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物畅其流

2008-2-27 14:3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透视我市建设西部物流和商贸中心、交通枢纽进程 
  核心提示
  物流,作为一种新型服务业,在货物的传输、流动中,创造城市的财富。
  它是一个城市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就如同连接网络的路由器,功率大小,决定网速快慢。
  一个开放的物流系统,不仅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服务支撑,也在循环运动中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成都正构建与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相匹配的物流系统。
  地处内陆的成都,承东传西,连接我国11个省区市,跨越中、东、西三大区域。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建设西部物流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的宏大布局,拓展了成都发展的新空间。
  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近期开工、龙泉物流中心主要外联道路将形成通车能力、新都物流中心计划投资1.2亿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2008年,一个立体的物流网络将使成都打造的西部物流中心主动脉更加完善。
  物畅其流。物流产业发展成为撬动成都新一轮发展的杠杆。成都,正构建与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相匹配的物流系统,在充分开放合作中提升成都的城市价值。
  物流人
  她曾以为物流就是货车送货
       张雪梅是新都区物流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一年前从新都区财政局调到了区物流园区。一年前,她以为物流就是货车送货。
  2007年,张雪梅和同事前往上海、浙江等地学习考察当地的物流园区。“原来,物流不是想象中的单靠一张桌子、一个板凳指挥运货。那里的园区就像股票交易中心,电子屏幕上,物流信息不断地滚动传递。”
  现在,张雪梅已经变成了物流业招商引资的行家,知道了什么叫“第三方物流”。她还参加了新都区几个物流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新都物流中心二期方案尚在规划,排队洽谈的企业不计其数。”
  带记者来到建设中的物流园区工地,张雪梅如数家珍地逐个介绍建设情况:去年竣工的园区纬一路,东西向连接大件路和货运大道,2公里长,双向四车道;正在建设中的货运大道新都段,往北将连接青白江集装箱物流园区,往南将到达航空港物流园区。建成后,将实现“铁(路)公(路)机(飞机)”联运。
  从园区纬一路上远望,有四个塔吊的工地是传化集团的物流信息交易大楼。路边一家混凝土公司的厂房将在四月搬迁。今年,新都物流园区还将建设一桥(N1线跨毗河的大桥)一渠(排洪渠)一路(仓储区的纵横道路)一房(农民统建房)。年底,新都区物流园区主体工程建设将初具雏形。
  张雪梅向记者描绘了园区建成后的画面:在仓储区,一排排标准化仓库矗立起来,物流信息交易大楼里人流如织,南来北往的公路上汽车来回穿梭。
  物流点
  内陆良港 新都当上“二传手”
  辐射深远的“二传手”:新都物流中心建成后,将变身为内陆的公路港,服务于成都市乃至更远的区域。
  产业升级的“二传手”:物流业成为新都区产业发展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一个个主导产业伴随着物流产业的腾飞开始了集群扩张。

  不沿江、不临海,地处西部内陆的新都区却要发展物流业。新都物流中心,位于毗河边。河的两岸,密集的公路网像一条条河道,穿过城镇、村庄、都市,连接着铁路和机场,通江达海。据悉,新都物流中心控制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按照成都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大纲和新都区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新都物流园区将建设成集信息网络、商业配送、展示交易、货物仓储、货物集散、货运站场于一体的成都北部现代物流中心,建成后公路货运年处理能力达到2100万吨。
  “良港”  停的是货车不是船
  位于成都北大门的新都,过去就像一个驿站,来来往往的货物和车辆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在新都区,交通资源不能转化为新都发展的独特优势。现在,从通道变成枢纽,新都正成为一个新兴的天然“良港”。它停的不是船,而是货车。作为成都大物流的一个节点,新都希望加快“融入成都、联结德绵、壮大支柱、错位发展”的步伐。新都区物流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吴立宣形象地概括了它的功能:“它是个公路港,相对于以前的码头,它停的不是船而是货车。”
  2008年,物流中心配套工程——城北货运大道将加快建设,以此为节点,新都希望加快“融入成都、联结德绵、壮大支柱、错位发展”的步伐。
  支点  撬动成都物流业的杠杆
  物畅其流,物流产业发展成为撬动成都新一轮发展的杠杆。新都,就是这根杠杆上的一个支点。“新都物流中心不只是新都的物流中心,它是成都大物流的一个节点。”吴立宣如此界定物流园区。
  近年来,在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视野下,新都区所在的成都北部区域加速了城市功能的统筹布局。配合北部新城的改造和建设,新都被列入成都的四大物流中心之一。2007年,国内物流业巨头在新都区投资10亿元,建设公路货运集散区。今年建成后,将集散5000辆公路汽车。
  新都物流中心将吸纳和辐射成都及周边地区500公里的货流、人流,往北可以辐射到西安。建成后的传化集团信息大楼,类似股票交易中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成货车的调度。“货车从陕西到达成都,出发时就能通过信息平台告知信息中心。到达成都后,从下货到找货,只需要6—8小时,而过去需要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
  发展城际配送业务和第三方物流,是新都物流中心的一项主营业务。“广东生产的杯子运到四川后,先在新都物流中心的仓库存放,再配送到城市的各个销售网点,这叫城(市)际配送;生产羽绒服的企业将产品由专业的物流公司进行配送,这叫第三方物流。”物流业为新都提供了新的产业发展资源,“仅传化集团这个项目,就将为新都区带来1亿多元的税收。”
  机遇  产业发展又一个增长点
  大流通带动大市场,大市场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物流中心建设成为了新都招商引资的新优势。优势如何来做大? 
