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枢纽:向集装箱干线港转变

2008-5-16 20:31:00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广州港位于珠江入海口和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广东省能源物资和原材料的主要中转港。近年来,广州港大力建设集装箱深水泊位和出海航道工程,不断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集装箱吞吐量持续高速增长,并与香港港、深圳港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合资合作、共同繁荣的珠三角地区集装箱运输格局。
  2007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3.43亿吨,比上年增长12.9%,位居全国港口第三位,世界前五位;集装箱吞吐量926万TEU,增长37.8%,为年度增长目标109%,位居全国港口第五位,世界第十二位。
  目前广州港不断增强港口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随着大型专业化港区的建设,该港将发展为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型散货中转和集装箱干线运输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
  目前广州港拥有51个集装箱泊位,包括广州港南沙港区一、二期码头的10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开通了欧洲、北美、澳洲、红海、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外贸直航线19条,内贸航线39条,广州港正由过去的支线港、喂给港开始向集装箱干线港转变。
  开创多元化战略
  广州港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能源和原材料中转港,也是珠三角油品、煤炭、粮食等重点物资的集散地。拥有一批设施先进的大型集装箱、煤炭、油品和化工等专业化深水码头和散货码头,以及华南地区最大的滚装船码头,已初步形成了"石油产品交易中心"、"煤炭交易中心"、"粮食交易中心"和"金属材料交易平台"。
  广州港与沿海及长江的港口海运相通,国际海运通达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个港口、与国内100多个港口。
  为加快广州港集装箱运输发展,提高运输质量,2007年广州港实施了品牌战略,按照体现一个营销主体、打造"广州港"的统一营销品牌的原则,不断总结、创新,开创多元化的营销策略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营销体系已基本建立,营销工作分工合作模式已基本理顺。
  2007年广州港加大推行珠江三角洲"穿梭巴士"航线的开辟力度,全年新开辟新支线6条,使内河支线增加到10条,覆盖范围日益扩大,航线营运快速增长。全年"穿梭巴士"运输量达到7万TEU,其中12月份单月突破1.5万TEU。"穿梭巴士"业务也取得船公司和客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为完善南沙港区的配套服务,广州港南沙港区实施拖车营运中心、南沙驳船营运中心、南沙集中查验中心三大中心。南沙拖车营运中心的成立对加快广州港南沙港区拖车市场培育,提高南沙港区拖车集疏运比例,促进港区收益增长具有积极意义。南沙驳船营运中心正式成立,对广州港"穿梭巴士"的规范运作和长远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准备逐步参与南沙港区其他驳船的调度安排。南沙集中查验中心的成立实现了港区查验一口对外,方便了客户。
  区域优势更加明显
  广州港是珠江三角洲西岸唯一的大型深水港,也是珠三角集装箱货源生成地的中心。南沙港区位于珠江出海口,地处珠江三角洲几何中心,以港区为中心方圆100公里内聚集着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佛山等10多个大中城市,区域内公路和水路网络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珠三角大量的进出口货物为港区集装箱业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货源支撑。
  南沙港区宽阔的陆域和与之配套的水路、陆路集散功能,有利于大规模的集装箱运输和中转。广州港南沙港区现有10个10万吨级的集装箱泊位,和3个千吨级驳船泊位,港区陆地纵深1300米,后方为广阔的国际物流园区,港区按照国际干线港和枢纽港的要求规划建设,港区配置了世界上最为先进装卸机械设备,确保提供高效、快速、安全和优质的服务。目前,开发区已规划了华南最大的集装箱铁路中转编组站和铁路集装箱调度中心,配合港区内陆货物运输发展需要。通过海铁联运方式,广州港可以为泛珠三角区域的内陆省份提供便捷、快速的物流大通道。
  世界著名的船公司-马士基、中远、中海等强强联手,形成集装箱运输合力。广州港南沙港区运作3年来,已引进世界著名班轮公司如马士基、地中海、达飞、长荣、中海、中远、赫伯罗特、日本邮船、川崎、商船三井、韩进、阳明、以星、太平船务等世界前20位的大船公司进驻,开辟了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中东等多条国际远洋干线班轮航线。运作的效率得到航运、物流界和广大企业的认同。
  加快建设现代强港
  在未来的发展中,广州港将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浚深拓宽广州港出海航道,加快集装箱运输系统和石油化工中转运输系统、散货装卸运输系统的建设,完善港口功能布局,全面建设现代化强港。尤其是南沙港区将成为华南枢纽港,在世界排名前10位的国际大班轮公司中,已有9家在南沙港区开展业务。未来南沙港区在广州港及大珠三角港口群的枢纽地位将日益显露。
  预计到2010年,广州港的港口结构和功能调整将初见成效,港口总体能力和功能初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与周边港口共同形成分工合理,层次分明的枢纽港口群。预计2010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将超过4亿吨、集装箱超过1400万标箱。
  相关链接
  广州港分为内港港区、黄埔港区、新沙港区和南沙港区四个港区。
  1.内港港区:广州港内港港区位于广州市原八区范围内的西河道、东河道和南河道,包括黄沙码头洲头咀码头、大沙头码头和广州造船厂码头等,主要承担广州市及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物资、原材料、粮食、杂货、客运及沿海、近洋集装箱运输作业。由于城市的发展,部分码头功能正逐步搬迁、调整为城市功能。
  2.黄埔港区:广州港黄埔港区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和萝岗区的珠江干流两岸,由黄埔老港作业区和黄埔新港作业区组成,主要包括鱼珠木村厂码头、黄埔老港码头、文冲船厂码头、黄埔油库码头、西基煤炭码头以及新港码头等,主要承担沿海、近洋集装箱运输、粮食、煤炭、化肥、成品油等散货运输和沿海粮食中转及西江沿线非金属矿石运输。
  3.新沙港区:广州港新沙港区位于珠江干流的东莞境麻涌河口至破流水闸段东岸,新沙港区一期工程的10个3.5万吨级泊位已全部投产,2006年完成港口吞吐量达3600万吨,集装箱107万标箱,是承担集装箱、煤炭、铁矿石、粮食和化肥等物资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深水港区。新沙二期工程4个5万吨级的多用途泊位也在规划建设之中。
  4.南沙港区:广州港南沙港区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珠江干流狮子洋至伶仃洋段的西岸,为综合性港区,由沙仔岛作业区、小虎作业区、芦湾作业区和南沙作业区等四个作业区组成。
  南沙港作业区规划港口岸线52.4公里,主要为外贸集装箱运输,并承担能源、液体化工、原材料运输以及保税、物流、商贸、临港工业开发的综合型深水港区。目前南沙港区一期工程已建成4个5万吨级多功能码头,2005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8万标箱,2006年完成集装箱吞量达240万标箱;二期工程的6个5万吨级码头于2007年9月已全部建成投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