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2008-5-25 12:0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制造业物流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目前,中国制造业物流取得了不少新进展,同时也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物流难上议事日程  
  中国的制造业还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影响制造业盈利的因素很多,如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劳动力成本、供应商管理、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控制、市场准入、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等,似乎哪一个都比物流重要,因此,现阶段物流还很难成为制造企业董事会和经营班子的重要话题。真正像海尔这样高层重视物流的公司还凤毛麟角,制造业还需要提高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  
  二、物流外包“做”比“说”难  
    物流外包是能让制造业和物流业都感到兴奋的口号,制造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业,能增加物流业的总市场份额,这令物流业兴奋;而制造业能以更低廉的物流成本获得更好的物流服务,这令制造业兴奋。制造商对外包的好处再清楚不过了,但是,制造商在物流外包决策上总是犹豫不定,物流外包困难重重。中国制造业物流外包调查表明,制造业物流外包的比例多年来一直维持在16%以下,自营物流仍是主流。  
  三、供应链难协同  
  大家都知道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等组成了供应链,供应链应该协同。在多数情况下,目前中国的供应链由制造商主宰,制造商过分强调博弈,较少考虑“双赢”或“多赢”,因此,供应链难以协同。目前形成的供应链关系不是合作关系,而是竞争关系,这不利于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制造商一味采取竞争性招标的方式获得运输、仓储等服务,由于客观上目前中国是“制造强,物流弱”,处于弱势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只能被动地降低报价以获得这些业务,导致运输价格、仓储价格不断走低,但同时供应链成本可能越来越高,并且供应链的合作与协同关系没有建立。为了更好地发展制造业物流,这种状况应该改变。  
  四、物流创新不足  
  中国的制造业物流发展与发达国家具有较大区别。目前中国制造业物流的运作模式与技术照搬发达国家的多,自己创新的少,对许多本土产生的物流问题我们还束手无策,这需要制造业和物流业携手共同创新物流运作模式和技术,提升制造业物流能力和水平,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