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煤价格上涨对湖南的影响与思考——剖析湖南电煤价格的迷局

2008-3-26 16:0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7年湖南省共生产原煤5416万吨,与2006年基本持平,比2002年增加1900万吨。煤炭市场产销两旺,重点用煤得到保障。比2006年增加200万吨,增长10%。2007年1-11月份,全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3.92亿元,同比增长13.1%,实现主营销售收入28.54亿元,同比增长7.5%,补贴后实现盈利8340万元,同比增加7878万元。2007年全省实际消耗原煤约6600万吨,其中电煤消耗约2300万吨,但由于国家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工作的进行和煤炭产业政策的调整,合法煤矿仅为1120家;年生产能力为5000万吨左右,而需求约为7000万吨/年,我省煤炭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煤炭价格持续走高。2005年每吨电煤价涨到350—380元,2007年每吨电煤价涨到450—480元,涨幅为20%,2008年3月每吨电煤价比去年年底又上涨20元。电煤价格猛涨且居高不下,电厂负担因此而加重,解决电厂用煤的问题已迫在眉睫,亟待解决。
  一、湖南电煤价格上涨的影响
  2007年实际从外省调煤3200万吨,外销省外约1600万吨,实际净调入1600万吨。2007年全省实际消耗原煤约6600万吨,其中电煤消耗约2300万吨,而省内仅供电煤1200万吨,缺口1100万吨。由于价格一路上涨,电厂难以承受,望煤兴叹,电煤的问题已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产生影响,电煤已由经济问题逐渐演变为社会问题。
  (一)煤炭价格上涨,电厂难以承受。据调查,我省8大电厂每年按用煤3200万吨计算,2005年与2007年比,电厂生产总成本550 —690元,加上运输费用累计生产总成本600—700多元,国家以脱硫电价给电厂带来的好处,因煤价上涨和脱硫装置运行费用而抵消,电厂负担反弹,电厂多发不但不增收反亏。
  (二)偷抢煤时有发生,企农冲突已露端倪。在调查中,据某电厂干部反映,由于煤价急剧上涨,电厂周边农民偷抢电煤时有发生企农双方时常发生冲突,甚至出现群斗群殴事件。如某电厂,2006年发生周边农民拦截电煤运输车车辆抢煤和深夜扒电煤运输列车抢煤的大的事件有4宗,一般的每年有十来宗。
  (三)煤炭价涨连动作用,影响价格总水平。由于煤价上涨,以煤为主要燃料的产品成本增加、在企业难以消化煤价上涨因素的情况下,对下游产品和市场产生连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价格总水平上升,导致电厂所需生产、基建原材料价格上涨。
  (四)“合同电煤”与市场煤存在价差,影响电煤质量和价格。由于煤价上涨,“合同电煤”与市场煤存在15%的价差,一方面一些煤老板以次充好,掺加实假,使电厂设备损坏严重,危及电厂安全运行;另一方面煤老板囤积煤炭,拒绝将煤炭买给电厂。
  (五)增大补贴支出,财政难堪重负。2008年初的冰灾,从1月28日到2月29日,对省内相关市州和省属煤矿组织供应省内火电厂电煤的,按每吨20元进行补助,以确保电煤供应;截止2月18日财政补助1050万元。据了解,单这次冰灾省财政用于电煤运输补助和对省内重点发电企业补贴就达亿元之多,长此以往,使我省财政将难堪重负。
  二、湖南电煤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一)关闭煤矿多,影响煤炭生产总量。湖南过去2216对矿井,平均年产量只有2.3万吨,2007年实施全面关闭,关到只剩1120家,实际公告关闭煤矿516处;根据省政府文件精神,到2009年,70%以上矿井将通过技术改造达到6万吨/年及以上,30%达到3万吨/年及以上,然后突出把瓦斯治理抓好。据了解,制定这个方案时,省政府考虑了方方面面的因素,当时说了这么几句话:“贯彻国家政策,结合湖南实际”,就是从湖南实际出发,拿个“一揽子”方案,给我们两年喘息的时间来技改,这里面就有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的问题。。
  (二)湖南煤炭行业先天不足,资源条件差,都是鸡窝矿、伴生矿,安全投入少,欠帐多。矿山数量多,我省现在保留1120个矿,全国大概10000多一点,我省矿井数量即使减了49%,仍占全国的10%,但是,去年全国煤炭产量29亿吨,湖南才5400万吨,只占了0.16%。 据省煤炭局负责人介绍,国家安监总局彭建勋副局长曾到湖南考察时,说了六个“想不到”,其中他最想不到的就是资源赋存条件这么差,再加上从业人员素质低,尽管我们百万吨煤死亡率下降,但跟全国比,跟国外先进水平比,我们压力还是很大。湖南煤炭工业走的基本上是一条低层次的发展道路,亟待调整结构,促进升级,要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加大安全投入的力度,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来构建新型的煤炭工业体系。 
