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中的苏州物流

2008-4-23 14:4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束必广
    近年来,苏州坚持“政府营造环境、企业自主运作”的原则,利用苏州的产业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开发区、港区和道口为依托的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和配送物流,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市场,在基础设施、企业运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市政府为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从2005年以来,推出了关于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等一系列扶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文件,有力地推动了苏州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目前苏州市已有相关物流企业5500多家,其中近200家为外资物流企业。以运输为主的企业占33.45%,以仓储为主的企业占29.22%,以货代为主的企业占10.86%,以信息为主的企业占10.2%。苏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84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1.8%,集装箱运量突破189.6万标箱,增幅达52.7%,(其中太仓港突破100万标箱),在全国内河港口中居第一位。为促进苏州市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苏州市从2000年开始制定了现代物流业的总体规划,促进了苏州市现代物流产业从无序到有序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制定了物流发展规划。为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苏州市政府于2005年下达了关于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政策意见、补充政策等文件,制定了《苏州市工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现代物流篇》和苏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实施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建立了物流工作机制。苏州市经贸委作为牵头部门,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建立和健全了现代物流业的组织体系,层层抓落实,做到现代物流业有专人抓,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建立物流工作机制,定期协商和听取物流企业的意见和呼声,研究问题,认真抓落实,妥善处理全市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
    贯彻落实物流扶持政策。一是做好贯彻工作,根据江苏省经贸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江苏省发展现代物流业若干政策意见》的精神,梳理了国家、省、市政府和部门近年来对物流企业的扶持政策,制定了苏州市重点物流基地和企业的认定办法,并汇编成册,发送到物流企业;二是积极落实扶持政策的到位,苏州会同有关部门对企业用电、气、水等方面的政策进行跟踪协调,还协同有关部门推出了减收物流车辆养路费、货物附加费等一系列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举措;三是明确扶持重点,向国家、省推荐了一批重点物流基地、企业和重点项目,到目前为止,拥有省重点物流基地和企业17家、国家物流税收试点企业4家、通过国家证监会上市审核的企业1家、国家A级物流企业13家,苏州市物流中心有限公司为苏州市惟一5A级物流企业和江苏省物流行业惟一服务业品牌;苏州隆兴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连续两年位列中国最具竞争力50强物流企业20强,11家物流企业入选江苏物流行业50强,2家物流企业为江苏百强企业。苏州物流商会成立一年来,积极为企业办实事得到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太仓国际物流城、望亭国际物流园等一批物流项目先后奠基,以张家港保税物流园、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和昆山叠加保税功能的出口加工区的保税物流正引领苏州物流做大做强。苏州综合保税区、物流中心的工业旅游示范区得到国家批准。昆山出口加工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叠加保税功能试点,苏州一园二中心的保税物流(张家港保税物流园、苏州物流中心、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为苏州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目前苏州市现代物流业呈现总量扩大、速度加快、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太仓国际物流城、相城望亭国际物流园等一批物流项目先后奠基。物流企业自发组织的物流商会成立一年来,积极开展为物流企业服务已初见成效,并取得社会的认可,目前苏州市正处于一个内外部环境都十分有利的成长期。
    推动物流专线开通。在调查中善于倾听企业反映,有关出口到国外运输成本高的呼声,苏州及时与铁路、交通和太仓港管委会等部门沟通,并召开降低物流成本座谈会等方式,积极为企业拓展筹划降低物流成本的路子,并及时向市政府提供了开通苏州西-深圳物流班列、苏州西-上海芦漕港海铁联营集装箱等物流专线、太仓港开通至上海洋山港水上巴士、张家港开通至上海洋山港水路货物运输、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对接已在小范围开展等取得了一些成效。充分利用太仓港和苏州养路费情况调查、与周边省市物流政策对比等分析资料,用翔实的数据说明降低苏州市物流运营成本的重要性,并向企业推荐到西欧、东南亚等最佳物流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受到企业的欢迎。
    初步建立了物流统计制度。苏州市与江苏省采取联动方式开展物流直报工作。通过试点测算,2006年苏州市全社会物流总额22384.51亿元,其中工业品物流占63.36%,进口物流占17.35%。通过统计分析,苏州市物流业的发展方向是围绕制造业和保税物流这个重点。由于大环境改善,苏州市的物流业需求旺盛,并成为苏州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和重点。张家港保税区货运总量和海关关税位居全国首批8家保税物流园区前列。苏州物流中心、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的报关单证、货运量和监管货值每年都大幅度上升。
    接下来苏州将再接再厉,从五方面入手来实现苏州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一是培育一批现代物流重点项目。加大物流招商力度,吸引国内外资本投入现代物流业,力争每年培育10个对苏州市物流产业发挥集聚作用的重点项目。二是发展一批具有保税功能的物流中心,为制造业“大出大进,快出快进”提供有效服务。三是打造一批物流服务品牌。打造在全市范围内具有知名度的自主物流服务品牌,做大做强物流企业。四是建设一批现代物流集聚区。支持物流业向各开发区、港口码头集聚,引导物流业向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集聚,鼓励物流业向产品市场、产业集群集聚,培育一批具有区位优势、与制造业相配套的、产业集聚功能明显的重点物流基地。五是构建一批现代物流示范区。进一步提升园区、高新区、昆山开发区和张家港保税区以保税物流为特征的国际快速物流能力,使之成为苏州市制造业进出口货物运输的主要集散地;进一步加快苏州综合物流园基础设施开工建设,使之成为服务苏州、辐射长三角的区域物流园区;完善仓储、运输、配载、贸易等功能,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现代物流“快速通道”。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