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大湘西 邵怀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纪实

2008-5-11 11:23: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她是仙子腰间的彩练,她是商贾脚下的黄金,她是唤醒大湘西老百姓“争眼看世界”的长龙,她便是去年11月通车的湖南邵怀高速公路。 
    幽幽大湘西钟灵毓秀,浩浩筑路人鬼斧神工。4年来,3万多建设者在这块神奇之地开疆拓土不辞昼夜。今天,终于在湖南邵阳与怀化之间架起一条拉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巨龙。邵怀高速的胜利贯通,凝聚了建设者与指挥者太多的智慧与心血。4年的时光说长不长,折射出的是千年民生的呼唤,实践出的是湖南富民强省战略的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观在这里得以生动体现。日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驱车前往湖南邵怀高速公路采访这一与时代同辉的杰作。 
    驾车驰骋在这条路上,只见路边鲜花盛开、生机蓬勃,宛如行进在诗情画意之中;路上不乏车来车往,这是信息的传播,这是财富的涌动,一切在昭示着邵怀高速通车后所拉动大湘西经济高速发展的春天也正在来临。 
    尤记得2006年的春天,履新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不久的原国家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全省交通工作会议上的铿锵话语掷地有声:以科学发展观统筹交通工作,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尽快打通湖南与周边省份相通的经济通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湖南省交通厅厅长吴亚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邵怀高速有“四最”, 地形最复杂、工程难度最大、工程造价最高、建设时间最长。而邵怀人破解这“四最”的良方便是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敢为人先、勇创一流的精神为号召,以科技创新的手段将问题逐一解决,从而锻造出了拉动神秘大湘西并连接云贵高原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通道。 
    决策篇
     "咽喉"不破 沪昆难成 
    邵怀高速是湖南省“十五”跨“十一五”公路建设重点工程之一,起于潭邵高速公路终点周旺铺互通,途经邵阳市的隆回、洞口两县和怀化市的洪江、鹤城、中方三县(市、区),止于中方县竹田,与怀化至新晃高速公路相连,是国家规划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的沪昆高速公路重要的一段,有沪昆高速公路“咽喉”之地俗称。沪昆高速公路是连接西南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纽带,在湖南省境内东起湘赣两省交界处湖南醴陵市的金石鱼,西至怀化新晃鲇鱼铺,与贵州玉三高速连接。 
    先来看看沪昆高速公路的建设渊源。神州大地富饶美丽,尤其是在中国东南、中南和西南地区有看不完的美景,取不尽的资源。翻开历史,近百年来,多少有志之士欲在东南和西南之间画上一条连接线,但由于条件所限,这个愿望只能成为假设或梦想。以后虽然有了铁路和一定等级的公路,但在现代文明不断升华的年代,尤其是1992年改革开放的浪潮由东南沿海向内地推进和1999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人们更加企盼有一条高速公路将中国东南与西南连接起来。
    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上世纪末作出了重点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战略决策,上海至云南瑞丽的沪昆高速公路(原称上瑞高速)列在其中,这是连结西南地区(云南、贵州、重庆)与东部沿海地区(上海、江苏、浙江、福建)之间的重要纽带。
    根据规划,沪昆高速公路在湖南境内东起湘赣两省交界处醴陵市的金石鱼,西至新晃县鲇鱼铺,共分为醴(醴陵)潭(湘潭)、潭邵(邵阳)、邵怀(怀化)、怀新(新晃)四段。这四段中,邵怀段地形、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素有“天险”之谓的雪峰山就在这一路段。 
    雪峰山绵延几百公里,主峰海拔1934米,横卧于湘西南的邵阳与怀化之间,沟壑纵横,群峰耸峙,山隘坡陡,脉脊之间多深谷,河流溪涧环绕其中。而且这里气候恶劣,常年云雾气候达200余天,冰冻40余天。当地民谣道:“雪峰山,山连山,331道弯,331道关,关关都是‘鬼门关’。” 翻越雪峰山成为过往司乘人员心目中的“灰色路段”,人们渴望汽车犹如穿山之甲,能穿山而过。
    纵观沪昆高速公路,赣、黔、滇境内虽然也有山丘连亘地段,但需要穿越的距离和工程的难度却远不如雪峰山。显然,邵怀段成了沪昆之“咽喉”。“咽喉”不破,沪昆难成。 
    沟壑纵横,群峰耸峙,山隘坡陡,脉脊之间多深谷 
    迎难而上 湖南剑指大湘西 
    沪昆之难在邵怀段,湖南交通之忧又何尝不在邵怀?
