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榆次:抢占先机着力打造太原“卧城”
2008-3-9 10:5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古称“晋藩首府”、“并州治所”的榆次,曾经以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秀美的山川风物、叱咤风云的晋商巨贾著名三晋。如今,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榆次又在晋中市“建设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带和城市群”中争当领头雁,全力打造现代晋商中心区,建设省城卧城。
主动承接,在“大太原经济圈”中抢占先机
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大太原经济圈”战略,为榆次创造了发展的机遇。榆次区委书记王建林说:“面对机遇与挑战,榆次必须科学把握,抢占先机,以太榆同城化、市区一体化为新的契机,着力推进在城市规划、基础建设、生态保护、物流市场等方面的实质性对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把榆次的优势转化为胜势,把榆次的先机转化为胜机。”在构建“大太原经济圈”战略中,榆次处于核心圈位置,围绕这个战略,榆次准确地制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全力打造现代晋商中心区的总体战略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新型工业集聚基地、晋商文化旅游基地、商贸物流扩张基地、文教科研服务基地、省城居住卧城基地六大基地,全面推进榆次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主动承接,抢占先机。这就是榆次在构建“大太原经济圈”战略中的积极态度和具体行动。顺应省城向东、向南扩张的趋势,三个园区横空出世,使榆次区北进、西联、南扩、东延的构思顺利实施,好戏连台。
榆次工业园区和修文工业基地成比翼齐飞之势,150余户企业入驻,产值、税收连年翻番,园区实现销售收入34.4亿元,增长37.8%;上缴税金1.7亿元,增长34.4%。同时,拉动冶金、机械、轻纺、食品、电气等八大支柱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实现产值40亿元,增长33.4%。北进方面,把乌金山镇小集镇作为重要载体,依托北部新城,加快基础设施与中心城区的对接,抓好瑞光电厂热电联供和智海水泥三期扩产项目,推进省禁毒基地、清泰安养园建设,加快与太原在金融、通讯等方面的同城化步伐,放大太原对城区的辐射带动效应,使该区域成为太榆同城化的强力跳板。西联方面,以张庆乡北七村整体搬迁为突破口,加快工业园区二期开发,加速与太原小店区汾东新区对接,结合新农村建设,统筹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等规划,使其成为吸引外来投资、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与太原对接的天然纽带。南扩方面,以全力打造修文工业精品基地为重点,扎实推进潇河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利用国电热电厂的辐射带动作用,实施好修文集镇建设工程,加快南部新城发展步伐。东延方面,启动山西国际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区项目,筹备建设新付民营经济园,实施好源高线改建工程,打通东出口,通过产业园区带动,交通条件的改善,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和相关产业发展。
文化兴区,营造底蕴丰厚的人文环境
2007年,榆次区荣膺“中国晋商文化之乡”、“中国晋商文化研究基地”两项殊荣。这里人文荟萃,底蕴深厚。榆次车辋常氏开拓万里茶路,执北部茶叶对外贸易牛耳;榆次聂店王家、大张义宋家叱咤商海,传为佳话;榆次北六堡贾继英首任大清户部银行行长,名垂青史。丰厚的晋商文化底蕴,形成了榆次重商亲商,重德诚信的文化传统。时光荏苒,魅力勃发。文化特色浓郁的现代都市,都有其响当当的文化品牌。放眼榆次的文化传承之路,展现的是文化龙头托起城市文化多元化健康发展的繁荣景象。
2003年,投资1.1亿元的榆次文化中心大楼落成并投入使用。这座全省首家规模宏大、设施一流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的亮相,以其涵盖影视欣赏、艺术表演、图书阅览、会展、休闲、文化传播等多种功能,筑起文化领域的亮丽景观。承载时尚、高雅、有影响力的文化交流活动,使其成为城市的文化品牌。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极大地满足了当地乃至周边区域日益增长的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仅2006年这里圆满承办包括国内外顶尖文化艺术团体的演出和重要会议200多场,接待人数超20万人次,《一把酸枣》、《立秋》等精品剧目成功演出,赢得业内外好评如潮,也有力地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带动当地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榆次区委、区政府以空前的财力、物力、精力投入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来。新建80个文化大院和138个农村图书流动点,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全年送电影下乡2300场次,2007年区政府将其列入为全区人民所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并圆满完成。
榆次区通过节庆活动以及民间大赛,鼓励扶持群众文化,传承文化遗产,弘扬民间文化艺术。在一年一度的文化旅游节和“两节”街头文艺演出中,始终坚持“传承民间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丰富文化生活”的宗旨,广泛调动基层参与,大力发挥民间文化优势。全国第六届民间艺术节的成功举办,让榆次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得到集中展示,并一举夺得金奖。长盛不衰的城乡文化活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更为榆次这座古老而青春勃发的城市注入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以人为本,构筑宜商宜居的生活环境
“南来北往商贾地,千车百货旱码头”,榆次自古为商贾云集的南北集散枢纽,如今借助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依托优越的资源和产业布局,逐步形成得天独厚的商贸物流中心区域。
围绕大太原经济圈,榆次以大商贸、大流通为目标,近年来,新建百货大楼、田森超市等十多个大型商业市场,商业营业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专卖店、品牌店、总经销、总代理等新型经营业态不断扩张,三友、国美、苏宁撑起国内著名电器经营品牌,肯德基、山姆士等名牌企业纷纷加盟榆次,280余种知名品牌争奇斗艳。全区星级宾馆达到12家,旅行社达到31家。榆次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的有效推进,带来的是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城乡面貌的巨变,南苑新区、书林世家等20余个楼盘筑起城市新景观。榆次的房价、肉价、药价等,在全省同类城市中保持最低。优良的消费环境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到榆次定居,特别是太原人越来越多地成为“榆次市民”,如今,“生活在榆次,工作在太原”已经成为时尚。文化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去年共接待游客23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25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6亿元。城区商贸流通的繁荣活跃,“村村通”1763公里道路工程的竣工,拉动了农村商贸物流的快速发展。榆次区扎实开展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使农村连锁农家店达到164个。2007年榆次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20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11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态势,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城乡居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榆次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去年城区二级以上天数达290天。榆次扎实推进的节能减排行动,使万元GDP综合能耗、平均耗水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耗氧量分别下降8.3%、15.9%、17.9%和18%,节能降耗任务圆满完成,全区节能13.7万吨标煤。榆次工业园区荣获“2007环渤海省级开发区循环经济竞争力百强”。全区造林绿化工程植树350万株,造林3.7万亩,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区)”。榆次区以稳健的步履,向山绿、水清、生态更美、人居更优的目标迈进。(来源:晋中日报;本报通讯员 冬青 增亮 丽平)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