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出口形势复杂多变

2008-4-17 12:0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从资源条件看,我国能源、铁矿石不能自给,且存在相当程度的短缺;从环境角度看,钢铁业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的特点,出口增加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国不可能成为世界钢铁产品出口大国,也不宜走出口导向型之路。
如果出口总量出现反弹的情况,国家还有可能采取更加严厉的调控措施
□本报记者李志军综合报道
    “去年呈现的中国钢材、钢坯出口下降的趋势将延伸到今年。如果出口总量出现反弹的情况,国家还有可能采取更加严厉的调控措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近日在上海作上述表示。
形势复杂
    众所周知,铁矿石等原材料的涨价已经给钢铁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如今,4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次 “破7”也给钢铁出口企业带来压力。除此以外,节能减排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难题也在进一步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钢铁出口贸易摩擦屡屡发生。2007年上半年,我国遭遇的士4起贸易救济调查中。涉及钢铁产品多达26起。同年底,欧洲钢铁委员会连续对我国冷轧平板、热浸镀金属薄板和盘条发起3起反倾销诉讼,美国更对我国钢铁产品征收首例反补贴税。尽管近期我国钢材出口规模得到初步控制,但行业整合进程依然缓慢。国内产能前10位企业在全国钢铁产量中的比重在2007年上半年已跌至35%,前10位出口企业合计出口量仅占当年我国钢材出口总量的24.4%。国内钢铁产业集中度偏低,产能盲目扩张,出口秩序混乱,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等问题若不得到解决,将使贸易摩擦有增无减。
    然而,在出口的数量上面来看,国家限制钢铁产品出口的措施正在进一步发挥政策效应。另外,从今年的运行态势来看,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或是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大幅下降,而国际市场价格保持高位;或是国际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国内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国内外市场价差都会进一步扩大,可能刺激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反弹。
专家支招
    针对我国钢材出口面临的问题,中国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统计分析处处长黄国华提出建议:首先,针对可能发生的贸易摩擦,我国钢铁行业应该积极建立和完善钢材出口预警机制,对钢材出口进行总体协调,以免出现波动局面。国内钢铁企业在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意识,提高产品附加值,对于增加产品的对外核心竞争力尤为关键,也是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的重要措施。此外,还应对竞争对手情况和出口国的钢材市场状态做深入了解,积极搜集各方面钢材市场信息,并遵守当地的钢材市场规则,深入了解和把握WTO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规则。
    其次,在出口结构方面,企业应努力做到钢材产品种类多元化和出口渠道多元化,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注重产品质量,以高附加值产品争抢国际市场,保持出口价格和出口数量的均衡发展;要努力实现目标市场多元化,关注新兴市场的钢材需求。
    第三,在巩固钢材出口调控政策效果的同时,加快对国内钢铁落后产能的淘汰步伐,通过法规政策建立包含环保、节能和劳动保障等在内的综合准入门槛,切实提高钢铁行业集中度。
    第四,国家应从经济合理、长期稳定、总供给平衡以及协调发展的角度考虑,确定利用铁矿石资源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合适比例,制定符合国情的铁矿石资源的长远供给战略,开发多元化铁矿石进口渠道。此外,要积极推动国内大型钢铁企业 “走出去”,对境外具有发展投资潜力的矿山参股,增强对海外资源的控制力,与海外铁矿石供应商形成既竞争又联盟的关系,以在今后的谈判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降低铁矿石大量进口带来的价格风险。
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