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体系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2008-3-6 0:5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我国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尚处于企业级物流信息平台孤岛阶段,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要满足来自政府管理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工商企业等与自身物流过程直接相关的信息需求。  

     季晓东认为,国家物流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和行业作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试点、示范工程。  

     现代物流业是基础性行业,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手段。然而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我国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基本上还处于企业级物流信息平台孤岛阶段,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限制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为了提高我国物流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水平,通过信息技术解决与物流活动(如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有关的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共享问题,整合社会资源,降低企业的市场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有必要建立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市场导向和政府宏观管理并举机制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使制造、物流运输等企业,交通、港口、海关、银行等行业及政府部门协同工作。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要满足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要求信息平台不仅要满足货主、物流企业等对物流过程的跟踪、查询、过程优化等直接需求,还要满足来自政府管理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工商企业等与自身物流过程直接相关的信息需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对物流公共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信息交换,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完成各类功能提供支撑的同时,还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信息沟通起到枢纽的作用,从而为政府的宏观规划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因此,建立具有综合信息服务、异构数据交换、物流业务交易支持、货物跟踪、行业应用托管服务等相关功能的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势在必行。  

    全国性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一个由信息网络、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库和运行管理规范组成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企业的物流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全国性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  

    建立三层体系结构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以服务现代物流业为目的,以税务、交通、银行、海关等政府、行业信息为支撑的三层体系架构。公共信息平台整体上相对独立,各层相互提供信息和数据交换服务,不同平台之间通过统一、规范的接口进行数据交换。  

    全国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处于整个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顶层,通过标准接口或网络与国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相连,并进行相互间的数据交换。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IP通信网络与全国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相连,并进行相互间的数据交换;企业物流信息网络通过IP网络通信与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行业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相连,并进行相互间的数据交换。为了确保通信的质量和数据安全,各个连接之间通过标准的接口相连,在各个网络边缘加装防火墙,并应采用MPLS、VPN等服务质量(QoS)保障技术和安全技术。  

    三层体系架构可分为:  

    第一层:数据标准化整合和数据交换层  

    这是全国和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核心,它明确了整个平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信息规范、编码规则、安全标准等。并且对各种数据的收集、整理、标准化、存储等,通过相关技术得以实现。  

    第二层:服务层  

    以第一层数据交换层为基础,充分利用平台所获得的原始数据,经数据挖掘和标准化整合,提供物流业的运载工具调度的智能化管理、联系运路的成本优化与智能选择、货况跟踪、异常货况的管理以及区域物流供需分析。  

    第三层:用户层  

    为整个平台的用户提供沟通界面,以助其使用此平台的第二层所提供的增值服务功能。主要服务的用户有制造企业、物流企业、流通企业和政府用户。  

    成本降低2~3个百分点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基本完成全国平台的重要功能系统建设,基础性、战略性物流数据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得到应用和普及,各种相关信息系统实现有效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初步形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物流企业信息化普及率和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竞争能力显著提升,政府的物流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和改善。社会商品流通速度显著加快,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2~3个百分点。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任务是:  

    1.做好需求调研和方案设计  

    在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加强协调工作,共同做好需求调研,研究制定建设方案,通过部门合作推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顺利实施。 

    2.建立易于接入、共享和使用的公共信息平台环境  

    为了实现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要研究并应用异构系统的兼容技术,以兼容多标准、多格式的技术方法建立易于接入的应用环境。在兼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物流信息技术标准体系。  

    3.建立和形成全国物流信息重点业务系统  

    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跟踪查询系统、物流资源管理系统、智能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发布网等重点业务系统,实现各行业和区域系统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  

    4.建设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配套的数据库  

    建立物流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开发物流园区(基地)信息库、物流企业信息库、运输资源数据库、仓储资源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物资资源数据库等,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供信息资源支撑。  

    5.建立物流信息安全保障与服务体系  

    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安全管理机制;确定各类信息共享的范围与权限,推广电子认证应用,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运行的信任体系;加强关键性安全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建立应急支援和数据灾难备份系统。  

    积极开展对企业和公众的信息、技术、市场、人才等服务,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公共服务职能。  

    6.建立我国物流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体系  

    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中,要跟踪、研究国际先进的信息技术、标准规范,借鉴国际信息平台建设和运行成功经验;探索、研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管理规范,从而建立完整的物流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体系。  

    建立试点示范工程  

    在国家相关政策指导下,研究形成现代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协调、合作机制,并在不影响各部门、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的现行正常工作和信息系统运行的前提下,研究确定有限开放信息系统接口和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各类系统及技术间的兼容,共享相关的数据资源,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国家物流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和行业,作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试点、示范工程。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加快推广普及,逐步建设和完善全国性和区域性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体系。  

    各级政府现代物流主管部门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制定区域平台建设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突出重点,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统筹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