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供应链五大主流技术

2008-3-10 1:0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日,美国易腾迈公司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在同世界各地客户、行业分析师、研究人员、IT业界及解决方案供应商等合作伙伴深入交流后,认为将有5种技术驱动未来供应链发展。” 

  RFID:被高估还是被低估的技术? 

  RFID(无线射频技术)的应用日趋普及,它在资产管理及供应链领域所能发挥的价值尤为明显。美国海军在一项存储管理关键任务使用RFID支持数据输入,操作时间节省了98%。TNT物流部使用RFID来自动纪录装载于拖车上的货品,确认程序所需时间节省了24%。 

  RFID在存货、仓库及配送运营中的新应用模式是使用车载RFID设备和其它移动RFID读写器,用于增强或取代传统的固定RFID设备。 

  评说:RFID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冠上“未来技术导向十大技术之一”的响亮名号,随同而来的标准无法统一、成本过高、投资回报不明显、应用需求不足、RFID标签读取率不高等诸多质疑也就接踵而至。但质疑并未放缓RFID推进的脚步。 

  从今年年初至今,上RFID项目的企业不在少数。上至中远物流的RFID项目,下至上海港与美国萨凡那港进行RFID试验,基本上每月都有几条物流企业采用该技术的消息爆出。这些消息都在说明一个事实:2007年,RFID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正在加快。 

  就在RFID应用逐渐深入的今天,上海邮政的RFID项目却被一些人给予了“在考虑到邮政系统政企不分时,这难道不更像是一个形象工程吗?”的评价,上海生猪流通和北京的标签牛,也被他们说成了政府工程;麦德龙的未来商店,更是被这些人当成了一个演示项目。 

  任何新事物在诞生时,都会受到质疑,RFID也不例外。但不能一杆子否定所有。哪有一项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十全十美,每一项技术不都是在应用中日趋完善的嘛? 

  二维条码:我依然有存活的价值二维条码的效益早已获市场肯定,但由于使用环境不同会导致有些标识难以读取,所以其广泛性还是有待进一步提高。但随着自动对焦技术的面世,二维条码逐渐成为物品管理、追踪及其它运营工作的主流支持技术。大多数的机构需要使用不同的条码应用软件来处理各式各样的标识、尺寸以及编码数据。比如,对于用在仓库货架的标签,使用大规格线性标识技术较为理想。对于在装船货物上用的标签,有条码区域的102毫米标签是常用的规格。由于携带两个独立的条码读写器是不切实际的,很多机构放弃使用二维条码,只是使用普通的线性条码。 

  评说:条码技术是最基本的物流管理手段,再先进的物流系统也离不开条码技术的应用。条码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的速度,提高了物流效率,但是一维条码,有许多局限性。比如信息密度较低,信息容量较小;没有错误纠正能力,只能通过校验字符进行错误校验;保密防伪性较差;使用可靠性差,受外界损伤后会毁损信息;表示汉字信息十分困难。正因为如此多的不足,二维条码应运而生。 

  虽说起步晚,没有任何技术积累,没有成熟规模的二维条码研究机构,RFID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些都影响着我国二维条码的发展,但二维条码仍有存在的价值。 

  二维条码信息容量大、译码可靠性高、修正错误能力强、容易制作且成本很低、条码符号的形状可变、编码范围广、保密、防伪性能好等特点,都可以算得上它的优点,所以二维条码被ISO和一些主要工业标准组织采纳为运输标签标准。 

  在2006年很长一段时期内,RFID风头无限,它的出现让人们仿佛感觉到,条码时代将慢慢淡去。然而,就在众人认为RFID就要胜出的时候,成本优势的天平又倒向了条码技术那一边。可以预见,在RFID标准尚未出台,成本还没有降到同二维条码不相伯仲之前,二维条码与RFID将在供应链上不同的范围内长期共存。 

  语音及GPS技术:尽在掌握中供应链另一个方案的发展趋势是手持式电脑结合了语音通信及GPS功能,令它可以同时支持数据采集、数据通信及手机通信,易腾迈的CN3便是一个典型例子。随着广域无线通信的覆盖面(包括GPRS、GSM、CDMA等)日趋广阔及通信价格不断下调,越来越多公司能负担使用实时数据访问系统的费用,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评说:GPS是个好东西。别管货物运到哪,只要让全球定位系统一查,那就是“门清”。现如今,各运输公司的老板更是体验了它的好处。物流公司只需在把通信盒往货车车顶上一安,驾驶员和总部之间就能实时通信。总部通过卫星知道货物的实时位置,并将这一信息更新到数据库中,这家企业老板通过网络就可知道货物目前所在的位置。 

  语音识别:成本问题语音识别技术使得手持式电脑的使用者不需分心留意屏幕,在IT产业提倡开放系统及互操作性的大潮下,目前语音合成/识别功能已经能轻易地融合在多种旧的供应链应用软件里,包括仓库管理、提货及存放、库存、检验、品质监控等,这主要是得益于终端仿真(TE)语音识别技术的面世。 

  根据一项对大批量配送中心所做的调研结果显示,使用条码数据输入方法的准确性比传统语音技术高5%(前者为99%;后者为95%),但使用条码处理需要多26个全职工人。如果结合条码和TE语音识别技术的系统,其准确性与单纯使用条码技术相当,但可以少用22个全职工人。 

  评说:这种技术最适合用在配送或分拣中心,既省人力又可提高准确性。可现今基本上在国内配送或分拣中心看不见它的影儿。为什么?还是成本。就算现在快递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了,但在国内如果某个快递人员在收件时,能拿个扫枪来识别快件的二维编码,就算不错。毕竟新技术推广,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快递企业要提升信息化水平要一步一步走,什么叫“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就是这个理。 

  便携式打印机:谁家存在 

  目前移动打印机是打印行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环。销售、服务及配送人员使用便携式打印设备可以立即为客户提交所需文件,同时马上建立一个电子记录文档,不需另行处理纸张文件。在工业环境中使用便携式打印设备,可以节省工人前往一个打印中心提取标签、提货单、其它打印输出文件的时间。 

  评说:试想,一个快递员收取快件时,左手拿个扫枪,识别快件编码,右手的便携式打印机就可以打印清单。有这效率的快递,哪个客户不喜欢?但能做到上述情况的公司实属凤毛麟角。说句极端的话,现在连部分国际快递巨头都达不到如此先进水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