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发展宁波港口物流业?

2008-5-29 15:2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福布斯》杂志把宁波列为中国大陆最适宜发展物流的三大城市之一。杭州湾跨海大桥已经通车,对于宁波港进一步拓展市场,实现新的跨越,是一个全新的机遇。宁波东部新城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将进一步改善宁波港口物流业的整体发展环境,完善服务功能,增强集散辐射能力。
    宁波是一个港口资源丰富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临港产业,特别是以港口物流业为核心的临港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与快速发展的经济需求相比,与国内外一些港口城市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加快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已成为宁波转变港口发展方式、建设枢纽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地位,建设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城市的迫切需要。
    港口物流业已成宁波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和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已连续3年排名世界第4位,稳居中国大陆港口第2位;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全国第4大集装箱港口的地位。从物流业发展状况看,2006年全市物流总额达8490.6亿元,同比增长25.14%;初步估算港口物流业的增加值占现代物流业的增加值70%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达7.5%左右。按现价计算,港口物流业的增加值对GDP增长率的贡献接近1.7~1.8个百分点。当年全市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人口数达11.8万人,占总就业人口数的2.7%。根据2006年投入产出表,宁波市的物流产业产值每增加1元,能够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产值增加1.99元。对物流产业的中间品投入每增加1元,直接增加的物流业增加值为0.97元,能够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产值增加3.92元,带动效应明显。
    宁波港拥有生产性泊位300座左右,其中有长逾4900米的集装箱泊位群,码头设施配置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能够满足超大型集装箱船的作业要求。交通集疏运网络体系初步建立。宁波已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等综合集疏运网络。通过江海联运,货物可直达武汉、重庆,并沟通长江、京杭大运河,直接覆盖整个华东及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高速路网四通八达;杭州湾大桥的通车,使宁波-上海的车程缩短为两小时,宁波港对苏州、无锡、常州、湖州等地货源的吸引力大大增加;与全国铁路网相联的港区铁路直达码头前沿,并已正式开办海铁集装箱联运业务;宁波栎社国际二级机场已开通宁波-香港的定期航线;宁波港与全球逾10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600个港口有贸易往来,集装箱航线达188条,航班已超过840班,基本构成以欧洲、北美、中东为骨干,南美、澳洲、非洲等为辅助的远洋干线网络。
    宁波保税区与北仑港实施 “区港联动”,依托港口资源,整合保税区与港口的政策优势,重点发展国际贸易、仓储物流等港口物流功能,促进国际港航产业与现代物流产业互动;梅山岛保税港区是全国第5个保税港区,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区域,必将促进宁波港口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
    宁波市政府不但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各种有利发展政策,而且结合宁波实际,推出了许多配套发展的政策措施,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同时,港口物流业信息体系逐步完善。宁波市较好地完成了口岸电子信息化工程,宁波港集团着力构筑生产管理、经营管理、通信与监控管理、信息服务和综合管理等五大信息系统,EDI中心平台全面升级,生产业务协同管理系统投入使用,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宁波在全国率先提出“大通关”的理念,成立了“大通关”协调领导小组,着力改善口岸环境。口岸查验部门与宁波港集团通力合作,加强口岸的信息化建设,开发应用了国际航行船舶码头综合管理系统,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监控,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服务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港口物流业发展为宁波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支撑。2007年宁波市自营进出口总额达564.99亿美元。港口物流业促进了宁波临港大工业的快速发展。集聚了一大批大型或特大型的临港大工业企业,培育了石化、能源、钢铁、造纸、修造船等5大临港支柱产业。2007年,规模以上临港工业的总产值达3398亿元,占宁波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6%,基本确立了全国重要的临港工业基地地位。港口物流业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港口物流业增加值已占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70%以上。
    宁波港口物流业良好的环境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联邦快递、马士基物流、UPS等世界知名物流企业与物流设施投资商落户宁波,抢占宁波市场,目前世界排名前20位的船公司均在宁波设立了营运机构。截止到2006年6月底已有外资物流主体237家,占物流业经济主体的10.6%。
    六大制约因素影响宁波港口物流业快速发展
    尽管宁波的港口物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主要的有如下六个方面:
    对港口物流业发展的认识尚不到位,统筹协调机制仍未完善。首先虽已制定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但执行力度不足,且无港口物流的专项规划。其次,宁波虽较早成立了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但是市物流办仅为一个临时性机构,没有相应的人员和引导资金,很难统筹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第三,在探索物流发展扶持政策的同时,补助资金有弱化趋势。
