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新天地——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采访录

2008-5-29 15:1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8年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这是继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之后我国第五个保税港区。梅山岛的开发建设吸引了各方的重视,省市主要领导亲临梅山岛指导工作,国内外知名航运企业、物流企业、贸易企业纷至沓来,短短两个多月就接待客商500多人次,可以说形成了 “梅山热”。本报记者抱着浓厚的兴趣专赴梅山岛,并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专访。
    问: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开发建设前期做了哪些工作?
    答:首先是统一认识,形成机制。2007年上半年,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了 《加快梅山岛开发建设的决定》,要求把梅山岛的开发建设放在提升全省、全市对外开放水平,推进 “港航强省”建设,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规划和建设。2007年7月份,宁波市委、市政府组建了宁波市梅山岛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和宁波市梅山岛开发建设管委会,组建了开发投资公司,赋予宁波梅山岛特殊财政政策,形成了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和 “政府主导,公司运行”的开发机制。
    其次,抓住机遇,成功申报。在省市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直接推动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在较短时间内就获得国务院的批准,为下一步顺利推进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抢得了先机。充分反映了中央政府对长三角对外开放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对在梅山岛建设保税港区的优越条件的充分认可。
    第三,科学谋划,深化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开展宁波梅山岛规划研究,主要抓好三个阶段的工作:一是研究宁波梅山岛发展战略,二是开展概念规划方案国际征集,三是进行总体规划编制。
    第四,统筹安排,加快建设。2007年12月梅山岛施工便桥正式通车,拉开了梅山岛开发建设的序幕。9平方公里的七姓涂围涂工程于2007年12月动工建设,2008年3月28日梅山大桥、行政商务中心和集装箱码头陆域工程等重点工程正式开工。未来2~3年梅山岛将投入6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问:宁波梅山岛发展目标和宏观定位是什么?
    答:宁波梅山岛的发展目标是:国内一流保税港区、宜居的生态岛和休闲临港城。
    宁波梅山岛的宏观定位是: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长三角对外开放战略门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宁波-舟山港核心功能区。
    问:规划开展进展情况如何?
    答:宁波梅山岛空间发展形态主要设计为 “一核引领、两翼展开、组团发展”的总体布局。
    “一核引领”是指以国务院批准的7.7平方公里的保税政策功能区为核心,主要布置港口作业、物流仓储、商贸展示、出口加工、增值服务等功能区块,引领整个区域的发展。
    “两翼展开”是指以保税政策功能区为核心,结合梅山岛地理特征,在左右两翼分别排布国际商务、出口加工、生活配套、旅游休闲等非保税功能区块,在梅山岛内呈现南北两翼线形发展的空间态势,形成功能协调、相互配套的整体空间格局。
    “组团发展”是指以梅山保税港区建设为契机,统筹考虑梅山岛两岸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功能互补、相互支撑的原则,在空间上实现岛岸对接、水陆一体,使梅山岛和对岸的春晓、上阳一带实现海湾型、组团式联动发展的空间形态。
    7月底前争取总体规划获得批准。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年底前完成港口岸线利用专项规划、交通网络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规划等专项规划和港口物流区、口岸服务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商品展示交易区等重点功能型区块的控制性详规。
    问:请介绍一下梅山岛招商的情况。
    答:到5月底新引进26家企业落户梅山岛,注册资金8.7亿元。落户企业主要有如下类别:大宗进口货物的进口企业;国家鼓励进口货物的进口企业;船运、公路等运输企业;物流企业。
    根据保税港区的功能定位,依托周边区域产业基础,梅山保税港区产业发展的原则是 “航运为基础、保税为核心、物流为主导、国贸为支撑”。重点是围绕培育国际中转功能,大力发展以航运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港口综合服务业;围绕培育资源配置功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培育高端的出口加工功能,大力发展低能耗、环保型、高附加值的出口加工产业;积极发展转口贸易、离岸贸易,搭建大宗进口货物交易平台、进出口分拨基地。
    争取2008年年底、2009年年初有一批用地项目落户梅山保税港区,与基础设施项目同步投入运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