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供应链》整车物流——走出囚徒困境

2008-3-2 1:0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访贾新光(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 
    记者:汽车是一种高档消费品,应该具有较强的地域化特征,因为国内地区差距非常明显。这种地域化特征是否会对整车物流产生影响? 
    贾新光: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实际上是新月型和孤岛型的混合:从大连到广东的沿海地区形似新月,大城市较多,外加内陆的几个孤岛。北京、江浙一带,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均GDP已达全国平均值3倍以上。2002年全国商品车总产量193.7万辆,这些地区消化了将近70%。 
    物流没有地域问题,商品经济不存在地域问题。由于市场相对集中,特别是东部交通比较发达,整车物流运作起来相对容易。倘若是分散到西部,根据国内物流企业现状将很难做。所以地域目前不是影响我国整车物流发展的因素。 
    记者:那么制约整车物流发展的,究竟是哪些因素? 
    贾新光:目前国内大多数汽车生产厂家都建有自己的物流网,短期内很难将整车物流完全外包专门的物流服务商。这其实偏离了物流精神的本质。在国产轿车普遍降价的趋势下,压缩成本成了“第三利润源”,但这是指通过物流技术把运输成本压下来,而不是通过物流来赚钱。整车物流这部分若想降低成本,一定要依靠第三方物流。表面上物流商提供服务的价格可能比厂家自己解决要贵,但从整体上来看是节约成本的。 
    国外厂家如日本丰田,早在60年代做国内市场时就已意识到这一点,80年代丰田每年出口的6、7百万辆轿车,全部是由第三方物流代理。这样一来,厂家在物流方面可以节省大量投资,通过物流公司对信息的管理,也避免了厂家在运输方面的迂回问题。物流外包将是使生产厂家和物流商双赢的举动,当然这需要个过程。但厂家若不尽早转变观念,中国的物流企业将很难发展。 
    记者:观念的转变可能明天才能实现,但物流企业却必须在今天活下去。当务之急是什么? 
    贾新光:在我看来,还是纠偏。中国物流发展一开始就有偏差,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建立枢纽,恰恰是物流发展最关键的软件建设却被忽略了。我孩子的小学有一次组织春游,在公交公司租了车,孩子们眼巴巴等了一个上午车也没来,最后打电话去问,才知道中间传递的派车单被司机弄丢了。同样道理,由于信息系统不完善,许多物流公司无法承担起厂家交付的物流任务;而厂家因为没有把握能得到及时准确的服务,自然也不愿意将物流外包。这样的恶性循环,必然阻碍整车物流业的发展。 
    “物流”和“物流公司”是两个概念。真正的物流公司甚至不需要拥有自己的运输车,而是依靠掌握的客户资源、强大的信息网络和成熟的管理模式对小企业进行车辆调配,从而达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目前我们离这一步差得太远,还只是关注几个点,对网络没有形成概念,对物流的信息、配送等方面也没有重视起来。短期内能否在这方面有很大提高,我并不乐观。 
    记者:你所说的信息和软件建设,必须在一个很大的业务网络上运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但目前国内大多数整车物流公司好像还并不具有这种规模。 
    贾新光:所以目前整个行业还无法走入正轨,因为缺少有实力的。实际上,物流是大公司与大公司之间的生意,但目前中国整车物流市场还没有哪家企业有这样的能力,短期内谁也无法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外国公司要插手了!在国外的运输车市场,也存在数以万计的小散户,多数都挂在专门做网络的物流服务商旗下,接受统一调配,双方都有利可图。 
    中国幅员辽阔、市场巨大,未来的发展趋势也许是三分天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谁能占领网络,谁将最终占领市场。整车物流企业今后的发展,仍然是寻求与大公司之间的合作。国内企业现在无论资金实力还是管理水平都无法与外资企业抗衡,如果不能尽快联合起来,最终将被外资公司占据整个网络。到那时,国内中小物流企业将首先面临能否生存的问题,国外企业占据高端运输市场之后,国内企业能做的可能只有拉沙土之类的小活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