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村公路开创多项全国第一

2008-3-27 11:4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瓜果难运出、有病难求医……”这是一首曾在长汀这个革命老区传唱的民间歌谣,道出了当时老区人民出行难的无奈。然而记者近日到这里采访,看到农村公路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承载着老区人民希望与腾飞的康庄大道。仅仅4年时间,这里100%的建制村通上硬化路,肩挑背扛的年代彻底成为了过去。在一个农村公路通车典礼搭建的彩门上,贴着这样一幅对联:“路通不忘党恩情,心齐同走致富路!”

        记者从省交通厅获悉,目前全省已完成农村公路硬化里程3.5万公里,有近93%建制村通了水泥路,全省9个设区市有7个基本实现了每个建制村通硬化公路的目标。今年,福建农村公路建设规模将达到4万公里,有望提前两年实现95%以上建制村通硬化公路的目标。

        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过去,农村公路主要依靠群众修建,求“通”为主,因此公路技术等级低、路面硬化率低、抗灾能力弱的"两低一弱"状况长期未得到根本解决。至2003年底,全省1.5万多个建制村中,仍有近8000个村通达公路未硬化。

    “大动脉"完善了,不能缺少‘毛细血管’! 在福建轰轰烈烈进行‘大动脉’建设的同时,省委、省政府没有忘记农村、没有忘记农民,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条件来实施。2003年12月,省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把这项目工程建成“放心工程”、“满意工程”,计划用7年时间投资140亿元,建设4万公里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确保到"十一五"末全省每个建制村至少有一条路面硬化的公路通往乡镇或主要干线。此后,省政府年年将其列为“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如今,已有2000多万名农民受益,被农民兄弟称作“造福工程”、“德政工程”。

        建设农村公路,福建在全国开创了多项第一:

       --补助标准在全国处于最高水平之一。省级补助资金比例不断提高,其中县道三级路30万元/公里、乡村道四级路沿海7万-10万元/公里、山区10万-15万元/公里。前年起,山区少数民族村的通村公路建设补助追加1万-2万元/公里,经济困难县提高到11万-16万元/公里。经济特困县县道晋级建设70万元/公里,财政转移支付县县道晋级建设50万元/公里。

       --全国首推利用世行“部门贷款”建设农村公路。去年将世界银行安排福建公路项目3.2亿美元的贷款规模进行“项目打包”,把其中2.2亿美元用于建设永安至武平高速公路,1亿美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这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行"部门贷款"建设农村公路的试点项目,是福建省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的创新。

        --全国首推“一县一议”建设农村公路。面对余下待建的农村公路因山高、路远、人稀、贫困越来越难修的情况,去年省交通厅正式推出“一县一议”新举措。省厅与县(市、区)协议确定年度计划建设目标和任务,再给予每公里1万至2万元标准追加奖励。对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按"超额越多,奖励标准越高"的原则给予奖励。

        --全国首推"代建制"建设管理模式。将农村公路建设的勘察设计、招标发包、工程建设委托给一个代建机构代行业主职责,帮助那些建设能力薄弱且贫困的村落建设高质量的水泥公路。此举是我国最新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模式。

        农村的公路通了,为了能让“车头向下”,解决农民"乘车难"的问题,福建大力发展农村客运,今年力争新开通120条班线,新投入200辆班车,实现99.8%的乡镇、85%符合通班车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