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救援中的幕后战斗 地震救援物资开始突破瓶颈

2008-5-19 14:5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外场必须有高音喇叭,要配备对讲机”,“必须找到备用库区,物资分区存放”,“车辆设置循环路标”·……5月16日傍晚,成都市物流协会会长李浪在位于城西的雅驰工业园不停 “指手画脚”,这里是成都市设立的四个抗震救灾物资集散点之一。 
  但面对堆积如山的救援物资,缺乏经验的组织方一开始显然有点手忙脚乱。幸运的是,物流协会及会员企业的迅速介入将给这场救灾“幕后的战斗”带来专业的力量。李浪将这次抗震救灾中物流企业的参与称为一次“有益的尝试”,在他看来,未来的重大公共事件救援中,政府不应唱“独角戏”,市场在救灾效率的提升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可以采用外包的方式。
  物流行业投入救灾
  5月12日,同时担任成都蚂蚁物流董事长的李浪为成都救灾送出第一箱物资,从那刻起整个成都的物流行业开始全线调动进入抗震救灾 “一级战备”状态。成都市物流协会秘书长刘建雄告诉本报记者,在通过短信、电话调查确认了协会物流企业的损失情况后,成都市物流协会立刻组织了两个梯队的物流车辆和人员,总计1.5万吨的运力,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运输中。“所有企业和员工都热情高涨,没有报酬,而且他们本身也受到了损失,但是没有一家企业退缩。”刘建雄说。
  根据安排,来自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到达成都后,首先将运到位于城市四个方向的四个物资统一集散地。记者在机场附近的双流航空物流园区集散地看到,物资整齐归类在不同区域,物流企业的车辆、志愿者不停地进行卸货、装货等工作。据有关人士估计,最近两日每天发出的车辆近百,如果不是悬挂的抗震救灾横幅和志愿者的小红帽,旁观者肯定会将这里当成企业的物流园区,这种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在5月13日之前是难以想象的。
  “我们进场的时候乱成一片,这个园区本来就还在修建中,尚未通电,送来的物资没有分类,也没有考虑到车辆的进出。”李浪对记者说,5月14日,物流协会的企业开始正式参与,协助政府展开供应链的管理,第一件事就是通水电,他当天在此指挥了一个通宵;接下来的24个小时,食品、饮料、药品、衣物、雨具帐篷、大型工具按照物流企业的专业运作方式分类储存,存货、装卸、配送也逐渐走上正轨。
  高效率不能单靠政府
  相比以往的公共事件救援由政府及军方全线操办,这一次的抗震救灾供应链管理,采取了政府组织,物流协会协助的方式,李浪认为这是“有益的尝试”。“美国在进行战争时的后勤供应都可以外包,甚至士兵想吃一块汉堡包,都用市场的办法解决。”他用这样的例子,佐证自己的观点:公共事件的效率提高不能单靠政府。
  其实,《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最近两日在都江堰的所见所闻,已经说明了效率的重要性。来自全国各地的无数救灾车,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来自全国各地的物资,怎样才能最有效的发挥作用?李浪认为,在整个供应链的操作环节中,仍然存在供需信息的相互确认和沟通问题。灾民当然是需求方,而救援者和捐赠者是供应方,双方的最高效率需要借鉴市场。
  5月16日傍晚,李浪和一干物流业资深人士从双流航空物流园区来到救灾物资的另外一个集散地——雅驰工业园,这里的情况显然糟糕很多——场地受限、堆放无序……在绕着整个现场仔细检查了一大圈后,他向之前操办该集散点的负责人,一位高新西区的工作人员提出了自己的若干点建议。正如文章开头描述的那样,这些建议让这位公务员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也是他让李浪等来此的目的。第二天,物流协会下属企业的若干运营主管将全面进驻园区,按照专业化的供应链管理方式进行全面改造。
  物资供应亟需有序
  “明天一接手,基本上就能规范了”,李浪对记者说,不过他和所在的团队面临巨大的挑战——随着抗震救灾不断深入,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掀起了国人巨大的热情,每天从不同渠道涌入灾区的物资正在以迅速的速度膨胀。以雅驰工业园集散地为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一天此地的物资还只有昨天的四分之一,预计今后还会更多,即便请来了专业化的供应链管理队伍,他也很担心系统能否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
  “昨天贵州来了近百辆车,今天晚上浙江还要来百辆以上。”相对更加成型的双流航空物流园区集散地同样也面临挑战。有专业人士呼吁,对汶川地震救灾最有效的物资供应方式,应该是政府统一采购,包括物资和服务,也就是说,捐钱比捐物将更有效率。
  “我认为媒体应该意识到这一点,现在是到了稍微转移舆论热点的时候了,太多的盲目热情对灾区不一定是好事。”李浪的担心不无道理,从物资供应的无序到有序,这是抗震救灾中这场“幕后的战斗”当前亟待解决的环节。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