  (三)煤炭需量猛增,供需矛盾突出。近年来,我省先后上了一批火力发电厂,电煤需求量猛增。截止到2007年11月底,全省已建成发电装机规模2116万千瓦,其中火电1227.9万千瓦。预计2008年省内电煤需求量为2700万吨,占全省2007年煤炭生产量5416万吨的50%左右。如包含化肥、水泥等工业企业用煤和城乡居民用煤,全省现行煤炭产量供应电煤缺口增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四)煤炭价格放开,供求决定煤价。由于国家已经放开包括电煤在内的煤炭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煤价,加之缺乏对放开煤炭价格的有效管理办法,使煤矿多少带有一定的垄断性,当需求增大时,煤老板们凭垄断手段推动煤价上涨成为必然。
  (五)煤矿成本增加,生产费用增大。由于国家对煤矿安全的高度重视,对安全设施建设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煤矿对安全设施投入增大,加上电、油、运等价格上涨因素使煤炭生产成本有所增加,生产费用有所增大,包括电煤在内的煤炭价格随之上涨。
  三、湖南缓解电厂用煤的措施
  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电煤问题。以这次冰灾为例,从1月28日到2月29日,对省内相关市州和省属煤矿组织供应省内火电厂电煤的,按每吨20元进行补助,以确保电煤供应,单这次冰灾省财政用于电煤运输补助和对省内重点发电企业补贴就达亿元之多。省委省政府把解决全省电厂用煤问题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作为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为群众办实事,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件大事来抓紧、抓好、抓实,采取六条长期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厂用煤问题: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电厂用煤,要求各市州政府加强对电厂用煤工作的领导,将解决电厂用煤问题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副省长徐宪平为首的领导机构,落实工作措施,明确具体责任,确保问题妥善解决。
  (二)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全省各级经委、煤炭、安监、物价、监察、税务等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解决电厂用煤中涉及的有关工作在各自的分管范围内做实、做深、做细,全力以赴解决电厂用煤。
  (三)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各产煤市、县组织有关人员认真深入电厂进行调研,根据实际制定供煤计划和方案。尤其做好边远、无煤炭资源市、县的电厂用煤调剂和供给工作。
  (四)协调配合,制定方案。省经委为了做好电厂用煤供应工作,加强了统筹协调工作,按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供煤方案措施,保证电厂用煤供应。
  (五)组织供应,合理协调。在调研的基础上,政府合理协调,电厂用煤基本上由省内煤矿负责供应,各产煤市、县政府根据当地煤矿的布局和生产能力,结合实际需要,合理确定供应电厂用煤煤矿的供应范围,实行定点、定时、定量供应的办法。对于无煤矿市、县的电厂用煤,由省经委就近调配,统一做好协调供应工作。省内煤矿难以解决的电厂用煤,则由省经委上报主管副省长,由省委省政府上报国务院各有关部委,由有关部委协调解决。
  (六)尽其所能,实施补贴。省政府结合实际,尽其所能,对电厂用煤实行补贴。据了解,补贴来源一是将省财政收取的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用于电厂用煤的补贴;二是从省级可支配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电煤补贴。三是动员煤矿业主保本供应一定的数量煤炭,对其保本供应的部分,实行税费优惠政策。
  四、解决湖南电厂用煤问题的思考
