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区:大型磷化产业基地成雏形

2008-4-17 20:5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防城港市港口区三面环海,特殊的区位优势,为港口区的招商引资,发展磷化工产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目前,落户港口区的磷化工企业已有近10家,且全部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7年,该区磷酸总产量为22万吨,总产值达10亿元。磷化产业的快速集聚发展,不仅有力地拉动了港口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也为打造大型的磷化工生产出口基地奠定了基础。
        港口区磷化工生产出口基地是防城港市“十一五”着力构建的产业集群之一,是“以港引工、以工促港、港工互动”战略的重要环节,目前这一基地的磷化工产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然而,尽管2007年防城港磷酸产品出口占到了全国一半以上,但要把港口区真正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磷化工产业基地,仍然还有一段路要走。 
        去年8月,广西磷化工战略投资研讨会在南宁举行。在研讨会上,一些专家分析,目前中国磷酸盐产品的产量已占世界70%的份额,世界磷酸盐生产基地正逐渐向中国转移;在国内,华东地区和云、贵、川等地的磷酸盐企业则正在向广西转移。防城港所具备的区位优势、物流优势、政策环境、园区条件和磷化工产业的基础,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磷化工企业的青睐。会上还提出了在港口区建设防城港新天地化工园的构想——一个开发精深磷化工项目15个,总投资12亿元,年物流量300万吨,年产值47亿元,年创利税5亿多元,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绿色磷化工产业链基地。如果这一构想成为现实,防城港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磷化工产业基地。 
        2007年10月30日,港口区一天就签下11个磷化工项目,同时与广西磷化工协会合作建设的“防城港新天地磷化工业园”在该区的公车工业园正式启动。目前,东盟、印度、美国以及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的多家磷化工企业对化工园的相关项目已经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有意参与该化工园的合作投资。 
        发展磷化产业必须考虑环境承载能力,把节能减排放在突出位置。2007年,港口区对污染严重且治理无望的企业依法关停,同时鼓励企业应用科技提高工艺节能减排。不久,该区的磷化产业行业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传统磷酸企业,普遍采用燃煤锅炉供热——黄磷燃烧(放热)——冷却水冷却——冷酸吸收生产工艺。而港口区的昕隆首家磷酸企业通过采用新技术,充分利用磷酸加工过程中的余热,节约煤炭资源,明显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华海化工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应用热法磷酸生产热能利用技术,建立热力网系统,停用燃煤锅炉,减少了通过冷却水排至大气的热污染,杜绝了因燃烧锅炉产生的废气、废渣污染,提高了回收率,每年提高磷酸产能1.5万吨左右;顺誉化工厂通过技改,建立了热力网直接由昕隆厂回收富余热能进行循环生产,大大减少煤耗、水耗、电耗,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硫排放。 
        磷酸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丰收。据统计,仅华海、昕隆、顺誉三家磷酸厂技改后一年共减少用煤80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200吨,烟尘排放量220吨,减少煤渣产量约2000吨,同时还大大减少冷却水和锅炉冲灰水的用量。 
        据悉,港口区下一步将加大力度在辖区内的磷酸企业全面推广使用“热法磷酸生产热能利用技术”新方法生产磷酸,为实现全面节能减排工作务实基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