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衢南高速公路“互通口经济”显现

2008-3-21 12:5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离浙江省黄衢南高速公路衢州互通口仅1公里的江山市机电基地与高速公路建设“同步而行”,如今已有9家企业“入住”,4家企业投入生产,去年产值达1.2亿元。今年预计可全部建成投产,产值可达3亿元以上。 
        “这都得益于黄衢南高速公路的建设,在互通口建立一个机电基地,就像是聚宝盘,经济效益已经凸显。”江山市四都镇党委书记吴松高深有感触地说,“2006年全镇工业产值仅5000万元,2007年这个数字翻了5倍多,达1.8亿元。四都镇在江山市23个乡镇的工业产值排名一下子从倒数跃升到前五名。” 
        四都镇地处江山北部,是个传统的农业大镇,当地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柑橘,除几家建材小企业外,几乎没有大工业企业,工业经济比重很小。2005年,黄衢南高速公路建设要从四都过境的消息传来。四都镇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很快拿出了互通口建设方案,重点发展环保型产业,建设机电、纺织服装特色制造业基地。 
        机电基地选址在四都镇傅竹街村银金山及周边地区。2005年5月8日,基地前期勘测、拆迁工作启动;下半年,基地的路、电、水“三通”建设全面启动。由于地处高速公路互通口,交通便捷,许多企业看好这块“风水宝地”,纷纷前来租用土地投资创业,短短两年多时间,已有9家企业在基地安家。基地首期已开发360亩,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园区已经形成。 
        看着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傅竹街村党支部书记刘汉阳笑容灿烂地说:“傅竹街村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赚服务功能区的钱。村里按功能区约8000名产业工人的规模作了配套规划,包括商贸服务、休闲娱乐、观光农业等,村综合服务大楼和民工廉租房项目今年上半年将动工。傅竹街可真是要富了!” 
        事实上,与互通口毗邻已让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工业园区形成后,原先闲置的民房也生“金蛋”了,4户村民在家里开起了小卖店,有外地人到村里租房开店,110平方米的房间每年租金五六千元,而这在以前是村民想都不敢想的事。村里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回到家乡,在工业园区当起了工人。村民徐香英在园区工厂找了份工作,月收入上千元,休息时还可以侍弄田里的庄稼,家境自然比外出当保姆时更宽裕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