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港岸线计划延长近一倍

2008-4-8 13:0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编制年多的《深圳港总体布局规划》日前亮相,开始接受交通部、广东省及国内港口、经济界专家的预审。从预审会上获悉,为突破深圳港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总体规划对港口功能及布局重新进行定位,新规划的深圳港口岸线达66.9公里,比当前延长近一倍,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可望达2800万标箱。 
  吞吐量将保持平稳增长 
  根据深圳和广大腹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趋势和运输需求,有关部门预测,2020年前深圳港总吞吐量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20年后将逐步进入成熟期,总规模将趋于稳定。预测2010年、2020年、2030年深圳港总吞吐量分别为2.8亿吨、4.4亿吨、4.8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分别为2.15亿吨、3.45亿吨和3.8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在2010年可达2800万标箱。 
  根据深圳港总体规划,深圳港将从大港向强港转变;从数量增长型港口向数量、质量并重发展型港口转变;从以装卸、仓储为主的功能较单一的传统型港口,向功能完善、产业配套、不断追求增值服务的现代型港口转变,全面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 
  深圳海岸线全长约257.3公里,其中东部156.7公里、西部100.6公里。根据规划,深圳港口岸线将达到66.9公里,可形成码头及临港工业岸线81.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54.8公里。而目前已开发利用(含部分在建工程)的港口岸线长约35.1公里、形成码头及临港工业岸线52公里、其中深水岸线38.5公里。三大港区更新布局规划 
  在新规划里,深圳港将形成“两翼、六区、三主”的总体格局。“两翼”指东、西部两大港口群,“六区”指东部的盐田、龙岗港区和西部的南山、大铲湾、大小铲岛和宝安港区,“三主”指以集装箱运输为重点、体现深圳港核心竞争力的盐田、南山和大铲湾3大主体港区。 
  盐田港区是以远洋干线集装箱运输为主的大型专业化集装箱港区,依托保税物流园区优势,形成具备保税仓储、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综合服务等现代化功能的综合物流基地,远期有条件部分发展为保税港区;南山港区是以规模化的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客运和通用散杂货运输及修造船基地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区,主要由蛇口、赤湾、妈湾、前海湾四个作业区和孖州修船基地组成;大铲湾港区是大型专业化集装箱港区,以集装箱远洋干线运输为主,兼顾近洋、内支航线和少量内贸运输,结合后方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综合物流,远期有条件部分发展为保税港区。 
  根据规划,深圳港未来集装箱物流系统将依托三大集装箱港区,形成以“三区、一基地、多信道”的总体格局,“三区”为三大港口物流区,分别为盐田港口物流区、南山港口物流区和大铲湾港口物流区,由三大集装箱港区及其后方物流园区组成,是深圳港口现代物流活动的主要载体;“一基地”指以平湖物流园区为核心,包括龙华、观澜、横岗三个物流中心的深圳市内陆集装箱物流基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