    交通,交通!何时能畅通?湖南西部在呼唤。 
    邵阳、怀化地处湖南省中部和西南部,是湖南粮油、水果、木材和药材的重要生产基地。长期以来,由于雪峰山的隔离,不仅这里丰富的物资出不去,外面的资金也难进来。邵阳至怀化虽然通火车,但运力不够,远远满足不了两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320国道和222省道是沟通两地的主要公路,但大多是三、四级路及等外路,且320国道穿越雪峰山路段十分艰险,急弯陡坡多,雪峰山气候又特殊,还经常出现封路现象,交通依然是个大难题。 
    改革开放后,交通发达地区,百国衣冠、五洲肤色接踵而来,开发园区热浪袭人,邵阳、怀化两地人民无不羡慕,但又只能望山兴叹! 
    于是,请求打通交通瓶颈、修建高速公路的报告多次往上递,却始终无法实现。 
    “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高速最见效。”朴实的语言、深刻的哲理,道出了一个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作为地处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邵阳、怀化,兴修连通沪昆的高速公路已成为当务之急。 
    进入21世纪,国家部署西部大开发,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实施大湘西战略,积极融入国家“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交通发展规划,主动配合国家重点工程沪昆高速公路邵怀段的建设。 
    在国家交通部的全力支持下,湖南省交通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多方筹集资金,邵怀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应运而生。 
    邵怀高速公路规划中显示,该项目跨资江、沅水、舞水,穿雪峰山、鸡公界,全线168公里。主线中有特大桥、高架桥等各式桥梁199座,单幅长70多公里,隧道14座,单洞长30多公里,隧道、桥梁长度接近全线长度的三分之一。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置8处互通式立交,7个收费站,4个养护工区。工程投资83.6亿元人民币。工期48个月,是当时湖南省投资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公路建设项目。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规划作出后,邵怀高速公路项目报批与施工一路顺风:
    2002年8月,邵怀高速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国家计委的批复;
    2003年2月,国家交通部对邵怀高速公路初步设计文件进行批复;
    2003年3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长沙召开“邵怀高速公路暨竹城公路征地拆迁动员大会”(竹城公路是连接邵怀高速公路,贯穿邵阳境内洞口、武冈、城步三县市的一条平微二级公路,是邵怀高速公路子项目)。
    接着,邵阳、怀化两市及沿线相关县(市、区)分别成立高速公路建设协调指挥部,积极落实省政府3月24日动员大会精神。经过三个月艰苦努力,两市的征地拆迁任务基本完成,全线共征用土地14170亩(其中林地3680亩)。
    雪峰欢笑,沅水扬波。2003年9月19日,邵怀高速公路开工典礼在怀化市中方县路段举行。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周伯华下达邵怀高速公路开工令。副省长徐宪平代表省委、省政府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建设邵怀高速公路,对完善湖南路网结构、带动地方乃至全省经济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他强调,邵怀高速公路沿线地势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是湖南省目前投资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公路建设项目,各路建设者要科学组织,精心施工,创造一流的质量,一流的速度,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效益。 
   征战篇
     承东启西 建设富民利民生态路 
    邵怀人在大湘西的开天辟地不是孤单的,邵怀路的开工建设一直牵动着大湘西地区人民的心,同时也引起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的进一步重视。在2006年12月20日召开的湖南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强调,2007年,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要确保邵怀等3条高速公路年内通车,加快建设常吉等9条在建和新开工的高速公路,抓紧启动二广高速湖南段等11条高速公路建设,确保“十一五”湖南高速公路建设目标的实现。 
    此前,2006年2月24日,湖南省委接待处礼堂里春意融融,湖南省交通工作会议在这里举行。会上,张春贤的讲话掷地有声。他说:“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看,湖南要承接‘珠(江)三角’经济圈和‘长(江)三角’经济圈,加快发展,当务之急是加快交通建设。”张春贤还十分内行地说:“过去修路采取的是传统的削高填低的办法,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炸山的壮观镜头,但这样做破坏了生态环境。”他强调,交通建设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保护环境,建设生态路。”
    其实,这位前任国家交通部部长对湖南并不陌生,他在任交通部部长期间,曾到湖南公路建设现场考察和指导工作,对湖南的交通建设了如指掌。至2005年底,湖南高等级公路里程达1403公里,基本形成了“一纵四横”的高速公路网络。但对于21.18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和6700万人口的湖南来说,显得还很不够。因此,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建成湖南高速公路里程达到3000公里。
