四大系列成熟产品,能够满足市场客户的不同需求。2007年公司适时推出适销对路的负极产品,销售额和销售量大幅增长。
   东莞杉杉电解液项目在报告期取得长足进步,新厂顺利实现投产,销售额大幅增长,成为国内电解液市场竞争中的强大力量,公司在国内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已经占据了领先地位。
  杉杉股份希望将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进行产业整合,通过股权合作关系,借助合作方的技术和渠道优势将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做大做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