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美欧出口市场萎缩 新兴市场崛起

2008-5-3 9:58: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作者:黄磊   4月30日,有“中国外贸风向标”之称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落下帷幕。
  在当天进行的广交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第103届广交会副秘书长徐兵对外发布此次广交会的成绩。从主要统计指标来看:美、欧、日、韩、台等传统的广交会采购商来源地的进场采购人数和成交数额都有明显的下降;而中东、东盟、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对“中国制造”的购买意愿正在持续增长之中。
  此次广交会的举行,正值在中国出口形势严峻之时。
  “我们的质量正在遭受质疑、人民币汇率上升、原材料的采购成本骤涨、国际金融形势影响的购买欲,还有一直以来持续的贸易壁垒都让生意越来越难做。”河北国宾食品有限公司郭经理只是带有这种担忧情绪的参展商之一。
  在此次展会统计数据出来之前,收紧的出口形势就已经成为人们的一个预判。4月25日,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视察广交会的时候,已然提醒参展企业:“在开拓国外市场的同时,也要研究内销,学会‘两条腿走路’。”
  与此同时,广交会自身也在谋求变革,展会的变革映射出中国外贸形势的自觉调整。
  在经历了前两届“进口展台”的摸索之后,在此届广交会上,主办方首次设置外国企业代表团专区,继续进口展尝试。
  从104届开始,广交会将拓展为一届三期。这个“中国第一出口展”,将拥有更为细致的出口产品分类,来体现其针对性和多元性的精确出口导向。
  新旧市场此消彼长
  根据广交会主办方公布的数据,此次到会的境外采购商累计192013人,这比第102届广交会增长了1.3%;成交382.3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比去年同期的第101届增长5.1%。
  在增长的整体判断下,是结构性的“此消彼长”。
  在体现进场采购意愿的采购商组成上:香港地区、美国,台湾省依然位列采购商来源地(国家、地区)前三位;同时,印度、马来西亚两个地区采购商增长明显,跻身前五。
  在中国传统的出口目的地采购意愿减弱的同时,新兴出口市场成长迅速。欧盟、香港地区、美国、台湾省、韩国和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场到会采购商,与上届相比有不同程度下降。相对应的是,“中东、东盟和新兴市场到会采购商普遍增长。”徐兵说。
  其中,新兴市场中的印度、南非和巴西到会采购商分别增长23.2%、28.5%和24.6%。此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到会采购商也分别增长一成以上。
  在整体增长2.1%的成交额下,广交会当天发布的数据只显示:“中东成交48.4亿美元,比上届增长9.6%,东盟成交19.9亿美元,增长15.9%,俄罗斯增长6.2%,印度增长32.9%。”
  新兴市场的增长幅度普遍超过整体增长数字,无疑意味着传统市场的成交数据有一定的下降,形成总体增长2.1%的均值。
  如果考虑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浮动,在上一届广交会成交374.44亿美元之时,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7.5;而今天成交382.3亿美元,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经到6.98。
  出口项目绿肥红瘦
  在4月30日公布的广交会出口数据中,传统的出口产品成交量符合此前各方判断。表征降幅的“绿色”在出口目录的名单中并不少见。
  以传统出口大户——纺织品为例,相比上一届广交会,服装以及衣着附件成交28.7亿美元,下降了4.8%;纺织纱线、织物以及制品成交24.6亿美元,下降幅度达到了16.8%。
  “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汇率变化,这对本来就利润微薄的纺织行业来说最为敏感。”广东虎门纤兴服装公司的负责人分析说,国际市场上的石油带动了化纤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同时出口航运成本也在增加,“棉价即将上涨,企业将更加难过”。
  人工成本的上升也集中反映在服装纺织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上,“价格难以下降,国外的采购商只能把订单转到东南亚”。
  除了纺织品,陶瓷、办公用具、玩具、塑料制品、家具等广交会传统的出口主要项目成交额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
  在传统出口品种成交普降的同时,也有最近几年中国外贸出口升级战略下,“新兴出口”项目的上涨。
  在本届广交会上,机电产品成交168.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7.7%。其中,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品成交55.8亿美元,增长6%,对成交增长的贡献率为40.6%。轻工产品成交124.4亿美元,增长2.1%,占总成交额的32.5%。
  事实上,在第100届广交会举行之时,广交会方面就已经明确要借这个全国最大的出口平台带动中国外贸结构的升级,而升级指向于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和自有品牌。
  在展馆中的品牌展区,“成交额已经首次突破百亿美元,达到110.9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29%”,徐兵表示,“品牌示范效应继续加强。”
  而农产品出口的微弱增幅,可以看到受特定市场形势影响的痕迹。“国际农产品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国内市场价格管制之下,就使得我们的出口占据了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流花展馆食品土畜厅一位参展商表示。
  4月28日,宏观经济学家赵晓在广州表示,受国内国外多种形势的影响,出口形势趋紧是必然出现的。
  外贸转型镜像
  从第101届广交会开始,为了体现平衡外贸进出口比例和结构,广交会“以标志性的做法”设立了进口展区。从此,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也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在4月30日闭幕会上,进口展区尚未发布任何成交数据。在前两届广交会上,组织方表示不公布数据是尊重国外出口商的“商业习惯”。
  徐兵表示,进口展区的影响不断扩大,“俄罗斯经贸部首次组团,组织了4个联邦州10余家机电产品企业参展,并举办‘俄罗斯商务日活动’,展示了开拓中国市场的决心。”此外,土耳其外贸署也组团参展。
  从前两届的情况来看,处于成长中的“进口展”仍在“摸着石头过河”。
  在主办方看来,进口展区的目的是“引进先进设备与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引入国际竞争,提升生产水准”。在展商身份上,来自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的厂商占去多数,这些资本本身就具有合资属性,生产的又就在国内完成,这难免让人产生“出口转内销”的嫌疑。
  而本届广交会,已经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展团方式进入中国搭建进口平台。“许多境外参展企业寻找到了意向合作伙伴,取得了超出意料的、实在的参展效果。”徐兵说。
  而广交会自身的变革并未就此止步,广交会的进出口结构也开始从粗放走向精确。从第104届广交会开始,“一届两期”拓展为“一届三期”。
  “分三期举办,最大的变化是‘以时间换空间’。”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王俊文分析,拓展之后的广交会兼具专业化和综合性的特征。他还强调,拓展的空间,还将为高速增长的民营出口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