    邵怀高速公路建设也牵动了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的心。2006年9月,周强一到湖南就了解全省交通建设情况,心中运筹着湖南交通建设的发展。
    2006年12月25日,周强在湖南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考察了邵怀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一路上,他边走边看,还不时问起建设情况。
    在听完介绍后,周强欣然指出:邵怀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第一,刷新了许多记录,一路走来,听到的和看到的都是鼓舞人心的建设成果。邵怀路每公里造价5000多万元,就充分说明了这条路的建设难度,三年时间能够克服恶劣的环境,并取得今天这样的建设成果,尤其是安全顺利地攻克了雪峰天险,成绩很不容易,说明湖南高速公路建设水平是很高的。建设者们一定要再接再厉,不仅要抓好工程的质量,搞好施工的安全,更要进一步注重环境生态的维护。这条路一定会是一个非常漂亮的风景线,在促进怀化、邵阳两市的经济发展,提升交通运行能力同时,对旅游也会有一个很好的拉动作用。 
    把邵怀路建成沪昆乃至全国高速公路的一个品牌 
    目标一流 专业人才挑战极限 
    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给予了邵怀人前进的动力,同时,蒋鹏飞也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蒋鹏飞告诉记者,从2003年开工之日起,邵怀公司就提出:发扬湖湘儿女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把邵怀路建成沪昆乃至全国高速公路的一个品牌。然而,与历次不同,他们这次面临的是一次特殊的挑战。邵怀路建设有“四最”:地形最复杂、工程难度最大、工程造价最高、建设时间最长。面对困难,邵怀人没有丝毫退却之意。因为,这是一只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经理蒋鹏飞,这位中年汉子先后参加过六条高速公路建设,历时二十多年,曾作为领衔人之一参与修建的京珠高速公路临长段(湖南临湘至长沙)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几名副经理也是在各条高速公路建设中摸爬滚打多年的功臣和内行。公司员工百分之八十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工程师16人。他们中多数参加过几条高速公路的建设,新参加工作第一次修路的大学生们也是雄心勃勃。
    总监喻波(至2006年荣调新岗位)是从湖南省交通研究院走上高速公路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副经理甘建国(2006年为总监),1984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是路桥湘军中的一员干将,不仅随同队伍征战数省路桥工程,而且曾作为共和国援外建设者中的一名技术骨干出师非洲。总监办成员都是年富力强,从事过多条高速公路建设的技术中坚,个个都有一双入木三分的“火眼金睛”。
    对于这样一支高素质队伍和所承担的艰难建设任务,邵怀公司和总监办要求每一位员工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具有五种新理念的“邵怀人”。这五种理念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创新的理念、生态与环保理念、精细化管理理念、争创一流工程的理念。出征前,全体邵怀人向湖南省委、省政府、省交通厅、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庄严承诺:“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速度,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效益,铸就邵怀路精品工程!”
    成功往往属于有准备者。对于邵怀高速公路的建设条件,在公司和总监办,从领导到员工早已从资料和图纸上知晓。他们已经有了在天险之地决战的思想准备,也有决胜天险的十足信心。自来到邵怀驻地的第一天起,他们的筑路品牌战略便翻开了新的一页。 
    品牌,不是喊在嘴上,而是要用心血和科技浇筑。邵怀公司在遵循基本施工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尽量引入新的、好的施工设备,保证施工的效果;关键控制工程,尽可能选用效果好的新材料。在施工中,邵怀公司始终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设计,确保工程性价比。如他们结合地形地质实际和工程安全的要求,增加了700多米长的桥梁和800多米长的路堤桩板墙,此举既节约了国家投资,又确保了山区高速公路路基的安全稳定。公司要求,每一个标段都要创建“样板工程”,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工地上,创建“样板工程”竞赛如火如荼。一批先进典型成为促进全线工程质量的标杆,一批质量优、形象佳、讲环保、重生态的工程成为全线工程的闪光点。
    品牌,以质量第一为核心,一丝一毫不放松。邵怀公司组建后,一个以总监为核心,按专业与现场严格分工的监理组织机构迅速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理工作规划、监理责任制以及实施细则一一制订。在施工开始后,公司根据不同工程和工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如为确保关键项目工程质量,提出了“四个狠抓”的要求:即狠抓外观工程质量、狠抓关键部位工程质量、狠抓影响山区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关键项目、狠抓全过程监督落实。全体监理人员按照监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使工程设计变为实践的全过程中,充分运用组织协调和约束机制,把工程项目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在预定目标之内,并使业主和承包单位的权益都得到保证。
