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三大焦点问题

2008-4-30 14:1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作者:冰雪   近几年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其IT应用市场也日渐成熟,许多中小企业对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表现出十分渴望的心情。但是面对可观的的成本费用,巨大的投入风险,很多中小企业犹豫了,徘徊了!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不要上信息化?该上什么样的信息化?——是五脏俱全的,还是功能单一的?又该如何解决信息化过程中的最关键问题——领导与员工对信息化的认识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就这3个焦点问题进行一些讨论,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焦点一:中小型企业是否需要信息化?
  主持人:企业信息化建设被不可逆转的历史推向了市场大潮的浪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再是企业的效益工程而是企业的生存工程,如果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失去了有利地位,势必被社会生态无情的淘汰。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因为自身的特殊“出身”,要不要信息化成为了讨论的重点。
  正方:对企业信息化颇有研究的邓志雄先生对企业功能曾有以下划分:上世纪70年代及以前,企业——生产者;80年代——经营者;90年代及以后——资源转换增值的竞争者。
  90年代买方市场的出现,使产品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企业存亡由市场决定。企业的任务是,实现更多的增值;有无资源转换增值的能力,是决定企业是否存亡的关键。他进一步提出:在生产者时代,产品第一,企业最重要的工作是抓好物流;而在经营者时代,资金流成为企业的生命线;到了当今资源转换增值竞争的时代,信息流成为企业取胜的第一要素。在这场“更好、更快、更强”的竞争中,企业只有迅速把握信息,按现代管理手段管理物流、资金流,才有可能全面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
  信息化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只不过是加强企业自身竞争力的一种必要工具和手段罢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将其视为一个必备的工具。
  中小企业,分为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以及分为传统型和高科技型还有成长型企业,首先人们应该分清概念!只有几个人的创业型企业当然谈不上什么信息化。但是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两百人的时候还没有必要信息化吗?
  信息技术是工具。大企业有自己对于工具的需求,小企业也有自己的需求。小企业人少,以订单为中心,沟通简单。小企业需要软件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就基本上OK了;而大企业相对来说人比较多,反应速度慢,那么,对于软件的需求就比较高、比较复杂。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提升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不同的企业,信息化的方式又有很多种。因此,不管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不是需不需要上信息化的问题,而是如何上、怎样上、上什么样的信息化问题。
  从第一台电脑出现后,人们就开始致力于将电脑应用于企业来提高效益,乃至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能说不需要信息化吗?
  反方: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大多都还没有解决,有单子才能活命,没单子就倒闭,平均寿命也就3-5年,如何让他做信息化,换成你是老板,你会先考虑信息化投入吗?
  中国的中小企业,很多都是以订单(销售)为生存基础的。所以客户呀,渠道呀才是企业生存的源泉。业主没有生存百年的信念,也就没有苦练内功的渴望。信息化之类的东西必然要有偏差了。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生存与发展是其主要面对的问题。而信息化更多的是提供一个工具来增加竞争力,在各方面资源中起不到主导作用。企业需不需要信息化,这主要看信息化的结果能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
  对于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基本上还是比较原始的管理模式,以人管人还是管理的重点,而不是信息化倡导的以制度管人的先进思想,从这个角度来看,信息化会造成企业的阵痛是一定的,对于大企业来说,阵痛可能激发企业更大的冲力。但对于中小企业,阵痛也许导致企业一蹶不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化的风险,各个软件公司都会有自己的一套风险规避方法论,但是对于中小企业真的那么适合吗?真的能把风险降低到最小吗?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瓶颈当然还包括人员的素质,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负责任的员工,上再好的ERP都等于是零,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人员的缺乏是企业发展的阻碍,人员的流动也是中小企业头疼的问题。上信息化就好比买了一辆奔驰,但企业能把这辆奔驰开好吗?人员的素质也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能上ERP的有几家,再下降一级,能做财务物流一体化的又有几家,再下降一级,上了财务电算化的又有几家?中小企业不是信息化了就可以发展了,而迫切需要的是核心竞争力,迫切需要的是设备的先进,人才的储备,而不是说桌子上放上显示器,厂里拉上局域网就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了。大部分中小企业基本上连系统管理员都没有的,更不要说是DBA了,这些中小企业你和他们说上信息化,真不知道是害了他们还是扶持他们。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道路路途遥远,要上信息化也要在把握自己能量的同时慎之又慎。
 焦点二:中小型企业信息化是否就是信息化的中小型应用? 
