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出口放缓风险

2008-3-15 10:4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已经公布的2月份进出口数据表现得相当异常,出口同比增速大幅回落。这可能会促使政府关注出口放缓的风险,并在通胀放缓后,也就是3月底左右,适当放松宏观调控的力度。 
  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2008年2月出口873.68亿美元,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月大幅下降20.2个百分点;进口788.13亿美元,同比增长35.1%,增速比上月大幅上升7.5个百分点;当月实现顺差85.55亿美元,比上月减少109.35亿美元。 
  虽然出口如我们预期那样出现下滑,但是总体上看,2月的进出口数据表现得仍然相当异常:出口同比增速大幅回落,如果考虑人民币升值因素,则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同比减少2.5%;而进口同比增速却大幅上升。这其中有基本面的因素,也有短期因素的冲击: 
  同比基数的影响。我们注意到由于2007年2月份的进出口数据也相当反常,表现为出口基数较高,进口基数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2月出口同比增速和进口同比增速的背离。 
  春节的影响。春节今年正好在2月初(去年在2月中旬),许多企业在1月份抢先出口;同时受到雪灾影响,节后工人难以正常返回从而导致工厂停工时间过长,这对2月份出口增速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 
  雪灾影响。雪灾导致国内运输不畅,出口受到阻碍;但是海运受到的波及较小,进口照常进行。 
  外部经济放缓的影响。美国经济进一步放缓,拖累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减慢;近期,主要经济体纷纷下调未来的经济增长预测,这降低了人们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减少了外部需求。 
  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今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形势严峻,为了遏制输入型通胀,人民币升值幅度不断加快,截至2月底人民币累计升值达到2.7%。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出口的减少和进口的增加。 
  综合来看,由于2月份进出口数据受到短期因素的影响,较为反常,因而不能就此推断出口将一蹶不振;但是也必须注意到,外部经济放缓、人民币加快升值、出口退税和关税的调整都对出口具有长期的负面影响。因此,三月份出口增速将会有明显反弹,进口增速则会有所回落,但长期来看出口增速将保持回落趋势,外需放缓的风险不能小视。 
  进出口贸易方式分析 
  从贸易方式来看,2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速仍然快于加工贸易,但两者都有较大幅度的下滑;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速仅有0.7,比上月大幅下降32.5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出口同比增加9.6%,增速比上月下降8.7个百分点。这是近期以来,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速首次低于加工贸易,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2007年2月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基数过高所致。 
  同时,一般贸易的非理性快速下滑可能预示着部分热钱近期正流出国内,国际证券市场的波动导致了某些热钱在国际范围风险的重新评估。 
  此外,由于加工贸易主要来源于FDI,受发达国家终端需求的影响较大;而一般贸易的对象不仅限于发达经济体,而且包括广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因此,长期来看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速仍将高于加工贸易。 
  对美出口同比负增长 
  从国别上来看,对主要国家出口增速都有大幅的回落,其中2月份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了5.3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月下降32.1个百分点;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长2.9%,增速比上月下降10.3个百分点。 
  2月对主要出口国出口同比增速的大幅下滑,显然反映了我们之前提到的同比基数、春节、雪灾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但是对比主要国家出口增速的变化仍然能够得到有意义的结论。 
  自从去年10月以来,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不断下滑,从去年11月的11.9%,下滑到去年12月份、今年1月份的6.8%,一直到2月的-5.3%;这表明了美国经济放缓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正在不断显现。而且,正如我们在3月份月度报告中指出的,由于美元的贬值,导致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被高估,剔除汇率因素后,我国对欧、美、日的出口都保持了下降的趋势。因此,必须关注出口下降的风险。 
  对未来的判断 
  2月出口的数据掺杂了较多的噪音,随着春节、雪灾等短期因素的消失,以及同比基数的下降,3月份出口增速将有所回升,进口增速将有所下降,顺差会再次回升。但并不能因此忽视出口下降的风险,从剔除汇率影响的数据来看,对主要出口国的出口增速都出现了趋势性的下降,表明外部经济放缓对出口的影响正在显现,因此长期来看出口将保持放缓的趋势。2月出口增速的大幅下滑,可能会促使政府关注出口放缓的风险,并在通胀放缓后,也就是3月底左右,适当放松宏观调控的力度。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