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

2008-4-22 15:1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5月1日,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将正式通车。随着时间临近,长三角南翼的“大桥热”正逐渐进入高潮。走在宁波的大街小巷,处处充溢着一种喜悦,不管是普通市民,还是政府官员,都在谈论着大桥将要给宁波带来的种种变化。

    大桥不仅仅改变着宁波。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建军说,杭州湾跨海大桥将使长三角南翼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宁波大步走向新的发展时期,进而影响整个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格局。

    大桥版“前店后厂”

    春江水暖鸭先知。宁波众多的民营企业对“大桥效应”作出了最快的反应。

    慈溪天龙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建立,已在上海发展多年,在漕河泾和青浦有两个工厂。早在两年前,杭州湾大桥还在建设时,他就决定把主要的生产能力从上海转移到慈溪,在上海保留研发、销售功能。他说,从浦东的家到位于

    漕河泾的工厂得花一个半小时,而大桥通车后,从上海到大桥南岸桥址的慈溪杭州湾新区,也只要两个小时。“这样,上海的研发技术人员到工厂的时间差不多,却可以利用慈溪丰富而相对便宜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仅一线劳动力成本就能降低60%左右。”

    不仅是宁波本土企业,跨国公司也看准了大桥机遇,纷纷与宁波企业展开合作。生产中高压开关的宁波耐吉·库柏公司总经理陈志校说:“世界500强的库柏公司为什么愿意和我们耐吉合作?就是因为这里产业集群配套能力强,大桥通车后,将增加这里的研发配套速度,加速融入全球供应链。”

    上海的人才优势和信息优势,是宁波企业最渴望的。陈建军说,大桥通车后,宁波企业能更便利地借用这两大优势,在宁波生产,在上海研发和销售,形成新时期的“前店后厂”模式,优化配置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

    从“末梢”变“枢纽”

    宁波市交通局副局长张延对杭州湾大桥赞叹不已,他说,杭州湾大桥开通后,宁波至上海的陆路距离将缩短120公里,原来从宁波到上海的陆路交通主要通过沪杭甬高速公路完成,至少耗时3.5个小时;而大桥开通后,从宁波到上海陆路只需2.5小时。这将一举扭转宁波原先的“交通末梢”地位。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测算,预计在这一通道20年营运期间内,可节省燃油500万吨,累计可降低运输成本、节省旅客在途时间和减少交通事故等三项社会效益折算金额达443.7亿元,平均每年22.19亿元!巨大物流成本的节省,将使宁波港口优势更加凸显,使其成为长三角南翼的重要物流枢纽之一。

    作为物流枢纽的核心,宁波港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2007年,宁波港实现货物吞吐量3.45亿吨,集装箱935万标箱。宁波港集团总经济师童孟达说,杭州湾大桥的开通,将成为宁波港新一轮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另外,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宁波港、舟山港将与大小洋山港相连,组合成为长三角的“黄金海岸”,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港口群。而且,宁波港和上海港腹地不同、运输方式不同,一个是浙江境内陆海运输,一个是长江流域江海联运,各有侧重,互补性强。杭州湾大桥的通车,势必加强两大港口的联系与合作,提升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

    “金南翼”联动提速

    宁波经济的两大动力———民营经济和港口经济,也将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走向新的发展阶段。陈建军说,宁波走向“大桥时代”,也必将使长三角南翼联动提速,对区域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今年3月,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率领宁波市党政代表团专程赴台州,就进一步深化两市港口战略合作,推进港口联盟建设,加强项目产业对接进行磋商,签订了加强两市交流合作的一揽子协议。这是宁波对台州去年底“90号文件”中提出的“接轨上海、握手宁波”战略的积极回应。

    在台州人看来,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台州融入长三角的一条“绿色通道”,而宁波则是台州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其中港口合作是重点。”台州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邵宏慧说,根据协议,台州将支持宁波港集团在台州港海门港区、大麦屿港区及温岭港区合资建设码头,合作经营集装箱内支线班轮,与台州海门外沙港埠(集装箱)有限公司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合作经营集装箱作业区。“台州有60万标箱的集装箱生成量,目前80%箱量走宁波。”邵宏慧说,现在甬台温高速公路上跑的车,10辆中有8辆是集卡,公路运输压力很大。这些项目实施后,台州港的集装箱内支线将会大大拓展,集装箱“弃陆走水”,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带动相关制造业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