  主持人: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少,决定了其建设信息化的能力有限,那么是不是中小企业就不需要比较复杂、功能比较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呢?企业信息化的规模与企业的规模是成正比的吗?
  正方:企业信息化并不在于企业的大小,关键在于企业的发展潜力,在于企业经营者的创造力。
  企业需要的信息系统是由它的规模、经营方式、环境等各种因素决定的,就整体来讲,它可能不需那么全面,但就某个功能版块来讲,也许需要的功能会更强大一点。
  但是,中小企业可能更加需要分销系统、客户系统等。关键问题在于中小企业有什么样的管理需求。信息化的中小应用,搞的是“大而全”,走“统一”,突出形式主义,有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嫌疑,不足取!
  中小企业的好处和弊病兼而有之,大企业同样有大的问题……信息化的好处之一就是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机体的有效沟通,这并非是大与小的问题,而是需求。一个简单的认识是:蚂蚁也需要有蚂蚁的信息沟通方式。
  反方:信息化应用规模的大小与企业规模没有关系。信息化应用的规模不仅仅是面积问题,而更应该是个体积问题,这样说似乎也不合理,应该说是信息化的广度与深度的问题,既然涉及广度与深度,怎么可以和企业年产值、利润、人员多少、固定资产规模的大小并列?
  那么用数据量来衡量企业信息化的规模是否更适合呢?银行是服务性行业,数据处理量大,而企业的数据量每分每秒都在发生(例如,工业控制数据模型每秒每分都在变化),则不能与银行数据量合并同类项,也就是说用数据量来衡量也是不合理的。
  如果一个贸易型的小企业从个人终端一直到后台管理,都用销售通和数据库联成一体,实时掌握销售客户,那就是小企业的大应用。相反一个大型企业,只在财务和人事管理方面用了计算机管理,无疑是大企业小应用。
  焦点三:中小型企业中的老板和员工如何在信息化建设中转换观念?
  主持人:“企业信息化最关键的在于“化”人!中小企业信息化能否推进关键在于企业成员是否能转换观念。”那么如何去促进企业老板何员工转换观念就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关口之一。
  正方:21实际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际,特别是在我国,现在正在加速工业化的进程,而我们的基础又比较薄弱,更需要信息化的建设。
  中小企业居多在浙江,不要小看这些的老板,当他感觉到信息化的必要和能给他带来竞争力的时候,不要你去指导他,他比谁都积极;至于工人,老板发话了,还有什么话?
  老板亲自抓,执行力强,是优势。但是,中小企业缺乏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我认为要转变观念,必须至少有1个信息化人才,而且是合格的复合型人才!其余的事情就是培训,传递观念!
  反方:我同意刚才的意见,但正是因为中小企业的管理比较扁平,决定了低层对老板的意见影响比较大。所以,对中层和下层人员的影响力也很关键。比如,深圳的中小企业主大多是香港人投资或者内地人从创业开始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板的意见取决于大家意见的大多数。当然,从咨询角度来看,说服一个人比说服一群人要容易,而且效果直接。但是,个人的意志是易变的。理想的模式是:造势,去影响中下层员工;注重细节,去说服老板。
  方法建议:
  1、参观同行好企业;
  2、先了解老板最急于解决的问题,从问题着手逐步转入观念引导;
  3、介绍老板参加一些信息化培训课程;
  中小企业主在企业内部所能管辖的范围要比大企业的老总所能管辖的更大,他们对于操作层上的员工一般来说也是耳熟能详的,耳提面命、生杀予夺都能实现。他可以强制性地让员工去接受培训,去换脑,甚至“不换脑筋就下岗!”
  而大企业的老总很难具体抓到操作层上的人员,难以把自己的思想和政策完全贯彻下去,就要比中小企业难多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