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协调问题研究

2008-4-24 14:0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协调的意义 
  集装箱运输是世界运输和物流史上最伟大的革命,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人类科技史上最伟大的发明。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优化和组织协调是竞争力的前提,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协调(信息系统)是实施运作的保障,它使通关流程的简化和作业调度优化与决策得以实现。比如,出口可以实现异地报关、现场验放,进口可以实现提前报关、到港验放,从而提高国际物流效率,降低供应链运作成本。
  信息系统对多式联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区域多式联运网络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将电子数据交换(EDI) 和电子商务技术从沿海向内陆省份推广,减少纸面单证,提高多式联运的信息与单证传输效率,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2 集装箱多式联运及其信息协调的特点
  2.1集装箱多式联运及其信息协调的特点
  集装箱多式联运及其信息协调有如下特点
  (1)可以实现DOOR TO DOOR或PORT TO DOOR的一站式服务
  (2)促进港口与航运公司以及货代向物流的转型,业务不断向两头延伸
  (3)是一个物流服务价值链,成本和服务水平不易控制
  (4)角色多,过程长,环节繁杂,信息量大,协调与共享困难
  2.2 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平台的用户
  以港口信息平台为核心的口岸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平台的用户包括;
  (1) 运输企业
  (2) 电子口岸系统,国检系统等
  (3) 外围系统包括贸易、生产等货主企业,
  (4) 服务机构政府监管部门,银行、保险等金融。
  2.3多式联运物流流信息系统的特点
  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MIS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具有一般信息系统的特点:
  (1)集成化。(2)模块化。(3)实时化。(4)网络化。(5)智能化。
  还具有与一般意义的MIS 的不同的特征:
  (1)集成各种信息技术的系统;
  (2)是动态的、时实在线的信息系统;
  (3)投资、开发风险大,决策、优化难。
  3、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化的现状及发展
  3.1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化发展
  国际上,欧美集装箱运输发达的国家如荷兰、德国、美国等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在集装箱运输中的应用,尤其是EDI技术,已经建立了EDI国际集装箱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了多式联运信息高效传输和共享,保证了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紧密衔接,充分发挥出了集装箱运输的先进性特点。
  3.2中国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化发展
  回顾中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由于对不同的运输方式实行条块管理,集装箱多式联运缺乏清晰的管理办法和运行模式,集装箱运输还处在一种分割的、各自为战的状态。 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化如何规范、扶持发展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在中国,集装箱多式联运中的各个部门对各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都给予高度重视,信息化程度较高,但由于各系统之间没有统一的信息协调平台,各部门的系统各自独立运行,与发达国家水平有较大差距。从总体上看,目前,区域多式联运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运营组织、政策法规和运输网络四个方面。
  由于中国体制的特点,目前多式联运信息平台的研究尚处在规划建设阶段,尚无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
  3.3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协调开发应用情况
  目前,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协调开发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包括电子口岸/通关系统
  (2) 港口物流信息平台:集装箱码头与场站管理系统
  (3) 集装箱航运管理信息系统: 集装箱运营与船岸信息协调
  (4) 国际货代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定舱等单证端正化系统
  (5) 内贸集装箱海铁联运信息管理系统:特定的区域集疏运信息系统
  (6) 港航物流电子商务平台:与外围用户信息协调的企业信息门户
  4 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协调存在和期待解决的问题
  (1)集装箱集疏运网络建设尚不完善
  (2)资源整合优势没有显现,一体化内陆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3)开发方法与技术路线太传统,不适应和满足多式联运信息协调的需要
  系统的调研对象及主要客户群体为:港口企业相关部门、联运体系管理单位、专业码头、场站、自备车、班列管理者、自备车、班列运营商、内陆港、中心站、船公司、船代、货主、内贸货代、外贸货代、监管部门等。
  那么,如何构建集装箱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要构成一个完善、通畅的集装箱多式联运体系,实现无缝衔接,形成高效的国内、国际间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海铁联运是最关键的环节。只有切实构建有效、高效的海铁联运体系,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集装箱运输优势,实现集装箱运输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5 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协调的解决方案
  5.1关于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平台
  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平台与体系结构包括如下平台:
   应用门户平台:EDI信息交换,电子定舱
   业务逻辑平台:组织机构、业务流程、调度优化
   基础数据平台:信息资源规划、信息协调标准
   系统网络软硬件平台:系统技术架构
  5.2 解决方案的理论方法之一——IRP(信息资源规划)
  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协调的解决方案的理论方法之一,就是用IRP(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做好信息协调的基础工作——基础数据平台建设。
  集装箱物流MIS开发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有:
  • 如何突破传统MIS开发方法的局限性
  • 如何建立管理和计算机两类人员共识的系统逻辑模型
  • 管理需要哪些信息,哪些数据需要管理
  • 如何将数据标准化、规范化、基础化
  • 如何把系统目标、需求变为开发依据
  • 如何用工具将管理与软件实现无缝搭接
  5.3 解决方案理论方法之二——EA(企业构架或建模)
  如何进行集装箱多式联运资源的整合优化,支撑企业和业务模型,关键是企业的业务流程建模,而不是软件建模!首先是企业架构,而不是软件架构!
  5.3.1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协调系统建设目标
  以客户为中心,以货物为对象,以港口为 结点,以运载工具为线索,引入现代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先进的经营理念,优化业务流程,整合内外部资源,着力打造一个统一的区域性“多式联运协同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全方位的“Port To Door”无缝式全程物流信息一体化服务。
  5.3.2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协调系统主要建设内容
  (1)采用多源异构信息集成技术实现各物流节点物流信息的集成整合。
  区域性多式联运体系包括码头、口岸场站、铁路站点、内陆场站、航运公司及其代理、货运代理、货运车队、班列经营人等多个物流节点单位。根据自身业务操作的要求,各个物流节点单位大多已具备1个甚至多个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这些多针对自身业务管理设计开发,其软硬件架构、数据库结构、数据标准、对外信息交换接口存在巨大差异。本系统采用多源异构信息集成技术实现各物流节点物流信息的集成整合,其主要设计要点包括:制定多式联运数据代码标准,开发多源异构接口,实现多式联运信息关键节点数据源信息的采集;以XML——新一代EDI专用平台作为数据交换的核心引擎,保障信息交换的安全、可靠和效率;以WEB SERVICE方式实现跨系统功能复用。
  (2)实现多式联运动态协同作业
  电子单证的快速流转和作业动态的全程跟踪有很强的关联性,不仅表现在业务信息的关联上,也表现在作业时间的衔接上。了解上下游环节的作业动态,缩短各个作业环节的衔接时间,是提高整个多式联运效率、优化多式联运资源配置的重要任务。本系统通过电子单证的快速流转和作业动态的全程跟踪实现多式联运动态协同作业,其设计要点包括:标准化多式联运的业务流程 和制定传递单证标准,电子单证的跨单位快速流转;按照标准业务流程的时序,实现作业动态全程跟踪。
  5.4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协调平台的功能框架
  在上述理论方法和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给出了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协调平台的功能框架。
  6 结论与展望
  6.1成功的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协调成功的关键因素
  成功的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协调平台的开发应用,关键是需求、需求,还是需求!
   IRP与EA有机融合是根本出路
   用户自己把握需求,不掉入软件的陷阱
   物流软件企业必须先做行业专家
   第三方咨询可以帮助客户确定需求
  6.2未来机遇和挑战
   多式联运信息协调国际标准和互动平台建设
   RFID技术在集装箱多式联运中的全面应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