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征17%再退75%原油进口关税或下降

2008-4-8 13:1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继中石油、中石化表示已经向国家发改委提出申请要求减免成品油进口关税后,原油进口关税调整开始出现松动迹象,昨天业内传出国家有关部门开始考虑对原油进口实行先征后退的方式“变相降税”,即对原油进口先按17%征收进口税,再按税额的75%实行退税,以减少炼油企业的巨额亏损。
  昨日,业内有消息称,国家有关部门考虑对原油进口实行先征后退的方式“变相降税”。记者随后联系到国家财政部一位研究员,了解到目前还没有正式文件和公开讨论此事,但有石油行业分析师表示,调整关税有可能,“这个政策用在中石化身上更加合适,不过总体来说,对两大集团的利润不会带来大的改观,尤其是中石油”。
  油价倒挂炼油企业经营困难
  据悉,由于国际油价持续在高位运行,国内两大石油公司炼油板块进入大面积亏损的窘境,甚至在前一段时间,柴油供应一度出现全国性的偏紧局面。
  石油行业人士表示,这些情况虽然与国内定价机制不畅、部分企业囤积油品有关,但根本原因还是国际油价和国内油价形成的严重倒挂导致炼油企业经营困难。
  记者查询中石油的年报获悉,2007年国内原油全年净进口量达到1.59亿吨,比上年增长14.4%,国内原油产量则达到1.86亿吨。石油行业分析师解释说,中石油拥有大量的油气资源,本身产油量也很多,因此进口量中相对更多的一部分是中石化的,如果降低进口关税,中石化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此前,中石化公开表示,根据现行的国际油价,每进口一吨原油炼油,炼油企业就要亏损2000多元。
  降税旨在缓解国内价格压力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牛犁认为,中国正面临较大通胀压力,而国际油价的高涨无疑会加剧国内通胀,因此政府对炼化企业实行先征后返的补贴方式旨在纾缓这种压力,同时也预示着近期国内成品油价不会上调。
  3月下旬,发改委网站称,成品油价格调整对社会各方面影响较大,需要统筹考虑国内经济形势特别是物价形势。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国成品油产量同比增长10.5%,成品油库存比年初增加28%,其中柴油库存增加46%,是近几年来同期库存较高水平。
  三大石油巨头年报显示
  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
  截至昨天,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三大国内石油巨头年报全部公布,综合来看,虽然总体利润继续高得惊人,但增长速度均已明显放缓。
  中石油去年净利润维持在1456亿元,不过同比增长幅度为2.4%,明显低于上年的6.6%。而中海油2007年净利润达312.6亿元,但同比增长幅度只有1.1%。中国石化(600028行情,股吧)净利润达5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远低于上一年的28.08%。
  三大公司还有一个相似之处是特别收益金即“暴利税”上交幅度继续扩大,其中,中石油去年上缴石油特别收益金445.8亿元,比上年增加156.7亿元,增长54.2%。而中海油去年也缴付了68.37亿元特别收益金,较上年增加72%。中国石化公布的去年缴纳石油特别收益金较上年增加了25亿元。
  石油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三大石油公司受油价倒挂以及特别收益金的影响,盈利能力已经受到影响。
  外国投行开始大手增持中资石油股
  摩根大通买入中国石化 瑞银抄底中国石油
   据香港联交所资料显示,摩根大通银行于4月1日以6.83港元的每股平均价,增持了1300.3649万股中国石化H股,斥资逾8881万港元,增持后其持股比例由早前的8.94%增至9.02%。
  号称“大蓝筹杀手”的瑞银也开始大手增持中国石油。3月28日,瑞银买入1.628亿股中石油H股,价位在9.5港元至9.96港元之间,即使以9.5港元的最低价计算,耗资也高达15.2亿港元。抄底行动完成后,瑞银手中持有的中石油H股将达到10.68亿股,约占H股总股本的5.06%。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个月前,正是瑞银打响了抛售中石油H股的第一枪。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