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辽宁中部城市群 交通一体化担当起开路先锋

2008-5-23 13:0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编者的话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深入发展,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在我国方兴未艾。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城市群的兴起,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能力。在此过程中,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先行推进,无一例外地成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已进入关键时期,以沈阳为核心城市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正在迅速崛起,在此过程中,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交通一体化进程也不断提速,在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大道上担当起开路先锋的重要角色。
  正在快速行进中的辽宁中部城市群,被认为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之后,在我国东北地区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增长极。随着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在众多领域中的相互融合,经济一体化的活力已开始显现;而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正是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快速推进。
  家住抚顺市望花区、工作在沈阳市皇姑区的刘强,每天都乘坐 “雷锋号”城际公交往来于两座城市之间。早上7点钟出门,晚上6点多回家,他的生活与在同一座城市居住和工作的人并没有太多差别。刘强说:“城际公交速度快、票价合理,正是因为有了它,我在找工作的时候才大胆地跳出了抚顺地域界限,抓住了更好的发展机会,现在的生活真是越过越好了。”
  随着城际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间的界线在越来越多的刘强们的脑海中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更广阔的发展视野、更多的机会选择。在不远的将来,他们还将看到一座面积近558平方公里的沈抚新城在两市接壤地区拔地而起,城市间的融合将释放出更强的经济增长动力。区域交通的一体化,构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
  为此,《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 《纲要》)将区域交通网络建设放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的首位,要求建立一个功能齐全、运输便捷、内外衔接、管理科学等多方式、多层次的立体交通体系。同时,要巩固和提升交通枢纽地位,全面拓展对外通道,提高交通运输综合效率和普遍服务水平,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聚焦崛起中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处处感受到车轮滚滚前行的力量与速度。
  化解交通瓶颈需要区域联动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域交通一体化便成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有关专家认为,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实现应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公路、场站等对外运输硬件基础设施形成统一的网络;二是交通运输市场管理政策等软环境建设要素实现对接。
  在规划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的发展蓝图时,交通一体化被摆在了重要的基础性位置。这不仅是因为交通一体化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普遍意义所在,更为重要的是,首先实现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交通一体化,是我省结合实际推进中部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
  对于辽宁中部城市群交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沈阳市交通局曾做过专项研究。研究表明,辽宁中部城市群交通运输业相对发达,基础条件较好,但同时也存在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增长需要的诸多瓶颈。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辽宁中部城市群是全国公路网中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十五”期间,公路交通条件得到很大程度改善,城市群中沈阳与各城市之间全部以高速公路连接,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一环五射”的现代化区域公路网络格局,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重要支撑。据统计,截至2005年辽宁中部七城市公路总里程为23905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47.7%;其中高速公路766公里,占全省高速公路里程的46.8%;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36.8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11.2公里。
  与此同时,七城市拥有公路客、货运站(场)129个,其中客运站84个,货运场、站45个,为客、货集疏和以沈阳为中心的长途客运班线运输网和物流服务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基本满足区域内市民出行和物流发展的需求。作为区域经济的首位城市,沈阳市率先在全国实施公路主枢纽规划和建设,已建成1个信息调度指挥中心、8个货运站和7个客运站共15个全国公路主枢纽项目,具备了运输、仓储、信息、中转、换装、食宿、加油等功能,使中部城市群核心城市沈阳的客、货集疏能力得到增强。
  然而,伴随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专项研究,目前区域内“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主要以沈阳外环高速公路为纽带,纵向由高速公路连接,但七城市间横向连接不畅,增加了区域内横向出行的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同时,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经济区相比,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公路密度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区域公路网中,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里程比重偏低。
  除此之外,作为物流配送的重要载体,辽宁中部城市群的现有站场缺乏现代化的管理设施、设备。在城市圈中,首位城市沈阳缺少功能完备、现代化管理设施齐全、服务能力强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使区域首位城市物流的聚集和辐射能力发展不足。
