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航运企业迎来更多发展商机

2008-3-4 12:2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和欧盟已然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2005年,中欧贸易额达到2173.1亿美元,超过中美贸易总额。2007年,中国与欧盟27国贸易额达到3561亿美元。2005年到2007年,中欧贸易额保持20%以上增长速度。中欧之间的货物贸易95%以上通过海上运输完成,海运成为保障双边贸易发展的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旨在进一步推进中欧贸易的《中国—欧盟海运协定》(以下简称《协定》)于3月1日生效。双方保证涉及双方航运企业在对方建立商业存在和使用港口设施服务时,有效地执行无歧视进入国际海运市场的原则。这对于中欧航运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中国航运企业积极拓展欧洲市场
  “在《中国—欧盟海运协定》生效之前,中国航运企业在欧洲市场开展业务,虽没有遇到太大的障碍和限制,但毕竟没有相应的法律给予保护,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协定》生效之后,这就意味着为中欧航运企业在对方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框架,双方在使用港口设施以及相关收费、海关手续、安排泊位及船舶装卸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从而使双方的航运企业能够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中国航运企业的一位老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航运企业将充分利用《协定》所搭建的大平台,积极拓展欧洲市场。 
  中国航运企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欧洲市场。如今中远、中海、中外运在欧盟均设有独资或代表机构,合作机构有近百个,运量达到上百万TEU,三家公司开设了33条挂靠欧洲的班轮航线。主要业务涉及船舶代理、货运代理、船舶租赁、物流仓储、码头经营、船舶技术服务和供应等。中远集团1989年在德国汉堡设立欧洲公司,管辖中远在欧洲、西非、北非以及地中海和黑海沿岸亚洲地区业务。中远欧洲有限公司现在欧洲地区21个国家共设有独资或合资的企业及机构50余个,目前共有18条班轮航线挂靠欧洲港口。中海集团于1999年5月在德国汉堡设立全资公司中海欧洲控股,该公司全面管理中海在欧洲各港业务,同时管理中海在欧洲及地中海地区下设的13个代理公司。中海欧控另在意大利热那亚设立地中海代表处,负责中海在地中海地区的业务工作。中海集运1999年开辟第一条欧洲航线(AEX1),中海目前有15条班轮航线挂靠欧洲港口。中外运集团1986年在英国伦敦设立代表处,负责日常业务联系。1987年在德国汉堡设立欧洲公司,服务涉及欧洲各国、美国及远东,该公司在荷兰鹿特丹设有分公司。2007年,中外运集团对欧盟国家的海运进出口代理订舱及自营箱量约140万TEU,空运进口代理量为28万吨,空运出口代理量80万吨,散杂货承运量180万吨。 
  欧洲航运企业坚定在华发展信心
  截至今年1月份,有16家欧盟班轮公司在中国取得了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资格,经营进出中国港口(大陆地区)的国际班轮航线。2006年,欧盟成员国班轮公司承运进出口中国港口的箱量达680.34万TEU,同比增长38.96%,运费收入82.46亿美元,同比增长32.58%。预计2007年,欧盟航运公司在华承运货量及收入仍会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 
  “尽管《中国—欧盟海运协定》至今才生效,但我们早已从中获益。马士基有限公司在华设立的40多家分公司都受惠于该《协定》,《协定》为中欧双方进一步提高航运业效率和外贸服务水平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框架。预计在未来几年,我们仍将进一步从《协定》中受益。”马士基(中国)有限公司政府关系及公共事务高级总监彦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和欧盟是重要的贸易伙伴,由双方共谋海运发展大计是水到渠成、人心所向之事,也得到了业界同仁的热烈欢迎。他希望,此《协定》能够成为世界其他地区同类协定的典范。 
  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绝大多数工业制造领域,中国业已居于领先地位,并将仍然是全球供应链的理想起点。中国外贸的快速增长积极带动着中国集装箱航运业和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的集装箱吞吐量目前位居世界第一,占据了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的1/3。中国在2007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亿标准箱(TEU)的国家。马士基预计,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中国的集装箱航运增长将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而进一步巩固中国作为世界贸易领先者的地位。彦辞表示,中国已经并将继续成为马士基全球网络和战略的重要环节。 
  彦辞告诉记者,中欧双方就批准在中国境内进行空箱调运,在中国不受地域限制设立分公司,以及成立合资船代公司等方面陆续达成一致,已经直接为在华经营业务的欧洲航运公司带来了诸多切实收益。这些切实、具体的收益对欧洲航运企业服务中国外贸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于《协定》的生效,法国达飞海运集团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达飞轮船(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康柏年认为,此《协定》将加强中欧双方在未来开展合作对话,并坚信中欧合作对话将有助于双方作出富有成效的利于社会和环境持续健康发展的决议。达飞将对中欧双方开始讨论的在中国港口对出口货物进行中转等问题表示关注。 
  法国达飞海运集团每年承担了从中国到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10%的集装箱货物出口运输。2007年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实现了116亿美元的营业额(比2006年增长38%),中国实现的销售额为38亿美元,集装箱的运输量达到250万TEU,中国占到集团总营业额的1/3。康柏年表示,达飞未来3年在中国仍会注重海运和物流业务的发展,期待投资码头港口项目,并考虑在中国的造船厂购买船只。集团有意愿使用新船开发新航线,比如FAL4(法国亚洲航线),预计在7月开始运营,以及FAL5预计在2009年秋天投入运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