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助推崛起 崛起加速物流

2008-5-14 19:4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武汉中力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湛伟
    武汉中力物流有限公司是直属武汉铁路局从事国际、国内物流综合业务的铁路物流企业,主营国际、国内货运代理、铁路运输咨询及技术服务、运输贸易、货物仓储、配送、包装、加工等业务。为了适应物流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立足于发挥铁路优势,架构物流网络,规范路风管理,完善服务能力,在同步打造物流软、硬件平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部崛起是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也将加速物流业的迅猛发展。这其中,既是可喜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
实施中部崛起带来的发展机遇
    良好的政策环境为物流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明确提出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将发展现代物流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也陆续出台了推动物流发展的重要配套政策和措施,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铁路高速发展带来利好因素。我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实施 “一主两翼、两线三区域”的运输战略,全面提升了路网运输的整体效率,使客货运能分别增长了18%和12%以上。同时,随着铁路运输效率不断提升,铁路采取了 “两整合、一建设”的战略举措,为发展壮大铁路物流基地,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运输创造了条件。
    区域物流合作日趋紧密。从目前来看,中部地区的物流地位日益凸显。在此区域内,武汉市以铁路物流为骨干,发挥铁路运输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运输能力大、成本低、大宗货物运输速度快、通用性好的优势,加强和建立与水运、公路、民航等运输形式之间的联系,促进水-公、水-铁、水-公-铁等高效多式联运的发展,打造新的物流系统。
    经济发展带动市场需求。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逐步完善,使中部地区的物流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湖北以武汉为中心的“1+8”城市圈的形成,使以武汉为中心的区域物流系统得到发展,区域物流的整合和发展不断加快。
中部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
    市场竞争面临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国内市场对外全面开放,国际间的物流加速,将给物流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商机。但是,外资物流企业凭借资本和技术优势,正加速收购、并购国内物流企业,对于处于初创的国内物流企业来讲,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从目前来看,中部物流信息化建设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与中部崛起的要求不相适应,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不能互通共享,无法形成与外资物流企业相抗衡的信息技术支撑。
    物流基础设施与技术水平存在差距。国内物流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物流标准化程度低,不同运输方式的物流装备和器具的标准不一致,已经严重影响着各种物流功能和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与协调发展,影响着物流效率的提高。因此,要加强中部六省的物流协作,在基础设施、信息设备、技术支持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提高物流基础设施水平,提高科技含量。
    物流市场规范化与市场竞争无序矛盾尖锐。目前,我国的物流产业呈现出过度竞争和高度垄断并存的市场格局,物流市场的无序化与现代物流规范化、标准化运作的发展要求直接冲突,突出表现为物流运输的价格战。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物流行业协会和各级政府的推动和调控。首先,需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行业竞争规范,实施行业自律,使物流企业业务运作有章可循;其次要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
    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物流企业作为一个综合服务行业,要不断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目前,铁路运输服务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传统的服务方式、服务水平难以满足现代客户的要求。随着铁路主要干线实施客货分线,铁路运能必将得到大幅释放,也将间接带动公路、水运、航空运能的释放,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培育物流人才是当务之急。从当前的物流从业人员来看,大多数从业者都是从原有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转型而来,没有经过物流专业的正规学习和培训,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欠缺。既需要国家教育机构加速培养,又要加强职业培训,充分挖掘岗位人员的潜力。
    政策支持力度应进一步放宽。中部六省地方政府应为物流企业尽快打开政策壁垒,主要在交通、税收、物价、物流基地建设用地方面放宽尺度。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