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FFA 中国船东缘何踌躇不前

2008-3-27 10:4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截至3月17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费指数(BDI)已连续数天下跌。从去年11月创出11000点以上的历史新高到今年1月末下探5615点,3月又回到8000点以上,BDI所代表的海运价格大起大落,这也让国内船东和租船企业同时面临着巨大的价格波动风险。 
  所谓干散货市场远期运费协议(FFA),简单来说,它是基于BDI现货指数而对未来运价涨跌的一次“押宝”。比如某货主与船东签订了一份某年某月的合同,规定在某条航线上运输的货量、船型以及运价。到了约定时间后,如果市场上的真实运价高于签订的运价,该货主就赢得了赌局,节约了经营成本;而若市场低迷,真实运价低于合同价格,货主就必须为自己的错误判断埋单。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远期运费协议(FFA)交易为相关企业提供了航运价格风险对冲的机会,但其独特的市场结构和投机资金的蜂拥而入使得国内机构在FFA市场踌躇不前。 
  对FFA心存疑虑 
  通俗来说,FFA就是买卖双方达成的一种远期运费协议。与任何一种衍生品一样,FFA有保值和投机两种功能。投机者可以通过买卖FFA纸货获取利润,承担运价波动风险;船东和货主可以利用FFA进行对冲,把运费变动风险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投机者。 
  由于FFA市场属于场外市场,并没有权威的数据显示该市场中中国参与者的数量和交易情况。上海航运交易所信息部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参与FFA的公司仅有20余家,绝大多数是货主,少数是船公司。而有行业人士称,即便是参与其中的中国公司,实际上绝大多数在境外注册。 
  中远总裁魏家福曾表示,公司正研究运价指数期货(FFA)的可能性,亦不排除进行海外并购。而对于国内主要的航运企业而言,FFA市场目前还处于被观察和研究的地位。中国外运华东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对于FFA市场,公司一直在进行研究,但目前还不会参与。“国内一些公司参与FFA市场出现巨额亏损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公司高层对于参与FFA仍心存疑虑。” 
  FFA的利与弊 
  在目前的FFA交易中,干散货运费交易占主要组成部分。干散货FFA交易的航线为波罗的海干散货24条航线。目前FFA主要交易方式为委托人到委托人之间的直接交易,或叫场外交易,全球有挪威奥斯陆国际海运交易、伦敦结算所和新加坡交易所开展FFA结算业务。并且有数据显示,目前的FFA交易量已是现货交易量的3倍。这意味着FFA价格较之于现货运价更能反映各方对于航运价格未来走势的判断。 
  对于中国而言,原材料运价的波动是一个不小的风险,干散货运输中占比最大的是铁矿石运输。有证券分析师按照2007年价格测算,海运费价格波动10%,即影响铁矿石进口价格4.3%,同时影响到岸价格4.4美元/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同样承担了最大的运费价格波动风险。 
  2007年以BDI指数为基础签订的FFA协议价格也曾暴涨。数据显示,太平洋航线船舶的日租金在短短两个月间从15万美元推升到22万美元。而2008年1月13日、14日两天,巴西至中国运费连续两天巨幅下跌,64.448美元/吨的价格较圣诞前下跌了20.5%;西澳至中国运费为23.77美元/吨,下跌了31.8%,这些价格距离100美元/吨的历史高位只有短短一个月时间。 
  一位航运业消息灵通人士表示:“我们非常看重TMT在FFA市场上的买卖方向,其雄厚的资金力量和不按常理出牌的惯例往往会将一些小船东和货主逼进死胡同。” 
  FFA市场是推高2007年下半年海运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时可谓是火上加油。而近期以来FFA市场投机热钱对2008年干散货市场开始看空,干散货市场悲观气氛开始抬头,出现了“落井下石”迹象。 
  近期,包括台湾TMT公司等FFA市场主要参与者不断宣布对2008年国际干散货市场的看空和对油轮市场的看好,导致大量资金从海岬型船FFA交易中撤出,使2008年开市以来海岬型期租交易萎靡。这些利空因素的叠加效应推动近期海运市场行情或将下跌。 
  世界知名的航运经纪商Galbraith’’sLtd上海分公司有关人员分析认为:“现在市场只是因为铁矿石谈判中断、煤炭需求下降和压港情况缓解等因素影响而短期下调,近期我们替船东和货主撮合的FFA远期协议已经在短暂下探后强劲反弹。” 
  目前FFA对海运现货市场影响较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全球海运费暴涨与运力紧张,很大程度上是因金融投机力量对海运的渗透和人为地扭曲市场造成的。中国钢企可以联合起来,集中金融人才,在向海外矿山企业投入巨资的同时,进入相当于对海运费套期保值的FFA市场,有效降低成本。 
  国内开展FFA研究 
  有行业人士介绍,目前除了国内几家大型钢企与航运公司签订长期海运合同外,大多数企业依然通过即期市场租船。而即期租船的问题在于租船业务具有季节性,如果企业能通过FFA市场为自身的航运需求进行保值,就能回避价格波动风险。 
  目前市场对2008年油轮市场预期已经从低位徘徊提高至开始复苏,单壳VLCC改造为散货船,2007年11月韩国单壳油轮漏油事件等可能会使单壳船退出市场速度加快。前期国际油轮市场运价的暴涨说明尽管目前市场略过剩,但是均衡仍很脆弱。同时,从投机因素来看,由于油轮市场和干散货市场在经营模式和市场环境等方面非常类似,前期国际投机资金在干散货运价期货市场(FFA)上的投机炒作方式,完全可能在油轮市场开始走向复苏的背景下移植到油轮运费期货上,由于油轮市场的细分层次更加明显,炒作甚至更为方便。干散货市场在本轮景气周期中运价指数上涨了10倍,如果油轮运价在未来的景气周期中哪怕只上涨两至三倍,根据其运价敏感度,油运公司的相应业绩增长空间也将十分惊人。 
  中国外运华东公司相关人士说,目前公司通过与客户签署长期意向书等方式规避运价的波动风险。而对于参与FFA市场,公司的顾虑还在于FFA场外交易的不透明性,以及目前情况下基金、投行等带来的流动资金造成的FFA市场价格波动。 
  上海航运交易所有关人士透露,该交易所正在研究FFA交易的可行性,但究竟采取场外交易和场内结算相结合的方式还是在交易所场内引入标准化运费合约,目前的研究还未涉及这一层面。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