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钢材期货迫在眉睫

2008-5-22 19:5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荣耕
    保持国内钢材现贷市场行情相对稳定,是生产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共同愿望。然而,近几年来,国内钢材市场在某个时段会出现行情波动,甚至是“大起大落”。当然,市场是动态的,行情的“涨涨跌跌”是正常的,然而,发生“暴涨暴跌”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国外钢材市场之间相互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人民币汇率的升值等等。
    从微观来看,国内钢铁生产企业出厂价调整对国内钢市有重大影响,尤其是特大型钢厂出厂价调整会对钢材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从市场机制来说,定价是企业行为,企业有定价自主权,然而钢厂制定钢材出厂必将要经受市场的检验,市场价格最终是由供求关系、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决定的。如果有的钢厂调整的出厂价在市场上出现“倒挂”,出厂价高于市场价,且时间较长,就不能说是“正常的”。笔者认为:国内钢材现货市场偶尔出现行情“倒挂”的主要原因是:
    一、国内钢材现货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机制发育不够完善,市场外部环境尚不健全,市场交易行为有待逐步规范,尤其是钢材现货市场对后期价格信号发现能力相当薄弱,市场调控重大行情相对滞后。
    二、经销钢材流通商还处于发展阶段,除众多小流通商外,真正够得上年销上百万吨以上 “集团公司”级流通商为数不多。然而,其品牌、规模、实力与国内“大钢厂”相比,基本上无定价“话语权”。
    三、国内规模以上钢铁生产企业集中度与发达国家钢厂相比,集中度相对较低,然而,它与国内同一产业链上的流通商及下游行业相比集中度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在钢材出厂调整中,钢厂具有优先“话语权”,流通商只能“跟着走”。
    四、有些钢厂生产企业,经常以“成本推动”为由(如“铁矿沙涨价”、“煤电油运”价格上涨,“海上运费上涨”等)调高出厂价。确实,近几年来,钢材上游是涨价了,钢厂为了消化成本压力,适当涨价是合理的,然而以高成本必定要“高价位”,要大涨就未必恰当,如“铁矿砂大涨”已成为钢厂大涨出厂价的“前奏曲”,那么铁矿砂大涨的原因是什么呢?如2007年国内钢材出口达到6264.62万吨,与2006年同期相比,净增1963.92万吨,上升幅度达45.67%,请注意这还是在国家采取降低出口退税或有些品种取消出口退税或加征关税情况下,2007年下半年出口已经降温的情况下,增幅还是如此之高,试问,国内铁矿砂需求如此旺盛,能不涨价吗?而有些钢厂为了自己的利益,将铁矿砂涨价转移到下游合理吗?
    为杜绝或减少钢材现货市场行情“倒挂”,基本上使钢材定价“话语权”公开、公平、公正,尽快开辟国内钢材期货市场,使钢材定价 “话语权”,合理回归市场就显得相当必要。从钢材市场体系来说,现货相对于期货而言,我国已连续多年产量保持世界第一,是一个钢铁大国,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看,国内开辟期货市场条件已经成熟,要相对稳定国内钢材现货市场行情,防止或减少钢材现货市场“大起大落”,开辟钢材期货市场,可以发现远期价格信号,从而起到规避风险,套期保值的作用,较长时间以来,开辟钢材期货市场“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又是什么原因呢?说到底是一个钢材“定价权”究竟是市场“说了算”还是钢铁生产企业“说了算”。笔者认为:开辟国内钢材期货市场是大势所趋,同时,开辟期货市场无论对钢厂、流通商、下游企业都有益处,何乐而不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