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物流四道难题

2008-5-11 0:5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事,奥运会的参赛运动员和观众比其他任何体育赛事都多,由此引发了巨大的物流需求。以比赛所需的器材为例,其数量就远远超过其他赛事。与其他领域的物流不同,奥运物流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对举办城市的物流系统来说,是一份难题颇多的考卷。
难题一 集中性
奥运会举办期间,围绕奥运重点设施、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和热点、重点比赛的物流运转强度极大。
奥运会举办期间,奥运比赛场馆、奥运村、新闻中心等场所呈集中分布。2008年北京奥运会计划使用37个比赛场馆。其中27个项目的比赛安排在32个场馆,相对集中于北京的4个区域: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西部社区、北部风景旅游区和大学区。其中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集中了14个场馆,准备举行15项比赛。这些区域将是物流保障的重点范围。
另外,据历届奥运会的资料,一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期间,运动员、观众、记者以及场馆设备、新闻器材等在空间上会更加集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足球、篮球等大球项目以及乒乓球、跳水等中国队夺金热门项目都会备受关注,这些项目的比赛场馆会有更多的观众。注意到奥运物流的集中性难题,在规划物流系统的时候,要做到在空间上合理分配物流资源,这样既能降低物流成本,又能满足物流需求关系。
难题二 不确定性
奥运会举办期间,不确定因素极多。一般需要40%的仓库空间用来储存所有的比赛器材,余下60%的空间用来储存未知的物品。
奥运物流需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奥运会举行期间,有许多与物流有关的意外事件发生,而且这些事件发展迅速,需要尽快解决。物流管理者制订物流工作计划是件比较难的事情,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计划方法和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计划失灵的各种情况。以亚特兰大奥运会为例,那届奥运会期间只能确定40%的物流活动将会发生,而其余60%的均为未知事件。
一般奥运会举行期间,40%的仓库空间用来储存所有的比赛器材,余下60%的空间用来储存未知的物品。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物流管理者必须不断重新设计仓库物品的摆放以适应新的存储需求。
难题三 安全性
奥运会举办期间,赛事所需的大部分运动器材、新闻器材、生活资料的安全至关重要,很多设备一旦损坏很难快速找到替代品。
由于奥运会的特殊性,奥运物流需求的客体——赛事物流中的比赛器材、新闻器材、生活资料等几乎都是关键物品,要求高度的安全性。
亚特兰大奥运会上,85%的运动器材来自国外,由于产地与消费地相距甚远,这些运动器材一旦损坏很难快速找到替代品,势必影响比赛的如期进行。计算机、无线电广播设备等高科技产品由于价值高,并且涉及信息保密,也要求高度的安全性,需要使用条形码记录和跟踪。
难题四 阶段性
奥运期间,奥运物流系统呈现建立、再供给和回收三个阶段。
奥运物流系统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一般可分为建立、再供给和回收。建立阶段,物流人员的工作比较繁忙,场馆物流经理控制订单处理,向奥运会的主仓库提交设施器材的订单,设置运输计划表;再供给阶段发生在奥运会比赛期间,物流活动主要是再次运进一些消费品,工作人员工作量很小;回收阶段发生在奥运会比赛之后,是三个阶段中最繁忙的一个阶段,回收阶段需要把所有从奥运主仓库运来的设施器材运回。
2008,考验中国物流业
目前,北京的物流系统无论在规划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不能满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要求,整体水平亟待提高。
首先,北京市的国际物流经验不足,物流系统分散,国内企业规模小、实力弱。 
其次,北京的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公路交通圈枢纽和铁路圈枢纽布局不合理,缺少首都机场那样的大型交通枢纽,物流效率被大打折扣。
再次,北京市的商业网点均不是按照奥运会的需求设置的,配送中心建设严重滞后,交通枢纽附近地价高昂,使得配送、仓储、转运中心的建设投资更为巨大,因此应按奥运物流的需求进行逐一调整。
此外,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也要求北京奥运物流实现“绿色物流、科技物流、人文物流”,也就是要在奥运会期间解决由于比赛和消耗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需要回收物品的物流问题,解决应用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实施物流运作问题,解决以人为本,实现个性化物流服务问题,这也需要事先进行物流规划。
2008奥运会对于中国物流业和北京物流系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奥运物流所蕴含的巨大商机使众多物流企业不可能无动于衷。专家指出,尽管奥运物流需求巨大,给我国物流企业带来了商机,但是奥运物流的特性决定了物流企业在获得这些商机的同时,必然要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奥运物流的最大特性就是短时间巨大爆发,还有必须具有准确性等,因为奥运比赛不能被延误。
根据目前北京的物流规划及国内企业现有整体水平相对落后的状况,国外大型物流企业介入2008年奥运物流市场将不可避免。以往奥运会的物流服务供应商都是那些国际知名的大牌企业,比如UPS、FedEx.因为为奥运会提供服务,首先它得具有国际性,能够承担国际性的物流;其次,它得有组织综合性物流的能力以及高水平的业务操作能力;另外,要为奥运会服务还得具备一些专门的资质要求。
就本土物流公司而言,中外运在非贸易物流方面无人能敌,中远虽然在海运方面强于中外运,但网络优势和经验方面较为欠缺。另一方面,全球几大快递公司UPS、PHL、TNT和FedEx加快了在中国的网络扩张速度,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随着政策的放开,跨国物流巨头也将在奥运物流竞争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但中国物流企业并非一点机会也没有,对于从事国际物流业务的中远、中外运等大型物流企业,参与奥运能促使他们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对于其他中小物流企业来说,向国际先进水平的大企业看齐,最后不管是否参与奥运物流,对自身都有很大帮助。中国物流企业应当利用奥运机会,从历届奥运会物流供应商身上获得经验,提高自己的物流服务水平,这样才能具有和人家竞争或者是合作的资格。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