    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联动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一方面,岸线资源濒临用完,码头开发余地不大;另一方面,某些业主专用码头利用效率不高,宝贵的岸线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和发挥效益。同时,结构性矛盾突出,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互联互动物流体系。集装箱过多地依靠公路,沿海和内河营运能力过剩,铁路运输刚刚起步,而空港物流发展滞后。三是航线覆盖面不及上海港完善,船期过于集中,运价竞争力不及上海。四是物流园区发展和建设比较滞后,保税政策未充分发挥作用。五是港口及国际航运必需的金融、保险服务体系相对滞后,港口EDI各个环节缺乏高效衔接,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实现困难。
    竞争日益加剧,腹地开拓能力不强。宁波港口物流面临的竞争对象众多,既有长三角港口群其他港口,又有环渤海港口群、珠三角港口群,还有国际物流公司和航运企业物流及其他行业的物流。尤其是上海港,将借助杭州湾大桥拥有更强的集装箱货物集聚能力。宁波港的箱源集中在江、浙、沪两省一市,来自于国内支线和内陆城市的集装箱货物很少,腹地半径亟须扩大。
    物流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产业价值链不长。宁波的港口物流企业呈现“小、少、弱、散”的局面,缺少上规模、上档次的标杆性物流龙头企业。大多数物流企业业务单一,忽视增值服务开发;员工素质偏低,技术要素缺乏;物流设备投资以自购为主,规模较小;运营效率低,服务水平差、范围窄、差异性小,因此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成本居高不下,竞争力较弱。港口物流增值链较短,港口物流产业增值服务比较薄弱,缺乏价值链增值效应,综合效益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港口联盟化程度不高,竞争合力仍需加强。宁波港与上海港之间虽有合作,但是由于腹地重合度高、箱源同质性高,竞争不可避免;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尚待深化;与省内其他港口之间由于合作成本、合作层次、口岸管理体制等因素,还难以实现货畅其流。
    物流人才严重短缺。物流专业人才既是国家的紧缺人才之一,更是宁波的紧缺人才。在甬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间存在较大差距;港口及航运培训业不够发达,高层次、综合性的港口、物流培训体系尚未建立。
    关于进一步加快宁波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根据宁波港口物流发展的现实基础、制约因素和发展环境,按照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总体战略,借鉴国际上有代表性的港口城市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经验,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加强对港口物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港口物流业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相关的组织领导体系与工作机制。首先,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力量,完善议事机制,强化对港口物流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其次,以国家大部委机构改革为契机,整合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在条件成熟时组建物流业管理实体,实现“以大部门推动大物流,以大物流促进经济大发展”。
    强化规划对港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指导。港口物流业是一个新的行业、新的领域,编制好港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完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引导、控制作用,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要抓紧编制《宁波港口物流业发展规划》,明确全市港口物流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领域及政策措施。同时可以考虑制定专项行动计划予以配套:制定港口物流多式联运行动计划,重点突出海铁联运和海空联动、重点推进杭州湾铁路、甬金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制定港口物流节点体系建设行动计划,重点发展物流园区和无水港,重点推进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和北仑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物流枢纽建设;制定港口物流软环境建设行动计划,优化发展环境;制定港口物流市场主体培育行动计划,重点扶持龙头企业。
    扎实推进港口综合物流联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港网体系建设,提升港口集约化、集聚化发展水平。要大力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加快资源优化整合,加快推进北仑、梅山、金塘等地的集装箱码头建设和大榭第2个25万吨级原油泊位建设,加快建成北仑国际深水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努力建成设施完善、机制灵活、运作高效、服务优良的区域性航空枢纽港和空海联动、客货并举的现代化国际干线港,加快推进海空联动发展;建设综合物流信息港,促进物流信息共享。
    增强港口物流的综合服务与揽货能力建设。要积极推进以港口为龙头的集疏运网络体系建设,构建国际航线、内支线、城市环线、省内网线和省外专线等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全面完善宁波多通路的对外运输通道主骨架,促进多式联运发展,向长江流域各省及中西部地区间接经济腹地推进,完善揽货体系建设,全方位吸引海向和陆向经济腹地国际集装箱货源。加快推进宁波国际集装箱中心站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杭州湾跨海铁路、甬金铁路等项目,完善海铁联运体系,更好地为中长距离腹地区域经济服务;重点推进“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建设,努力实现以市区为中心的“213”高速交通圈,力争“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0公里;积极推进杭甬运河项目改造提升,完善内河水运体系,并积极推进管道等多方式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建设和完善贯通综合节点体系,顺畅衔接海、空、公、铁、河、管多种运输方式及国内国际物流枢纽,实现货物无缝衔接。优化物流园区布局,推进建设“一主六副”物流园区,提升现代物流业的集聚化、集群化发展水平;重点推进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统筹谋划“无水港”布局,完善航运市场揽货体系。