  有关专家指出,现有区域交通问题的根源在于区域内各市管理部门之间缺少联动,规划不统一,政策体系不对接等。从根本上化解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交通瓶颈,打破行政区划的跨城市区域联动已势在必行。
  梳理区域交通需要超前规划
  在破解辽宁中部城市群交通瓶颈的现实需求面前,《纲要》的通过显得十分及时;细读《纲要》的相关内容,细致的梳理、超前的规划,无一不为辽宁中部城市群崛起构建起坚实的交通基础。
  《纲要》认为,应以区域内产业空间布局为指导,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完善网络。为此,《纲要》对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内的公路、铁路、空港、海港等分别作出了详细的规划。
  在区域公路网布局中,要本着缩短时空距离,密切城市间、城镇间经济交往,提升道路交通供给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将重点规划实施沈阳至康平、抚顺(南杂木)至草市(辽吉界)、丹东至海城、桓仁至永陵、丹东至通化等高速公路,使之与沈阳绕城、辽宁中部环线、沈阳至铁岭、沈阳至抚顺、沈阳至大连、沈阳至丹东、沈阳至彰武等已建和在建的高速公路构成区域公路主骨架。着力改善和提高国道丹霍线、黑大线、京哈线、省道沈营线、本桓线等国省干线通行条件和通行能力。
  与此同时,建立城际间相互连接的公共交通体系,通过整合现有公交和长途客运资源,逐步实现沈阳至周边城市的城际间公交运行。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管理方式改革,建设辽宁中部城市交通调度中心,搭建公众服务、客货运输组织和GPS监控管理平台,实现公路管理、客运联网售票、交通地理、城市一卡通付费、车辆智能化调度、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交通枢纽智能和交通信息公共查询系统一体化发展。
  在区域轨道交通网建设规划中,积极推进主要干线实行客货分线,既有铁路扩能改造。铁路以连接铁岭、沈阳、辽阳、鞍山、营口五市的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为重点,配套实施沈阳枢纽东部环线、沈阳集装箱物流中心工程和本溪枢纽。通过建设沈西工业走廊铁路、沈丹客运专线和高新线、沈吉线、沙鲅线扩能提速改造工程,实现通道供给能力的提升和运行效率的改善。通过本溪田师府至灌水、铁岭西丰至辽源铁路工程建设,完善区域路网布局,增加区域外联通道。
  同时,逐步建设以沈阳地铁为中心枢纽,对外辐射至周边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增强沈阳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功能。到2020年,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城际轨道交通里程达到230公里,实现年输送旅客5000万人次。
  在此基础上,《纲要》对区域内空港、海港的发展也作出了具体规划。要进一步加快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升级改造,拓展新的航空运输通道。全面改善机场旅客集疏运条件,强化机场枢纽地位。要结合沈阳浑南大开发,以机场建设为中心,逐步发展成为保障作业与增值服务、国内国际物流、金融商贸、休闲娱乐等多功能集聚的现代航空城,中国北方大型枢纽和门户机场。预计到2020年,沈阳桃仙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
  对于辽宁中部城市群唯一的出海口——— 营口港,《纲要》认为,要使之成为腹地大宗能源、原材料运输的主要中转港,全国沿海集装箱支线港之一,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要以集装箱、钢材、铁矿石运输为重点,全面发展原油、粮食、杂货等中转运输,成为客货兼内外贸结合、商工贸并举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到2020年使港口年货物吞吐量增加到3.5亿吨。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交通先行
  《纲要》中对于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超前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不仅是源于现实的需要,更是着眼于未来发展需求的理性思考。
  进入21世纪,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潮流,也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对此,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曾表示,交通建设对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迅猛发展,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在我国方兴未艾。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城市群的兴起,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能力。冯正霖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区域经济合作的迅速兴起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使然。”他认为,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市场在区域资源流动中更好地发挥配置导向和调控作用;有利于加强沟通西部良性互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增强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可以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样,更便利,更完善的服务;有助于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在此过程中,交通建设的发展对于促进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度;并且突出表现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交通建设客观上起着打破行政壁垒、突破行政区化界限、推动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促进资源经济一体化和各地区互补互利、协调发展的作用。
  从某种角度上讲,交通建设带来的城市集聚效应、市场集聚功能等,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避免重复建设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实践表明,加快交通一体化,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冯正霖表示,交通一体化的实质就是对区域内的交通基础设施、运力结构、运输组织等按照投资效益最佳、效益功能完善,有效实现人便于行、货物畅通的需求统一建设,使区域内交通运输的方式达到最好。
  在新形势下加快区域发展,冯正霖认为,要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采取规划联动、市场联动、政策联动的方法加以实施。同时,要突破行政区域界限、拓展发展空间、整合各种资源、扩大腹地范围、加快交通一体化的进程。为支持区域经济合作,指导和协调未来区域公路、水陆交通建设,应本着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强化功能、提高效率和合理布局联合开发的原则,积极推进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有赖于交通的建设;交通又好又快发展,又离不开区域经济合作。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崛起,必将伴随着综合交通网络换代升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