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立体应急通信系统需提速

2008-5-26 10:2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孙东辉
    “没有消息”几乎就是最坏的消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部分地震灾区通信完全中断,成为“信息孤岛”。为确保灾区信息及时反馈,政府部门强力组织,各大运营商紧急出动,开始对通讯系统进行抢修;通讯设备研发和制造商也纷纷投入到恢复通讯的战斗中。
    在5月20日开幕的2008世界通信大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在致辞中表示,在四川省的抗震救灾工作中,通信业在应急通信保障、遇难人员搜救、指挥调度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和肯定。
“生死时速”
    继年初南方冰雪灾害后,中国通信史上,发生了第二次超大面积的通信中断。这一次,是因为汶川大地震。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一时间,四川、甘肃境内部分地区通信受到严重影响,汶川等多个县级重灾区内通信全面阻断。加上交通受阻,受灾地区无法与外界获得联系,救援人员也无法获得重灾区内受损情况,救灾指挥部无法进行指挥调遣。
    全力奋战信息孤岛,用最快速度打通通信枢纽,成了各电信运营商此刻的首要任务。这一天,联通、移动、电信等几大运营商在灾害发生后立即全部启动应急预案。
    “一顶帐篷、一盏灯,就是联通在四川地震灾区的抗震抢险指挥部。”中国联通一位参与设备检修,不愿透露姓名的工程师在电话中描述,其他运营商条件也差不多,大都利用徒步施放光缆、开通应急通信车、空投基站等应急手段来实施抢修。
    然而,困难之大是超乎寻常的,滑坡塌方和巨石阻断了道路,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抢修者只能在碎石和泥泞中爬行。“通讯是救灾工作指挥、协调、组织的重要保障,我们只能不怕牺牲,争分夺秒,像是经历了一场‘生死时速’。”这位工程师说。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至5月21日6时,通信行业已在全国范围内调派人力、物力、设备运送至四川、甘肃、陕西灾区,累计共出动抢修人员3.07万人、调动383台应急通信车、发电油机8965台、其他应急通信装备3000多套,发送应急提示和抢险指导等方面的短信8.1亿条。
新技术商用化需加速
    在各大运营商抢修恢复网络的同时,另一个重要设施卫星电话开始发挥威力了。由于卫星电话、短波电台基本受自然条件影响极小,因此成为了主要的救灾临时通讯设备。
    5月13日下午,通过中国电信工作人员带来的海事卫星设备,北川县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拨通了与外界的第一个电话。
    就这次地震灾难之后卫星电话应怎样发展的问题,北京邮电大学阚凯力教授表示,一方面,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预测哪里会出现灾害;另一方面,把卫星通信电话全部普及也是绝对不可能的,“非常不经济”,“以后国家可以考虑在偏远的山区和多灾地区增加一定数量的卫星通信电话。”
    “政府公共安全部门,像公安、军队、消防可以考虑多配置些,以便在灾难发生后可以尽快恢复通信。”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工程师杨然说。由于使用卫星电话成本昂贵,并不是一个常规配置,一般情况下都归应急队或应急车持有,当一些地方发生灾难有需要的时候再调过去,国外也是这样。
    地震发生的当晚,北京信威公司组织人员随同中国地震局现场救援人员一起驾驶应急通讯车赶赴灾区现场。公司常务副总裁林波介绍,公司开发的基于SCDMA技术平台的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McWiLL)在此次地震救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除了在超高话务量情况下依然保持通信畅通外,这种技术在部分受灾严重、通信系统已经被损坏的地区,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应多方鼓励设计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通信技术。”汉唐科技集团总裁范朝阳表示。尽管我国通信事业正蒸蒸日上,但新技术的商用步伐却不够快速,通信保障的商用化进程仍需加快。“不仅要确保常规通信工具的稳定发展,更要全方位地启动特殊时期内的应急防护工程。”
应急机制亟须完善
    此次通信中断,有一部分原因是通信机房基站断电了。断电,也是一个大问题。
    “地震发生之后会面临电力中断的问题。”华北电力大学张建华教授说。一般基站都会有备用的电池或者发电机,但电池只可以持续几个小时,而发电机的成本高,维护、运行较复杂,很多基站没有能力承担。
    “合理使用太阳能或者风能,可避免通信系统因电力中断而造成彻底瘫痪。”张建华表示。比较而言,在四川地区运用太阳能发电从自然条件上说是适合的,但“太阳能发电设施建设成本及光照情况,都需要更多研究,由实际情况决定”。
    “无线电也为这次抗灾抢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四川省绵阳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频率管理科负责人金伟晓表示,无线电对抢险救灾、应急通信、民用航空导航等通信专用频率的保护性监测,及时防范和排查各类无线电干扰起了很大作用。
    金伟晓介绍,在日本,地震发生后民间电台总能发挥巨大作用。为灾民传递信息,通过电波给人们带去温暖和鼓励。“我国业余电台的组织形式相对松散,如果安排不当可能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如果可以用一个合理的机制对其进行规范,在应急中也是可以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不仅各运营商要建立跨网络联动机制,电力、无线电,各方面配合也应密切才行。”范朝阳表示:“应急响应,速度是关键。提高应急通信效率的根本方法就是建设完善的应急通信响应机制。”
    2006年初,国务院发布《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了重大通信保障或通信恢复工作的响应程序、组织指挥体系、职责和有关措施,以及时有效实施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专家大都表示,这次大灾,对现有的应急系统是一种考验与检验。在灾后重建中,应考虑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要优化整个电信网多元化布局。发展应急通信优势技术,建立起一套空中与地面相结合、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立体应急通信系统,加强互联互通监管和通信相关设施保护工作。另外,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体化应急通信管理体系,制定详尽周密的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还应定期进行应急通信演练活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