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带来并购良机 中资金融机构再掀海外收购潮

2008-3-11 9:3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昨日表示,将考虑对外资公司进行进一步战略和财务投资,继续通过旗下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寻求股权投资。此前,中国银行曾以9.65亿美元现金成功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的100%已发行股本。而中国人寿和交通银行近日也相继表示,希望通过换股和认购的方式,入股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外资金融机构。
种种迹象表明,中资金融机构正加大“走出去”的力度。
次贷危机带来并购良机
“这些机构看中了由次贷危机造成的全球股价大幅下降的机会,将闲置剩余的外汇储备大量引入国际市场。当然,其中还可能有鉴于人民币持续升值,为外资寻找出处以避免汇兑损失的考虑。”上海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之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公开表示,将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设立和发展境外机构,包括探索采取并购方式参股境外金融机构,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政府层面的声音对中资银行海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07年是中资金融机构海外扩张风生水起的一年。工商银行率先发力,收购印尼哈林姆(Halim)银行90%股权。其后,又分别斥资将澳门诚兴银行80%的股权和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纳入囊中,成为去年海外扩张金融机构中当之无愧的收购明星。紧随其后的,是认购英国老牌银行巴克莱银行股份的国家开发银行和出资收购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股权的民生银行。
谨防海外并购潜在风险
对于2008年行将再度掀起的海外收购潮,银行业分析师指出,从防范风险角度而言,内地银行要注意购买增长性强的机构的股权,以及注意购买价格。
潘正彦对记者说,“海外收购具有一定的风险。国际金融市场正处于衰退和收缩的周期中,目前投资前景变数极大。如果不能对国际市场的走势有准确的判断,对所投资金融股权本身的结构特点没有充分的认识,那么,潜在的风险肯定会大于利润。”
上海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杨建文表示,从盈利角度看,这是分享跨国企业和外资金融机构成长成果的机会,而原材料、能源等领域的投资又能与国内经济建设形成互动。更为长远的是,这是中国纳入全球化体系的重要标志,股权投资对海外被投资企业的影响远大于其他资本投资。
杨建文对于海外市场的敏感系数和风险指数也有着更为宏观的认识,“激烈的国际竞争和金融市场的震荡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历练,这将刺激中资金融机构从全球规则和理念的角度,重新考虑布局,更好地进行自主安排。”此外,他还提出,中资金融机构的投资应该注意3个方面:“第一,必须结合自身业务的海外拓展,将业务成绩带上去。第二,在‘走出去’的同时,也是‘引进’国际管理技能和自身运营方式的机遇,企业应该借机完善治理结构。”而在个体利益的基础上,企业之间能否形成一种合力,为中国的全球化部署带来根本性的贡献,则成为杨建文的最主要考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尽管单个企业的力量有限,但其努力形成的合力应该促成我国寻找国际市场整体需要的历史性起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