  “物流越发达,集聚的物流企业越多,所在区域的工业越发达。”吴立宣认为,物流业将成为新都区产业发展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
  规划中的新都物流中心将依托新都区已形成的五大优势产业(机械、电子、食品、医药、家具)和得天独厚的交通资源,发展公路货物集散基地;依托新都地区大市场聚集的特点,发展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一体化的流通中心,成为成都市乃至西南地区最具活力和效益的现代物流产业综合开发区。
  一个个主导产业伴随着物流产业的腾飞开始了集群扩张。临近新都物流中心的新都区工业东区,到2007年末,建成、投产项目34个,总投资19.15亿元,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0.15亿元,税收1.8亿元。
  承接物流中心的辐射,新都开始了区域内的交通、物流节点建设,启动了大丰物流站和石板滩蔬菜配送站等配套建设工程。临近大丰的新都家具产业基地搭上了物流产业发展的快车。2008年,总投资37亿元的成都家具产业园项目将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入园项目建设。建成后,将建成中国西部最大的家具产业集中区,家具研发、生产、销售、展示、物流一体发展的产业链,为新都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极。
  城市功能优化的有力助推器
  “项目做支撑,产业来配套,城镇建设与城镇产业良性互动,物流业发展是基础。”2月19日,新都区召开的城镇建设与结构调整会提出了城市功能优化的新课题。未来,新都将构建城区、重点镇和新市镇、新型社区和特色社区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一区一园一中心,两城两镇两区域”。在新都区的未来发展规划里,新型城镇化将在“全域成都”的视野下,与产业发展联动推进。新都区提出,以“北部新城、成都新区”为建设目标,主动对接中心城区,完善城镇规划与城镇产业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以城镇建设带动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
  新都物流中心所在的三河街道办,城镇建设开始了融入中心城区的新调整。以物流项目为带动,三河街道办将加快道路及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14个社区也将调整为8个。未来的三河,将建成与中心城区产业错位竞争的新型城市社区。
  物流网
  三大国际性枢纽型的物流园区
  依托双流国际机场建航空物流园区,依托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依托成都铁路枢纽散货站建青白江物流园区。
  四个区域性物流中心
  龙泉物流中心,通过成渝高速、成南高速,辐射成渝经济带、川东川南经济区域;双流物流中心,通过成乐高速、成雅高速、川藏公路,辐射乐山、雅安、攀西经济区域和西藏、云南;成都出口加工区建保税物流中心,辐射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进出口货物;新都物流中心,通过成绵高速、川陕公路,辐射川北及北面的邻近省市。
  访谈
  从通道到枢纽的飞跃
  新都区委书记杨羽
  成都日报:随着我市城市功能的优化调整,我市交通枢纽、物流基地、工业集中发展区、主导产业等涉及的一些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重大布局在二圈层,地处二圈层的新都区如何抓好这些大项目、实现大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杨羽:春节过后,新都区围绕结构调整,连续召开了城镇布局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会议,目的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体制创新、结构调整联动。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一是着力建设好北部新城核心区,在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已具一定条件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第三产业的承载能力,建设现代商业服务片区,提升城市的建设质量和城市价值,培育产业承载能力,让城市充满活力。二是加快重点镇和新市镇建设,延伸统筹经营城市的能力,推进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面貌,拓展发展空间,引导农民转居民,推进城镇化进程,使人居环境得到提升。三是社区建设。通过大项目带动新社区建设,提高基层硬件品质;通过完善基层治理机制,提升社区的软件品质。
  2008年,新都区将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一个区域的产业布局是否优化,关键看三次产业是否实现了协调发展,看工业集中度高不高、集中的质量高不高。目前,新都区三次产业的比重为7∶62∶31,体现了工业挑大梁。今后,新都区将抓住市委、市政府推动工业连片发展的机遇,强化“一区一主业”。用中国铝业投资37个亿、建设“10万吨双零铝箔”等大项目带动精密机械制造这一主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提升新都的产业竞争力。
  城市空间布局的不断优化,推动了三次产业比重的不断优化,新都区将继续坚持工业挑大梁,重点提升第三产业质量和效益,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现代商贸业,以北部商贸城项目为载体,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形成新的增长极。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并从发挥龙头企业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和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两个方面入手,提升农业的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
  成都日报:有了这一新布局,新都区如何在建设西部物流中心的新战略部署下,推进物流产业的发展? 