    以保税物流带动和促进港口物流。保税经济区是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提升对外开放层次的重要载体。要全力推进其与港口、物流产业互动发展。首先要高起点开发建设梅山保税港区。要紧紧围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目标,节约土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高端港口国际物流业务,提高宁波市港口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其次要充分发挥现有保税经济区的物流功能。增强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慈溪出口加工区等保税经济区与区外的物流互动功能,强化保税经济区综合物流功能的带动效应。第三是积极申报国际物流中心的保税功能。结合空港物流中心、宁海物流中心的开发建设,适时申请保税物流中心 (B型)功能,完善综合物流服务功能。
    为港口物流业发展提供有效平台。建立港口战略联盟,实现港口之间的合作共赢,有利于转变浙江港口发展方式,提高整体竞争力,打造港航强省。充分发挥宁波港的龙头和主导作用。以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发舟山的深水岸线资源,加大与省内相关港口的合资和合作,对联盟合作港口和无水港在港口管理、业务、技术、信息、服务品牌等方面给予培训和帮助。这就要深化与温州港投资合作;推进与台州港业务合作;提升与舟山港企业参股合作水平;拓展与嘉兴港的企业合作联盟。争取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支持。牵头制定浙江省港口联盟发展规划;牵头制定口岸开放规划;牵头深化建设浙江大通关,推进全省通关一体化。
    培育港口物流主体,为港口物流业良性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随着港口物流业务需求的迅猛增长,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物流市场主体已时不我待。
    首先要积极培育本土的大型龙头物流企业。以宁波港国际集装箱综合发展总公司为基础,适时组建宁波港物流公司,做大、做强、做优物流业;大力培育海铁联运的物流组织体系,尽快组建并实质性运作中铁集运宁波分公司,鼓励已建成的无水港开展海铁联运试点,并研究与异地分支机构的合作、新设和“无水港”布点;引导集卡等同类型企业加快整合步伐,组建规模化、专业化的骨干集团,提升行业竞争力;鼓励大型的工商企业对物流业务进行剥离,组建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同时要引进国际第三方物流企业,带动宁波物流企业成长。要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物流企业合作,吸引知名物流企业、物流设施投资商和运营商落户宁波。
    而且要鼓励不同形式的企业联盟。包括物流服务供应商与客户企业的纵向协作和港口之间在资本渗透、码头经营、内支线经营等方面的横向协作。
    此外要推进物流企业的转型提升及强化企业的培育规划及监管工作。可以引导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也可以鼓励有实力的航运企业发展多式联运及配送物流服务。做好行业门槛设置和企业专业水准的鉴定工作,集中资源和优势重点发展龙头企业,以点带面,促进行业发展。
    重视港口物流软环境体系建设,为港口物流良性发展提供机制保障。推进港口物流软环境建设,可以吸附、集聚各类生产要素,促进港口物流业的发展。首先要组建市现代物流联合会。在现有的市物流协会、交通运输协会、货代协会的基础上,组建市现代物流联合会,加强行业协调和行业自律。还需要组建港口物流研究院。按照“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原则,尽早组建市港口物流研究院,邀请市内外、省内外知名物流专家、学者开展研究工作,为宁波市港口物流长远发展提供软支撑。信息化是实现港口物流发展现代化的 “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宁波电子口岸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建成区域性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的统一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多种需求的即时反应或查询的动态服务;要积极推进网上运输物流市场建设,与宁波电子口岸共同承担起宁波现代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整体功能,提升现代物流及港口物流的整体发展水平;要加快信息化联网,建设 “数字化港口物流”。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要创新土地政策,提升土地利用的效率和集约化水平,对现有物流用地进行整合、提升。二是要完善财政政策,继续安排港口物流或现代物流发展引导资金,加大对港口物流龙头企业、重点项目、新型业态等各个层面的扶持,培育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三是要优化金融环境,鼓励金融、保险、信用担保等机构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支持,推动东部新城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融合优势金融资源,形成规模效应;鼓励物流企业与金融业融合、互动,提升资本运作水平。四是要研究税费减免政策,结合物流市场竞争与拓展需求,抓住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的机遇,在过路、过桥等费用上给予适当减免。五是要运用法律手段规范调整市场行为,完善综合治理制度。强化人才培育工作。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物流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港口物流研究人才、管理人才和操作人员。
    加快建立港口物流标准化体系。随着物流从传统的运输业务向国际多式联运发展,物流的标准化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生命线工程。一是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结合宁波实际,制定宁波港口物流作业和服务的标准;二是贯彻国家现有标准,加快推进港口物流业的评估、评定、评鉴工作;三是可建立宁波市物流产业发展评估模型,及时发现偏差与问题,保障物流发展方向。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