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层次和方向(下)

2008-5-29 15:5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上接5月22日7版)
    2.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融合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提升工业产业生产效率和附加值不可缺少的手段,包括钢铁、汽车、化工、纺织等,在产品升级、工业生产管理以及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如汽车工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新兴产业。据统计,在汽车的整车成本中平均超过20%是信息技术或产品。一般越是高级的汽车或轿车,这个比重越高,国际上有的已经超过50%乃至60%。再如化学工业、生物医药以及大型工程设计,利用已经研发建立的实验模型,把已有的实验数据都建立相应模型并输入进去,可以大大缩短实验时间和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3.信息技术与服务业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服务业融合,能提升传统服务业水平,催生新兴行业:一是借助信息技术条件下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管理咨询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二是依托信息技术,发展涵盖信息通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的信息服务业;三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特别是通过进一步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创新电子商务模式和服务内容,加强电子商务信息、供应链、现代物流、交易、支付等管理平台和信用自律体系建设,为电子商务应用主体提供灵活、便捷、安全、高效服务;四是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推广信息化应用服务,引导商贸、旅游、餐饮和社区服务等就业容量大的传统服务业创新发展模式,注入发展动力。
    4.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融合
    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在生产控制层面,以数控设备为基础,围绕创新研究和开发设计、工艺管理和加工制造、过程协同和质量控制、物料配送和产品管理等生产制造的关键环节推进信息化,以提高生产制造全过程工作效能。在资源配置层面,以成本分析为基础,围绕外部协作、内部计划、及时响应等关键环节推进信息化,以提高企业市场响应效率。在管理决策层面,以信息管理为基础,围绕产品市场与客户关系、人力资源与资本运作、发展战略与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推进信息化,推广应用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资源管理 (ERP)、管理信息系统(MIS)、计算机决策支持(DSS)、数据挖掘(DM)、商业智能(BI)、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知识管理(KM)等信息技术,实现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
    5.信息化与资源、能源供给体系的融合
    通过信息技术在工业行业生产中的普及应用,有助于推进工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推动实现单位GDP能耗水平大幅降低。通过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联网监测与分析,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综合效益,推动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