  杨羽:物流是结构调整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推进体制创新、“三化”联动,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是交通物流环境,也就是我们需要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因此,我们将紧紧抓住物流产业不放,新都作为重要的成都北部通道,将建设成为物流枢纽之一,使枢纽的信息及生产要素和资源得到吸收、消化、提高、再分配,实现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新都区承担着建设成都向北通道枢纽点的重要使命,物流中心建设是新都区落实省委、市委工作部署的项目,它将推动新都区融入成都、联接德绵,带动周边发展,要努力建设成为成都乃至中西部枢纽的重要一部分。同时,新都还要站在“全域成都”的视野下,更高层次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物流是信息流、人流、资金流的结合,我们引进的浙江传化集团,不仅带来了物流项目本身投资,也带来了物流中心建设管理理念的变革。我们将以更先进的理念整合资源,推进物流业上档次。
  手记
  打通物流瓶颈 提速全域成都
  地处内陆,成都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天然的区位劣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物流成本较高,物流业规模、基础设施、配送体系相对落后等问题,这成为了制约成都市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发展计划的“瓶颈”。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来,我市通过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打造了城市竞争力的比较优势,降低了城市发展的服务成本。与城市发展所需的软件配套,城乡一体规划布局的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成都新一轮发展储备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全域成都”的交通体系,布局了成都城市功能优化的网络。而物流,就如连接网络的路由器,功率大小,决定网速快慢。
  物流服务水平、成本、基础设施状况和现代化智能运输系统构成了物流系统要素。系统功能的优化,也需要通过流程再造,减少产业发展的成本。一个开放的物流系统,不仅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服务支撑,也在循环运动中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2007年底,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西部物流中心的新要求。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成都加快了建设西部物流和商贸中心、交通枢纽的步伐,“全域成都”的城市功能优化布局中,突出强化了物流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为成都实现充分开放合作,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分工提供了发展基础。一个个物流“瓶颈”的不断消除,畅通了成都城市发展的物流“动脉”。
  背景
  公铁机联运  构建成都物流业新格局
  我市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以成都为中心的对外连接通道,辐射西部、连接国际国内,提高主要交通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聚集众多的国际、国内物流企业,形成强大的区域交通枢纽,到2010年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目前,成都物流业新格局正逐渐成型。
  2008年,航空、铁路、公路物流通道建设,将加快推进我市打造西部物流中心的步伐。 
  今年,我市将以开通成都至美国、日本东京、印度班加罗尔国际航线为突破口,力争开通多条国际直飞航线;壮大成都至深圳、上海、天津港口的铁路货运五定班列,增加班列密度;开通成都至重庆的城际货运班车。
  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三中心、两枢纽”,有130万平方公里的市场辐射范围、超过2亿人口的覆盖面积。50多个大型专业批发市场、近20家大型连锁商业企业、近900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英特尔、丰田、一汽、摩托罗拉等一大批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落户,都为成都的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目前,作为我市三大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之一的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即将开工建设;2008年5月前,铁道部规划的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规模最大的成都国际集装箱中心站将开工建设。以此,成都将打造一个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海铁联运、通达全球的大型“内陆港”。今后,成都的货物到上海只要48小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