   品牌,用绣花的精神绘就,在严细的管理中形成。走进邵怀高速公路建设工地,看起来个个建设者都是粗黑的大手,可他们做起事来却象绣花一样。面对迄今湖南条件最艰苦、施工最困难的高速公路项目的挑战,各个标段在工程建设的每个层面精彩演绎,在四年多的建设时间里,没有发生一起大技术责任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这可以说是湖南高速公路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尤其是雪峰山隧道这样的全国特长隧道工程建设,实现了“零死亡”及未出现塌方事故,这在全国还不多见。
    品牌,体现在高速公路既是坚固的,又是美观的。湘西南大地,到处是原始次森林,生态保护良好。为使邵怀高速公路建设成为生态环保路,邵怀公司坚持工程和环保并重,环保适度超前。以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为重点,分阶段做好环保、水保工作。全力做到建设而不破坏,创新更要自然。在设计阶段,邵怀公司将大量方案进行比选,并通过加强坡面防护,路基、路面防护,系统化的防护、排水设施及绿化工程来控制水土流失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公司对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的设计方案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先后完成优化设计变更30多处。公司和总监办还加强对各项环保规章制度的落实,通过培训提高环保工程管理水平,同时加大了环保资金的投入,多次下硬指标督促将退场的单位进行复耕和植被恢复。邵怀路生态环保、绿化工作的做法多次在国内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上得到推介。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对邵怀高速公路项目沿线开展检查后,对该公司和总监办所做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说它既由山水衬托,又保护着山水、装点了山水。 
    隧道建设必须建立创新理念,用新的技术攻克施工难题 
    视野前瞻 科技创新是筑路之魂 
    路由钢筋、卵石、砂子、水泥浇注而成,但浇注每一段路决不是简单的重复,尤其是修筑邵怀高速公路遇到了从未遇到的难题。蒋鹏飞认为,破解这些难题,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创新是筑路之魂。
    还是在地质勘察的时候,蒋鹏飞就同勘察人员一道攀崖越岭、涉溪下谷,考察了邵怀路段的每一处山、水、沟壑。每到一处,都现场听取勘察人员的勘测报告与分析。道路设计前,他明确向设计人员提出:雪峰山隧道建设必须建立创新理念,用新的技术攻克施工难题。
    在邵怀建设者看来,邵怀高速公路既是一项宏大的建设工程,又是一个流动的科研课堂。他们会同省内外知名的相关科研院所和教学单位,组成科技攻关的团队,针对山区高速公路特点和难点,立项了八个科研课题。数十名知名路桥建设专家来到邵怀工程建设工地,现场考察、研究,攻克难关。尤其是作为西部交通建设科技课题的“雪峰山特长公路隧道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了地质勘察技术研究、信息化设计与施工、通风技术研究、防灾技术、无损检测等科技攻关,在通风方案的优化、地质超前预报、防排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隧道防水方面,邵怀公司根据课题组的建议使用了目前较好的防水材料EVA和ECB,取代了设计中的橡胶防水板,这对邵怀路整个隧道的防排水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以后的高速公路隧道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技术经验。
    此外,在桥梁超薄桥面施工中,邵怀路率先在全国实行水泥砼滑模摊铺,同时运用了桥面铣刨工艺,保证了桥面的平整度、强度和厚度,成功地实现了此项工作在邵怀路大面积运用。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检查、勤量测,稳步前进”为施工指导原则,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在全国率先使用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机摊铺施工、沥青路面进行粗集料冲洗,从而确保了路面平整度,减少了行车噪音,石质边坡尝试厚层基材喷播工艺,这些工艺技术在国内高速公路建设历程上均首开先河。
    为保证雪峰山隧道施工优质、安全,邵怀公司、总监办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根据雪峰山隧道的地质、水文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有成效的一系列科技攻关活动,创造性地进行施工,极大地提升了雪峰山隧道的科技含量,实现了修建科技隧道的初衷。该隧道在我国高速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领域完成了十项创新,包括根据隧道地质情况科学制定施工方案、根据隧道水文情况采用渗透法双液注浆、洞口段设计突出了稳定性与安全性等,这些都是成功的创新尝试。
    在生态环保工程中,由于公路两旁多为木本植物,为了与周边的环境在景观上保持一致,邵怀公司弃用在护坡和两旁绿化带上一贯使用的草本植物,首次采用原生态植被恢复,改种木本植物。实践证明,木本植物根系发达,不仅可以很好地吸固水土,而且净化空气的能力是草本植物的20倍。尽管这些做法使成本高了,但给沿线百姓及其子孙带来了福祉。 
    展望篇
     大湘西崛起正当时日 “造血”效应意义重大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邵怀人凭着坚忍不拔、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开拓创新的姿态破解了一项又一项工程技术难题,邵怀路的建设在又好又快的格局下顺利推进。 
    公元2007年11月10日,历史将永远铭刻这个辉煌的日子。 
    经过四年征战,这一天,张春贤宣布邵阳至怀化高速公路胜利建成通车! 
