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夹击“6时代”出口

2008-4-22 10:0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尽管有媒体认为本次广交会由于办证严格等原因导致客商比往届有所下降,但在医药保健品展区,记者并未感觉到冷清,国外客商洽谈生意的热情高涨。
  历时半个月的第103届广交会上周在广州开幕。本届广交会医药及保健品类展区乔迁,由原流花展区移至琶洲会展中心,无论是展区条件还是展出面积,与老展区相比都有明显改善。
  在广交会上,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周小明接受《医药经济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医药保健品展览都将在此进行,新展区比较集中,更有利于企业展示。
  虽然参展商热度升温,不过三九医药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单从本次展会情况看,并不能全面反映今年医药保健品出口的整体形势。
  知识产权受重视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徐兵指出,除展会规模创历史记录外,本届广交会进一步完善《广交会参展企业资质标准》,增加了对参展企业在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产品质量、信用状况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
  按商务部《对外贸易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公告办法》,商务部向社会公告的违法违规企业禁止参展;违反商务部和原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出口企业环境监管的通知》要求、被原国家环保总局通报的环境违法违规企业,在处罚期内禁止参展;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和商务、药品等监督管理部门的产品质量检验检疫中有不良记录的产品,禁止参展;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企业将被永久取消参展资格。
  据悉,本届广交会实行开放式网上申请,增加展位分配透明度,以利于各方监督。而从上两届广交会情况看,尚未有医药保健品生产企业因知识产权或环保问题受到处理,但企业之间举报侵权的事件亦有发生。
  一季度增速下降
  周小明表示,今年1~2月,医药保健品出口增长率达24.7%,但环比增速有所下降。今年1月环比增速为10%,2月则下降了16%。
  关于今年的出口形势,周小明预测,由于国际医药市场格局和需求未发生根本变化,中国药品的产能和质量还在不断发展提高之中,预计全年医药保健品产品进出口将保持稳定增长,增幅在20%左右。此外,由于各类商品面临的环境不同,其发展趋势也有所区别。
  就出口而言,中药产品形势不容乐观,预计中药材、饮片出口将呈小幅增长,植提物出口持续下降,中成药出口增幅放缓。
  相较之下,西药类产品前景尚乐观。原料药出口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出口保持持续发展势头,但由于环保、加强质量监管等因素,出口量可能减少或降低增幅。与此同时,西成药和生化药将保持较高增幅;医械类产品也会平稳增长。
  就进口而言,西成药、生化药和医院诊断和治疗设备等依然是主要品类。另外,由于国内制药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替代能力的增强,这几类产品的进口和出口比例有平衡发展的趋向。
  谈及影响今年医药保健品出口的因素,周小明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即人民币升值、国内制造成本上涨,出口退税下调。
  目前,人民币对美元已创下31个历史新高,升值超4.3%,升值幅度前所未有。4月初,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破7,人民币汇率进入“6时代”。分析人士预测,人民币升值将是影响今年医药保健品出口的最大因素。原先基于价格竞争优势的低端医药产品(主要是化学原料药和中草材)的出口,低端医械、医用原敷料及所有出口的医药产品,都将因成本的提高而逐步抵消前期的价格优势,粗放型、低附加值的医药产品面临重大挑战。其中,会有相当部分企业可能出现亏损、停产、歇业,行业的重组、整合将随即展开。
  而自去年6月财政部将西药原料药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5%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主任刘张林认为,此举会对我国西药原料药出口乃至西药原料药生产企业的生存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我国西药原料药出口保持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有成本价格优势,如果西药原料药经营企业因出口退税率调整而大幅提价,将严重损害我国医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可能不得不将多年培育起来的国际市场拱手让给竞争对手。
  在出口利润微薄的情况下,面对出口退税率的突然大幅调整,目前许多企业还拿不出发展对策。而含濒危成分的中成药退税率为零,对许多中华老字号的影响甚大,中药的国际化和品牌战略大受影响。
  今年以来,新一轮原材料涨价使得国内医药企业生产成本再次大幅上升,与出口退税、人民币升值一道三面夹击医药出口企业,企业利润下滑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相关消息
  俄罗斯:药品注册有变化
  《医药经济报》记者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获悉,不久前,俄罗斯联邦卫生部推出新规定,其中某些涉及药品和保健品注册的内容值得我国相关企业注意。
  (1)申报文件的受理及审查部门有所变动;(2)文件的初审顺序有调整;(3)注册所须文件略有增加;(4)自2008年起,医药类产品的注册证书长期有效,今后不存在注册证书延期问题;(5)除保健品外,医药类产品注册文件中需要公证的部分只在生产国完成本国文字的公证,一律不需要到俄罗斯驻华使馆再进行认证。公证件在俄罗斯境内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和单位完成翻译和再进行公证。
  据了解,2006年10月至今,俄罗斯联邦卫生部对药品及保健品的注册提出了系列更为严格的要求,全面把关进口药品质量。此次俄罗斯药政管理改革,为我国知名企业的产品在俄树立良好形象提供了机会。
  菲律宾:中药身份依然尴尬
  去年第102届广交会上爆出的菲律宾禁售中成药事件曾惊动业界,近日《医药经济报》记者从东南亚各国中成药采购商处获悉,该事件依然悬而未决。
  刘张林表示,目前中成药在菲律宾的身份依然尴尬,没有合法化,经销商常为随时而来的突击检查提心吊胆。
  去年9月,菲律宾政府派出全副武装的跨部门突查大队突击查抄了8家中药房,带走20多位中国员工和菲籍员工。突查大队由菲国家警察局、海关、食品药物署和移民局组成,查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同月,马尼拉警察局查封了菲律宾最大的中药经销商菲律宾亚洲吕氏进出口贸易发展公司,声称该公司销售的中成药未在菲律宾卫生部门注册,属违法销售假药。马来西亚政府方面也对当地中药店铺进行了突击检查,被查到的与动物有关的药材都被没收。上述事件在当地引起很大争议。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中医药在东南亚市场因华人的聚集而备受推崇,但在部分国家未注册,身份得不到确认,终究是个麻烦。刘张林则表示:“东南亚国家中,新加坡、泰国等都有了中药注册办法,但我们担心其他国家会效仿菲律宾的做法。”
  关于中药注册问题,菲律宾中药界人士颇为无奈。据说,当地华人贸易商提议对中成药进行注册管理,制定相应的注册条例,菲律宾卫生部下属的食品药物署也曾开会讨论此事,但未出台相关法令。显然,中成药能否注册并非经销商所能解决,须当地政府起草相关法规条例给予规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