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出口企业寻求应变之策

2008-4-15 12:10:00 来源:海峡都市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6.9993元,这是日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上周四,人民币汇率毫无悬念地破7。这是一个重要心理关口的突破,更标志着一个新的开端——人民币“6时代”到来了。    人民币6时代的影响显而易见,大到宏观经济、产业发展、进出口 
  贸易,小到百姓的理财生活、出国留学、出国旅游……破7简单来看,是咱们的钱比以前更值钱了,出境购买力增强,进口成本则会下降。从宏观层面来说,人民币升值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让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锐减,影响出口企业的盈利水平,但反过来又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核心提示 
  福建省外贸依存度高达65%,人民币汇率每突破一个百分点,外贸企业每1美元的营业额中就减少0.1元的利润。去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了10%,这极大地压缩了出口企业的利润。但是升值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催促企业加快产业升级。 
  记者昨日了解到,为了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争取主动,福安电机电器企业家包机赴京采购先进技术,希望借此提升产品附加值;“走出去”跨国投资的闽企也越来越多。 
  福安机电企业包机赴京采购技术 
  日前,“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福安电机(北京)专场对接会”在北京举办,来自福安54家电机企业的120多人集体包机赴京,他们此行目的是采购先进技术。如此大规模企业集体外出寻求解困之举,在省内尚属首次。 
  人民币升值已开始影响省内机电企业。昨日,安波电机集团董事长陈少波对记者说:“安波产品质量稳定,但是要应对人民币升值、劳动成本增加等不利影响,打造品牌和提升技术是这次到北京的意图。” 
  据了解,机电产品是福建省第一大出口商品。福安生产的中小型电机出口量约占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三分之一,目前拥有大小各类电机电器企业约700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主要产品有电动机、发电机、水泵、电子医疗器械四大类。 
  一名熟知福安电机业的专家这样评价,随着福安机电业不断发展壮大,潜在的“技术短板”也开始逐步显露出来,福安通用产品所占的比重大,企业生产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高新技术含量有限,应对外部竞争能力不足,总体处于国内中等水平。随着外部市场环境恶化,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找到内生性增长点,福安电机业可能将面临下滑的风险。 
  在此次集体进京前,福安许多电机企业也曾独自外出物色新技术、新人才。由于缺乏引路人和通畅的渠道,这些企业独自觅食收效不大。而此次集体赴京则是政府牵头的。福安市发改局项目中心魏主任介绍说:“此次对接会的消息一发布,报名人数很快就突破了初定的30名企业代表的规模,达到70多家。”由此可见,在市场重重压力下,企业寻求技术的迫切程度。 
  企业应通过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不只是机电业,受到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其他行业也开始寻求突破。 
  事实上,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13.8%,去年以来的升值速度明显加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过去13个月里累计升值超过了10%,今年以来升幅已超过4%。福州一家外贸企业去年10月份出口100万美元的货物到美国,当时的100万美元,还值750万元人民币,但是到现在结汇时,这笔出口已经不到700万人民币了。50万的汇差损失让企业失去了全部利润。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密集型行业甚至开始亏本出口。 
  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升值确实让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锐减,但反过来又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逐步淘汰技 术含量低的产品,而闽企正好可以利用外来压力带来的发展机会,提升自己的产品档次,并放弃发展利润率低的传统行业。 
  福建省纺织行业协会、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秘书长管秀华说,企业通过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走创新型、中高端、品牌路线,优势企业加快对其他企业的整合,是应对当前市场环境的可取之道。 
  据介绍,在提升产品附加值方面,晋江鞋业已得到当地政府引导和扶持。统计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受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欧盟反倾销、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晋江鞋类出口数量有所下降,但金额却出现上升,出口鞋类平均单价比前年增长了20%,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增。福建出口服装均价也大涨,这得益于整个服装行业加大了新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记者了解到,面对人民币升值,一些省内企业已开始改用人民币或欧元等强势货币结算,但为数不大。业内人士表示,能否改变结算货币,与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低有关,提高产品附加值能增加谈判筹码。比如,汽车进口商目前就普遍执行人民币报价,外商采取的是更有利于自己的结算方式。 
  人民币升值也是闽企“走出去”机会 
  从长远综合考虑,除了提升附加值,人民币升值也是闽企“走出去”的机会,越来越多闽企也步入“走出去”的大潮中。 
  “去年新批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达六十多家,今年的数量还将更多,境外投资项目增幅明显提速,在几年前每年只增加十几家。”省外经贸厅有关人士说,福建省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加速发展的态势,去年的实际投资额达到1.36亿元,同比增长了198%,在全国的排名因此由第七位提升到第四位。 
  据悉,闽企对外投资的重点是兴办境外贸易公司,通过建立自主性的销售渠道和网络,实现对市场的深度开发和利用,从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省华侨实业集团公司贸易部人士认为,只要有比较优势,企业就应该进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拓展发展空间,将自己培育成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不应只盯住发达国家市场 
  “并不是任何地方都适合闽企。”福州海关有关人士认为,福建企业现在要无选择地走向全世界,实际上是不可能的。闽企应把投资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印尼以及非洲、拉美等一些国家作为进军国际市场的跳板,这些国家都属于最不发达国家,欧美发达国家对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产品限制较为宽松,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反倾销指控,闽企可通过在这些国家投资生产线,而将产品打入欧美市场。 
  记者了解到,福建省境外投资还处在试探性阶段,一些骨干生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还没有实质性介入,福建企业“走出去”还不是扩展型的、跨国经营的形式,多数企业对外投资还处在到相对落后的国家求得饱和产品获得生存的阶段。 
  福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说,从贸易对象的选择来说,闽企也不应只盯住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而应拓展多国市场,拉美、俄罗斯、印度等市场上也有大量商机,此举也能维持贸易平衡及持续增长。 
  福建某集团负责出口的周小姐称,该集团一直致力于提升品牌形象,主打中高档市场,所以利润空间相较于其他做代工的服装企业好得多。但目前除了扩展海外市场,内销市场也在加快发展,以此减少海外市场的波动风险。(记者 欧阳进权 汪孝林)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