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突围:关键是思路和方向对头
2008-4-10 14:5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差距,同时意味着潜力,指明着前进的方向。
通过深入采访衡水市的干部群众,记者有这么一种感觉:衡水摆脱落后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衡水人深刻认识到了一个道理: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必然落后。通过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想发展、议发展、谋发展的氛围在衡水越来越浓。
有人以为,衡水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快”起来。作为欠发达地区,当前又面对资金、项目用地等瓶颈制约,衡水要加快发展,就要“有水快流”,不管资源消耗多高,污染排放多大,什么挣钱就发展什么。
有人以为,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鉴于衡水工业化水平低,必须一门心思抓工业。只有工业实力增强了,才能带动农业、第三产业实现大的发展。
还有人以为,虽然衡水建市晚、城市建设欠账多,但在目前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不能只为了城市“漂亮”而花大钱搞城市建设,还是应该过“紧日子”……
这些观点乍一听不无道理,但都没有真正用科学发展观来观照衡水,找准问题和症结,其发展思路和方向自然有失偏颇。省委书记张云川曾精辟地指出,经济发展,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赛,关键是思路和方向要对头!
作为欠发达地区,衡水面临着“补课”与“赶超”的双重压力,既耽搁不起、蹉跎不得,又经不起折腾、交不起“学费”。因此,实现自身发展的突围,必须有科学的路径作保障。一言以蔽之,探寻符合衡水实际的又好又快发展新路径,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不断解放思想,突破既有认识,切实摈弃那些不合时宜的经验主义、惯性思维,才能焕发出发展的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只有把加快发展的激情和科学发展的理性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确保少犯或不犯错误,少走或不走弯路。
采访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衡水的确存在着发展不够“快”的问题,也同样存在着发展不够“好”的问题。衡水市没有煤炭、石油等资源,水资源缺乏,但工业结构偏重,机械加工制造、化工等支柱产业,丝网、汽车零部件、采暖铸造等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不够长,中游产品居多,节能减排的任务艰巨。同时,还应看到,衡水市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科技含量低,一些企业的产品尽管占据了全国同行业很大份额,但因缺乏高端产品且市场狭窄,发展空间受到影响。
显然,如果继续一味追求增长速度,靠拼投入、拼资源、拼环境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如果不注意“好”,“快”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衡水市要实现以“好”为前提的跨越式发展,既要“以快补晚”,又要“以调促强”———
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转求优”———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思路决定出路。这两年,衡水市以化工、化肥、造纸、电力等高消耗行业为重点,大力实施“三定一改”(定能耗限额、用水定额、污染物排放指标,开展综合节能节水、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四节一利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废弃物循环利用);在启动区域限批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又针对占全市排污总量85%的46家重点企业,推出了加强监管的8项措施;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陆续建成各级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10家,先后与15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协作关系,引进技术人才860多人次,引进科技成果530多项,着力构筑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应该说,衡水人的决心不可谓不坚定,措施也不乏针对性。然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记者在同干部群众座谈时,许多人多次谈到,要实现科学发展,在衡水人面前,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工业化水平低,是衡水市不争的事实。但在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处理好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关系,不仅会影响制造业的持续有效发展,还会影响到工业市场销售和价值实现。
有资料显示,在我国许多城市中,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已经与第二产业大致持平。在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甚至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
而衡水呢?2005年,衡水市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就已达到70.6%,而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23.7%;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9.95和3.34个百分点,相差近三倍。2006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0.1%,低于全国39.5%、全省33.8%的平均水平。这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衡水的消费需求虽然旺盛,但在工业产品结构以上游化为主的情况下,消费服务业转化的贡献率只能是间接地为其它地区服务。
所以,愈是落后的地区愈要走科学发展之路。衡水经济的最大问题,不仅仅是工业化水平低,而且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一产比重偏高,二产水平低,三产不发达。与其工业“单骑突进”,不如一、二、三产业“并驾齐驱”。
而衡水恰恰有这样的条件:这里是华北平原的“棉库”、“粮仓”,人均粮棉油占有量均居全省第一位;地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称的经济发展“黄金十字交叉”点,公路密度居全省第二位,已成为河北省第二大交通、通讯枢纽,具有发展商贸物流业的天然优势。
如何把工业发展的“独奏”变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交响乐”?衡水市在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力争实现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新突破的同时,大力实施农业强市、商贸兴市战略。
继旨在实现皮棉大幅加工增值的中棉脱酚棉籽蛋白项目2007年落户开发区之后,今年3月6日,我省最大的食用油加工项目———山东鲁花集团投资5亿元的年产10万吨浓香花生油项目又在“河北花生之乡”深州市正式开工。这意味着,衡水正在努力通过调整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农副产品加工增值,向着在农业上"长出一个工业来"的目标迈进。
而就在两个月前,被列入我省"十大现代物流示范项目"的衡水祥运工贸物流基地正式投入运营。这是衡水市立足"发展大商贸、参与大流通、建立大市场",向建设冀东南商贸中心城市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衡水市正在制定有关发展规划,完善物流信息基础平台,依托特色产业基础,规划建设钢铁、绿色农业、皮毛皮革、橡胶等八大物流中心,全力打造"立足冀东南、连接京津冀、面向全国"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商品集散中心。
城市并不仅仅是建筑物的堆积和人口的聚集,还是产业、资本聚集和成长的重要载体。城市建设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扮靓",还在于"筑巢引凤"。如果按部就班,等待"水到渠成",往往丧失发展机遇。只有"反弹琵琶",超前谋划,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
况且,衡水不能再等待下去了。下辖8县2市1区、总人口420万的衡水市,中心城市人口仅35万人左右,是全省11个设区市中最少的,产业集聚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拉动作用明显偏低。中心城市对城市化水平的贡献率,也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显然,只有不断强化其"龙头"地位,尽快改变"小马拉大车"的局面,才能为城市反哺农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是因此,目前,衡水市正在进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意图"拉大框架、完善功能、塑造特色、提升品位",努力构建功能完备、分区明确、集湖河城于一体的滨湖宜居城市。
这次修编,衡水市特意请来两院院士吴良镛作顾问,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专家参与。其意不言自明:以开放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先进的理念,真正描画好这座城市的绚丽明天。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