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运市场成为中澳铁矿石价格谈判焦点

2008-5-25 11:50:00 来源:世华财讯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澳方在太平洋地区大举拿船,间接造成巴西至中国航线运力紧张,双方这场围绕运费补偿的战斗已经转移到了海洋。   据东方钢铁在线5月22日报道,尽管2008财年中澳铁矿石谈判结果拖至6月出台毫无悬念,但近期双方的较量开始白热化,中钢协公开指责力拓将减少的长协供应量转作现货投入中国市场,并呼吁相关企业抵制力拓现货,但力拓强硬回应其有权向现货市场销售,并间接推高海运费。双方这场围绕运费补偿的战斗已经转移到了海洋。
  铁矿石谈判不会破裂。在2007年,澳矿占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的38%,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巴西矿和印度矿,而澳矿近半数都出口到了中国市场,双方均为对方铁矿石贸易不可替代的头号贸易伙伴,这种背景下,尽管目前双方火药味十足,但最终谈判破裂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只不过在全球铁矿石总体供应偏紧的大环境下,需求方仍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分析师认为,即使钢厂与供应商达成近期传言的85%涨幅,对全球各钢厂甚至国际市场的影响也非常有限,只不过多年来形成的铁矿石国际贸易惯例一旦被打破,需方在未来的谈判中更加被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涨65.01%和85%并没有什么区别。
  运费价差仍在扩大。如果按照2008财年国际铁矿石首发价格涨幅计算,巴西南部粉矿和澳大利亚哈默斯利粉离岸(FOB)价格分别为118.98和132.71美分/干吨度,截至5月20日的巴西、澳大利亚至中国即期运费分别为108.125和44.736美元/吨,即巴西矿到达中国口岸(CIF)价格比澳矿高出50美元/吨以上,这其中运费差价已经到了惊人的60美元以上,比2007年同期上涨72%。从2007年分国别铁矿石进口均价情况来看,澳矿仅比同质的巴西矿低20美元/吨,但是从2008年1至3月的情况来看,这个价差已经扩大到了30美元/吨以上,巴西、澳洲至中国海运费的差价不断扩大乃是产生目前澳方倾向销售现货和中方号召抵制购买的根源所在。
  抢占运力VS排堵保畅。2000年至今,CRU全球钢材价格指数仅增长3倍,铁矿石价格增长5倍,而反映干散货运价的波罗的海指数(BDI)却攀升了10倍,港口拥堵和干散货船运力紧张,成为BDI指数屡创新高的重要因素。中澳双方为在谈判中获得有利地位均使出浑身解数,澳方在太平洋地区大举拿船,间接造成巴西至中国航线运力紧张,加上游资爆炒FFA推波助澜,近1个月内巴西至中国的海运费几乎翻番;而中方从解决港口铁矿石积压和堵港方面入手积极应对,专门召开了港存铁矿石疏港协调会并严控进口,据传巴西也将停止图巴朗等主要港口铁矿石出口,以释放运力,共同努力平抑海运费和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考虑到目前澳方在左右海运市场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建议中方耐心等待时机,协同日韩钢厂,争取在即将到来的最终谈判中获得最大利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