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守咽喉海更阔 烟台港集装箱增量破百万

2008-3-25 11:4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水母网3月25日讯(记者 权立通 通讯员 谭明新 王涛)近日,装载4819个集装箱的“中海上海”号巨轮从烟台远航中东,这条远洋集装箱干线再次使航运界的目光聚焦烟台港:从2004年20多万标箱到去年突破125万标箱,3年时间集装箱的年吞吐量增长近100万;从困守“半岛一隅”到扼守“渤海湾咽喉”,烟台港集装箱运输业务从内到外实现了骄人的跨越。 
  集装箱的跨越发展,是烟台港人思想解放的一个经典案例,是烟台港赶超4年成为亿吨大港的一个缩影。1988年,烟台港开始发展集装箱业务。可因为一直单纯依赖腹地货源,一直到2004年还没有突破30万标箱。在周边港口左右夹击中,腹地狭小、位置偏僻的烟台港,始终不敢奢望100万标箱这一标志性门槛。“连人家的零头都赶不上,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干集装箱的。”集装箱工人难堪得抬不起头来。“集装箱就这水平还能代表城市的实力?”在市民冷嘲热讽中,烟台港人开始觉醒。
  2004年,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的热潮中,烟台港集团公司成立,市委、市政府将烟台港放到全市最核心战略资源的重要地位,大力实施“以港兴市”的经济发展核心战略,着力解决港口发展难题,优化提升港口发展环境。“港口与城市共兴共荣”的共识在全市形成,“以箱兴港、以港兴市”开始落实到实践。烟台港人站在新的视野上重新审视自我———长期以来,大连、青岛两个集装箱大港南北夹击,烟台偏居一隅,腹地狭小,疏运不畅,货源不足……在诸多劣势之中,有一大优势是任何港口所没有的:扼守渤海湾门户的要害处,是不可取代的天然中转良港!
  核心支撑与观念转变的融合,必将产生1+1>2的效应。“踩”中了集装箱发展“油门”的烟台港,开始向中远、中海、南青等国内集装箱船公司巨头抛出“绣球”。2000年3月11日,载着81标箱的“月恒”号从稍显冷清的烟台港集装箱码头启航,开始了烟台-上海-深圳蛇口内贸航线的处女航。大面积的船公司与烟台港合作由此拉开帷幕。
  2005年7月,烟台港集团公司与南青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很快,烟台港与渤海湾内7大港口全面通航,烟台在环渤海湾地区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厦门湾三大经济圈的内贸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地位初步确立,当年全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一倍还多,突破60万标箱。
  2006年11月,烟台港与中远集装箱运输公司合作开通了烟台直达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周班航线,结束了烟台口岸没有直达远洋集装箱干线的历史。也就在这一年12月19日,芝罘湾港区第100万个标箱装船剪彩,跻身全国沿海10强。去年,烟台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25万标箱,历时3年增长近100万标箱,同时港口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烟台港人以106.2%的增速,在全国20个主枢纽港中创造了集装箱增速第一的佳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