  尽管我省采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厂用煤问题,但电厂用煤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煤价上涨主要是由于国际能源供求形势变化带来的,加上国内需求增加,煤价上涨已成必然趋势。如何解决电厂用煤问题,应从长计议,从政策支持上认真思考,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为有效解决我省电厂用煤,省经委负责人认为应在已采取的措施基础上,通过以下途径予以解决:
  (一)整合资源,发展生产。要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供求,大力发展煤炭生产,一是加大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加大投入,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点,将“十一五”期后三年需要关闭的煤矿提前到2007年底全部关闭,全省煤矿总数控制在1120处以内。保留下来的煤矿要通过资源整合、技改、扩能等方式,使其规模在2009年底以前70%达到6万吨/年,其他煤矿达到4万吨以上,以确保全省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二是引导地方煤矿的技术进步,改善安全装备、合理集中生产。按照 “整合资源、提高规模、安全高效”、“改小、建大、求精”的总体思路,“有下、有保、有上”的原则,从资源、技术、管理三方面对煤矿资源进行整合,解决布局不合理问题。三是通过联合改造,提高单井规模效益。坚决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资源、环境污染和由地质灾害隐患、没有安全生产保障的小煤矿,达到减少煤矿数量,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及合理生产布局的目的,努力消化矛盾。四是积极创造条件,全力支持外煤入湘铁路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规划的外煤入湘铁路建设,千方百计开辟水路交通为外煤入湘排忧解难。努力促使外煤入湘铁路按时建成,实现湖南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省电煤供应紧张问题。
  (二)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 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推广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的成功经验。针对我省国有煤矿市场份额小,自身能力较弱的实际,在继续鼓励国有煤矿企业兼并、改造、托管小煤矿的同时,要在郴州、娄底、衡阳、邵阳、株洲等重点产煤市、县组建一批煤炭企业集团,鼓励大集团兼并重组煤矿企业,实现多元化发展。要扶持、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通过股份制改造,整合工艺落后、能力偏小的小煤矿,使其走上做大做强的发展道路,实现煤炭工业由数量扩张型向效能提高型转变。 
  (三)建市场,保供应。在整合资源,关闭非法小煤矿的同时,规划建设一定规模的煤炭市场,通过煤炭市场不断满足电厂用煤需要。
  (四)发展替代燃能,减少煤炭需求。我省在符合国家煤炭产业发展的规定、努力增加煤炭产量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新能源。我省是农业大省,可利用农村大量丢弃的秸秆大力发展秸秆发电,同时大力推广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一方面缓解电厂用煤需求,另一方面节约有限的煤炭资源。
  (五)加强煤价管理,纳入定价目录。当电厂用煤价格急剧上涨,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时,政府应采取必要的价格干预措施,限制煤价或者动用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予以补贴。据报道,近期国发改委称,如果今年煤价急剧上涨,可能会采取必要的价格干预措施。
  (六)增强节约意识,珍惜煤炭资源。树立节约用煤意识。煤炭资源属于非再生资源,但目前,我国电厂用煤效能较为低下,各电厂应加大技改力度,在职工中牢固树立“珍惜资源、科学开发、合理使用”的意识。
  总之,当电厂用煤价格大幅上涨,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近期无缓解下降的可能,煤价如持续在高价位运行,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电厂生产,而要抑制过高的电厂用煤价格,必须政府重视、社会关注、标本兼治,立足长远,采取综合措施进行解决,才是主要途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