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出
2008-3-24 13:19:00 来源:新华社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我国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出口国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21日在福州透露,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牛盾当日在参加全国水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座谈会上表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产品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实现了持续增长和全面发展,贸易额由1978年的61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781亿美元,年均增长9.2%,我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
“去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原油、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各国纷纷调整农产品贸易政策,对我国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产生较大影响。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又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今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增加了不利因素。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农产品贸易形势,查找存在的问题,推动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很有必要。”牛盾说。
我国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加工区域布局已形成
新华社福州3月22日电(记者 康淼)农业部副部长牛盾21日在福州表示,随着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加工区域布局已相应形成。
我国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加工区域布局主要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南美白对虾和罗非鱼养殖区域,福建、江西、广东鳗鱼养殖加工出口区域,浙江捕捞虾和大黄鱼养殖出口加工基地,江苏条斑紫菜养殖加工出口基地,江苏、湖北小龙虾加工出口产业链,以及北方地区特色水产品养殖出口基地。同时,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来进料加工贸易,短短几年就成为捕捞水产品来进料加工的产业密集区。
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动,促进了我国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规模化发展,为加工出口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并带动了渔用饲料、渔具开发、物流、加工机械等相关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有效拓展了我国渔业的发展空间。目前,名优养殖产品出口额已占我国自产水产品出口的90%,占水产品出口总额的一半。
牛盾说,我国水产品出口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高水平消费为我国水产品提供了较大的市场容量、较高的市场售价和较好的投资回报。因此,以出口为主导的名优水产养殖在许多地区已成为渔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养殖鳗鱼出口每亩收入可高达4万-5万元;罗非鱼开辟出口渠道后,主产区收购价格上涨了50%;加工近海捕捞的低值鱼出口,附加值可以提高5-6倍;藻类加工出口也为渔民提供了一条增收渠道。
水产品加工也是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一个区段,吸纳劳动能力很强。以全国出口对虾为例,从育苗、养殖、加工、运销到出口一共可提供近50万个就业岗位。近年,来进料加工出口占我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据测算,吸纳劳动力约30万人。
我国水产品出口连续六年居世界首位
新华社福州3月22日电(记者 康淼)记者从此间召开的水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座谈会上获悉,2007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达97.4亿美元,我国水产品出口已连续六年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水产品贸易总额的十分之一。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渔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特征和成果就是外向型渔业迅速发展,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有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远洋渔业起步并迈入了世界前列,外向型渔业迅速发展,水产品出口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年均四五千万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97.4亿美元,年均出口额增速高于同期农产品出口额增速近5个百分点。
从2002年起,我国水产品出口跃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水产品贸易总额的10%。水产品进口量从5.8万吨增加到346.4万吨,增长了59倍,年均增长17%。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水产品出口贸易进入了更快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以国内自产水产品出口为主、来进料加工相结合的水产品国际贸易格局,进一步带动了渔业生产的发展和结构优化,提高了产业素质,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通过与发达国家、地区间的贸易往来,这些年来,我们在经营理念、标准规则、管理方式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牛盾说,我国已造就了一批技术先进、标准规范、管理严格、诚信经营的具有世界水准的水产加工出口企业以及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基地。截至去年底,通过国家认监委注册的水产加工出口企业已达1500多家,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水产品出口企业有400多家。
同时,我国加快制、修订并颁布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参照欧盟、美国等规定出台了《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颁布了200多项与国际接轨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国家和行业标准,逐步建立健全渔业环境、病害防治以及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工商、卫生、食药等各监管部门也形成了完整的水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和监管制度。
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新华社福州3月22日电(记者 康淼)农业部副部长牛盾21日在福州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目前人均水产品占有量已上升到36.4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牛盾在当日召开的全国水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工作座谈会上说,从1978年至2007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增加到4737万吨,增长了9倍;人均占有量上升到36.4公斤,增长了7.2倍,不仅解决了城乡“吃鱼难”问题,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已实现了以捕为主向以养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由26%提高到68%。养殖区域也从中东部延伸到西部各个省份,优化了我国渔业区域布局。
牛盾说:“渔业是我国最早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领域。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从基本国情出发,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改革经营管理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加强资源养护,依靠科技进步,三十年间已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渔业发展道路。”
全国15个水产品出口主要省份及计划单列市渔业行政主管厅局主要负责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农业大学、上海水产大学等有关专家,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中国渔业协会、中国水产流通加工协会等有关行业协会和10多家龙头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我国水产品出口受到三个因素困扰
新华社福州3月22日电(记者 康淼)农业部副部长牛盾21日在福州表示,目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供需和价格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水产品贸易受到三个因素困扰。
首先是质量安全问题。尽管其它发展中国家也面临同样问题,但由于我国水产品出口规模最大而引人关注。一些质量安全事件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水产品声誉,也使养殖渔民和加工企业经济上遭到重大损失。
“虽然这些事件有个别国外媒体恶意炒作和故意夸大的成分在里面,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牛盾说,这些年渔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小规模分散式的经营方式仍占主体,标准化、集约化加工生产的要求与传统分散的水产养殖生产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在全国水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的大趋势下,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仍存在不少隐患。
其次是成本上升问题。有关分析指出,目前有几个因素在推动成本上涨:一是人民币升值。自2005年7月汇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从当时的8.27升值到最近的7.10(3月11日基准价),累计升幅达到13.31%。这将明显限制一些低利润、可替性水产品的出口。二是利率提高。如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在2007年一年内从5.73%上升到7.47%。三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目前一些加工企业工人工资由过去平均每人每月800元上升到1200-1500元。一些企业反映,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在规范用工制度、保障工人权益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用工成本,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的水产加工企业影响最大。此外,其它生产要素,如土地、饲料、原材料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涨。由于国际市场价格并未同步上升,企业“两头受压”,效益普遍下降。四是燃油价格上涨和全球渔业资源衰退。这也直接或间接造成我国来进料加工贸易面临原料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压力。
第三是竞争加剧问题。牛盾说:“这些年来,我们创造了世界主要渔业国家少有的水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但目前不仅存在着国内同行的竞争,还面临与其它发展中国家在水产出口领域竞争的压力。面对有限的国际市场,国内有关部门、协会和企业应当认真思考如何适应形势变化,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良性发展。”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