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农产品出口面临几多“新槛”

2008-3-31 13:3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昨天下午,一场由辽宁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市农村经济委员会组织的农产品出口形势分析会吸引了200多家企业负责人的参与。分析透露,今年的农产品出口将面临几多“新槛”: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人民币对美元的不断升值,从4月1日开始实行的要求出口基地进行登记注册和备案制度。对很多农产品出口企业来说,今年的出口真的有点难。    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农产品出口 
  农产品加工企业今年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生产成本的增加,其中包括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据了解,去年加工厂一个工人每月的工资在1200元左右,今年大部分将超过1500元,仅工资成本就提高了20%以上。据有关企业负责人介绍,如果不给员工加薪,很可能会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而另一个问题是,《新劳动法》实施之后,原来在农业加工企业惯用的每周一天休息日,被强制调整为双休,间接提升了劳动力成本。另据了解,原材料采购成本也在大幅增加。我市农产品出口主要以禽肉、水产品、蔬菜、水果等为主,目前这些原材料的采购价格都较去年同期有明显上涨,个别品种采购价格甚至上涨50%以上。 
  另外,横在农产品出口企业面前的,还有另外一道无法跨越的门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调整带来的人民币不断升值。由于一般的出口都需要用美元结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每一次上调,都在牵动着众多出口企业。与以前1∶8左右的汇率相比,按照马上要逼近的1∶7汇率计算,每出口一美元,就要少赚一元人民币。 
  基地注册登记和备案规定让部分企业措手不及 
  3月27日,来自我市农产品加工行业的80余位企业负责人共同参与的一次培训显得与众不同———能让他们坐到一起的,是将于4月1日起在我国全面实施的农产品出口注册登记制度。为实现农产品的可追溯,从4月1日起,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生产基地必须在当地检疫部门登记注册或备案,否则其加工生产的产品将不能出口。 
  据了解,这是继水产品、饲料、水果和花卉之后,国家进一步对更多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实行登记注册和备案。原料生产基地的农药使用、化肥投放、基地环境和种苗情况都需要经过严格注册登记,而所有经过登记注册的企业的产品名称、项目、种植面积、出品产量等信息都将上网备案。所有这些注册情况,通过企业的注册号随时都可以在国家质检总局或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网站上查到。今后企业在申报产品出口时必须提供产品原料基地及出口企业两份登记资料。据介绍,新规定的实行将淘汰一批生产不规范、产品不过关的企业,对于提高我市出口农产品的总体水平、树立区域品牌都大有益处。据悉市农委外经处负责人隋信龙介绍,农产品的登记注册是一个全年的过程,从春耕开始就需要建立相关的种子选择、农药使用、基地环境、化肥投入、技术要求等信息的完整纪录,从而使每样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都能达到国际要求,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 
  新规定也让部分企业感到措手不及。目前,我市共有农产品出口企业515家,基本都完成了注册登记工作,但原料生产基地的登记情况却不容乐观,尤其是一些蔬菜生产基地,对注册登记制度不知情。帮扶农产品出口政策正在研究当中 
  据市农村经济委员会有关负责人透露,为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摆脱面临的出口困境,市政府正在研究出台一些政策,其中包括扶持部分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建设;对带动农户效果明显的出口企业给予流动资金的贷款贴息;协调银行部门对信誉好带动农民明显的企业延长贷款期限;动员社会检疫力量提高对出口农产品的检测速度等。据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国际市场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和国内监管力度的加大,农产品要顺利出口,关键是企业自身要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形成自检制度。(李小华)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