    四年征战,在张春贤书记的宣布下邵阳至怀化高速公路胜利建成通车 
    至此,在这条凝聚来自全国各地共计3万多建设者心血和汗水的高速公路上,共架设特大桥、高架桥等各式桥梁199座,开凿隧道14座,路基土石方有2700多万立方米,全线长168公里,其中6.95公里是洞穿“雪峰天险”的雪峰山隧道。通车后,邵阳至怀化的旅途时间将由以前的五六个小时缩短为一个多小时,怀化至长沙的时间也将由8至10小时缩短至4小时,怀化正式进入湖南“四小时经济圈”。 
    周强在通车庆典上指出,邵怀高速公路在湖南“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规划大格局中,展现出了颇为精彩耀眼的“一段”。它的胜利贯通,在湖南交通乃至湖南经济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这条高速公路既是一条生态路、文明路、快捷路,更是一条发展路、致富路、小康路。”周强深情地说,“邵怀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还将为加快湘西地区的发展步伐创造良好条件。公路的建成,将有利于加快实施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战略,推动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加快湘西和湘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促进富民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 。 
    交通部副部长黄先耀也在通车庆典上说,“作为国家主干道沪昆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邵怀新高速公路承东启西,对加强中西部地区的联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对中部崛起产生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大湘西范围内的邵阳与怀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拉动意义不言而喻!”
    作为湖南面积最大的地级市,邵阳自古就是“上控云贵,下制长衡”的交通要塞。独特的崀山在诉说着这里的悠久;绿色明珠绥宁,那一片神奇的绿洲———黄桑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开始向世界撩开神秘面纱,露出芳容。如今,原来盲肠状的娄邵铁路已经被2006年建成的南北交通大动脉洛湛铁路联通。潭邵高速公路和邵怀高速公路的东西贯通,聚宝盆将不再具有西部的神秘和遥远,南山牧场的鲜奶带着余温便可以摆上东部地区的超市和餐桌,美丽的崀山、神奇的绿洲和那颗养在深闺的绿色明珠,从此将不再寂寞。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正在全面改写邵阳的区位概念。 
    怀化,就更不用说了。这座火车拖来的城市,却在现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落伍了。由于立体交通缺陷的制约,怀化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总是比外面慢半拍。就是把怀化的资源吹上天,人家说,再好也是空的。资源出不了山,资金进不了山。 
    在计划经济年代的几个五年计划中,国家没有在怀化安排一个加工、制造类项目。后来搞市场经济了,为了招商引资,怀化历届政府走出去、请进来,开了不少经贸会,喝了不少招商酒,到底有多大成就,当官的、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本账。一个造纸项目算不了什么高科技、高社会效益,但是两代人跑了20多年,一直到邵怀高速公路举行开工典礼,省长宣布了开工,投资方才姗姗而来。 
    随着邵怀高速与沪昆高速另一段怀化到新晃的贯通,已与芷江机场、湘黔铁路、沪昆铁路一起,构成了一个立体交通网络,怀化的目光,早已将自己定位在湘、鄂、黔、滇、渝五省边区的区域中心城市。通道侗乡风情、洪江古商城、溆浦思蒙碧水丹霞旖旎风光、诗家天子王昌龄写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芙蓉楼…… 
    这些深藏在大湘西山区的瑰丽风景,伴随邵怀高速等立体交通网络的全面架构,一定会闪耀更加璀璨迷人的光芒,迎来五洲四海的宾客与投资者。而大湘西淳朴厚达的老百姓也依托这条路快步奔上外面世界博采众长,丰富的物产自然资源也通过这条路运达出去广销海内外。来来往往之间便是开放格局,无数的实践已表明只有开放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大湘西与外界的距离不再遥远,大湘西崛起“在路上”,伴随着邵怀高速的贯通而来的,必将是这块神奇土地经济蓬勃“高速”发展的美好未来。 (编辑 李兰香)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