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市场,高价位与高风险并存

2008-5-22 19:5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杨世新综合报道
    由于受原材料铁矿石、煤炭、焦炭、原油等价格上涨影响,目前,钢材价格一直处于上涨之势。从国内来看,由于受节能减排和环保影响,北方地区钢铁产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市场资源量受到了影响;从全球范围来看,钢材库存数量相对较少,总量已经接近近3年来的最低水平。2008年全球需求的增长速度将会超过7%的水平,因此,业内预计,2008年全球钢材市场会出现供应偏紧的局面,因国际市场的高价带动和国内市场的刚性需求,国内市场第二季度钢材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据相关统计显示,4月份,钢材出口数量有所增加,国内资源供应量维持较低水平,国内钢材再次提价。业内分析,第一季度的钢材价格涨幅较大,完全覆盖了第一季度的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钢材提价后,焦炭价格又在持续上扬,目前的市场价格能否抵制住又一轮原料上涨压力,还是个未知数。
    产量下降需求不减价格上扬
近日,一权威机构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钢材价格加速上扬的主要原因是钢材产量增幅大幅下降,钢厂为消化矿石、煤炭成本的提高而调高市场价格,由此带动钢材价格进一步上扬。南方某钢企官员表示,钢厂的技术提升和规模效应失效多时,因此,靠自身“挤出”节约成本空间已经不太可能,成本的转移只有两条途径,要么减产降低亏损,要么将成本压力转移到下游。
    另据国际钢铁协会的一份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钢材需求仍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增长速度很可能会超过7%的水平。世纪证券分析,最近的5.12特大地震对当地的基础设施等的破坏比较严重,灾后重建开始后,短期内也会增加对建筑钢材的需求。
    此外,奥运会开幕的日子渐渐临近,为了确保奥运期间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政府有关部门加强了对部分钢铁等企业排放标准的环保监测,有的根据一定排放标准限产或停产,这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钢材市场某些品种的资源供应量,特别是对于北京周边省份的某些“暂时限产或停产”钢厂所生产的品种来说,无疑会对钢市产生一定时间阶段性的影响。
    钢价上涨幅度节奏应受到重视
    我的钢铁网研究中心曾节胜近日撰文指出,目前钢材价格涨势过猛,其涨价幅度已超过成本的上涨幅度。行业成本的高低应以钢铁行业的平均成本为考察对象,高于平均成本者将获得超额利润,而低于平均成本的只能自行承担亏损,或选择退出,这是自然经济规律。据统计,与1月初比较,大型钢铁企业的钢材价格上升幅度明显快于其生产成本增长幅度。今年一季度,纳入统计的72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899.06亿元,同比增长36.26%;实现利润440.57亿元,同比增长26.47%。一季度企业产品销售利润率7.47%,虽比上年同期下降0.58个百分点,仍处于较高水平。
    他分析认为,这一轮上涨是由北方市场带动、由奥运会引起的。为保证奥运的顺利进行,北京周边的污染行业已经停产或减产,同时,由于近一段时间以来的铁矿石和焦煤价格大涨对中小民营企业产生较大影响,而河北又是我国民营钢铁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因而供应相对减少。确保奥运会的顺利举办是造成此轮钢材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而抑制通货膨胀,维护社会稳定更为重要。钢材价格上涨幅度过快、过猛,对整个国民经济将造成深刻影响。
转嫁压力存悬疑高价位存在高风险
    曾节胜在文章中指出,引起价格上升的原因主要是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有成本推动时,厂商肯定要向下游用户转嫁成本,但成本转嫁并非能达到100%,转嫁程度取决于终端消费者或下游行业的承受能力。从统计数据来看,其他行业的利润率并不比钢铁行业高。由于下游行业面对的是消费者和激烈的行业竞争,很难向消费者转嫁成本,下游行业成本压力已经开始聚集。分析下游用钢行业,由于我国的建筑用钢占总消费量的55%左右,房地产行业承受成本的能力较强;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二位的造船行业承担成本的能力总体不错,但由于2009年之后海运将走下坡趋势,其压力也日益增大。而耗钢比例较大的机械、家电等充分竞争的行业,均感到成本压力太重,其提价的呼声在不断响起。
    据记者了解,近日,日产汽车总裁卡洛斯·戈恩表示,受钢材等原材料价格高涨的影响,日产计划提高汽车价格。戈恩说:“钢材价格已连续4年大幅上涨,如果不转嫁这种成本,公司经营将难以为继”。报道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日元升值等原因,丰田等大厂商都计划在海外市场提高价格,但日产是第一家明确表示在国内市场提价的。今后,其他汽车公司很可能跟随日产的脚步,陆续涨价。
    业内人士认为,按照市场的发展规律,大涨之后必有大跌。有业内人士提醒,7、8月份有可能进入市场调整,欧美市场的夏休和北京周边工程项目的停工均可能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由于原材料成本已上升了很多,钢铁价格出现大跌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需求出现问题,钢材价格跌破成本也是正常的。2006年之前,钢材价格频繁的大幅波动,对钢铁企业和贸易商的经营均造成了不利影响,从维护行业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保持钢材价格持续稳定相当重要。但流通行业由于集中度过低,相互之间无法协调统一,单打独斗,都抢着涨价或降价,这正是风险所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