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钢铁业何去何从

2008-2-27 12:3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铁矿石价格猛涨65%超过人们意料 
  2月18日20时,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宣布与日本新日铁公司、韩国浦项公司达成2008年铁矿石基准价协议:在上一财政年价格基础上南部铁精粉涨65%,卡拉加斯粉涨71%。
  消息一出,武钢集团内部一资深人士说:“65%的涨幅太不合理,成本压力太大。由于武钢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很大,尽管先前已签订了一些长期合同,但武钢2008年仍要多付35亿元,这相当于2007年武钢一年利润的1/3。而且,武钢地处内陆腹地,相对于上海宝钢,武钢还要增加一大笔运输费用,这些都将大大压缩武钢的利润空间。”
  中国一民营钢厂厂长表示,“65%的涨幅超过了他的判断,铁矿石价格的大幅涨价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负担,板钢价格要涨10%-15%,企业才不会亏本。”
  冶金工业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李新创分析认为,“65%的涨幅太高,以生产普通建筑用钢材等低端、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钢铁公司,由于目前普通钢材供大于求,毛利率、成本控制与转嫁的空间相对较小,国内相当一部分中小钢厂将面临不得不选择停产或关闭的境地。”
  权威专家认为,今年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形势将是2000年以来最为严峻的:全球经济下滑、原料成本紧张、节能减排力度加大、钢材出口再次加征关税、海外反倾销接连不断。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使钢铁企业利润越来越小,许多企业已明显感受到了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
  中国要解决铁矿石谈判的被动地位,必须建立铁矿石资源的稳定供应网络。同时,推动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和重组整合,优化铁矿石资源的需求结构。
  是什么把铁矿石价格推向疯狂?
  环球矿业商务网和新浪网分析文章指出,“2004年以来,国际铁矿业通过大规模兼并和收购,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排名前三位的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公司、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及西班牙的力拓矿业公司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掌控了世界铁矿石70%以上的海运量。国际铁矿石仍然是卖方占主导市场,谈判的权利仍然牢牢掌握在这三大铁矿石巨头手中。在价格方面,国内钢铁厂商在国际上没有相应的话语权和决定权。”“我的钢铁”首席分析师贾良群和分析师王平认为,“涨幅源于需求旺盛,占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量近50%且每年消化其净增量80%以上中国市场的需求,使得中国因素成为影响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主要因素。”“日本企业是在兴风作浪,借机打压中国钢铁企业,因为他们在巴西很多矿山都有股权。”广东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炳文如是表示。
  相关专家认为,铁矿石价格上涨,原因众多:“国际铁矿石大型供应商垄断市场,抬高矿价;国际海运行业海用费畸形增长;我国企业到境外开矿,独立行动,力量分散,无序竞争;我国企业采购铁矿石买方独立对外不搞联合,力量分散,采购力量不集中。”
  湖北钢铁企业何去何从?
  除了铁矿石价格上涨65%之外,运输费用增加、焦炭价格上涨、矿石自给率低以及地处内陆的区域劣势,时刻绷紧着武钢的神经。面对这些成本上涨压力以及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竞争,湖北钢铁业如何突围呢?
  武钢地处内陆腹地,70%的铁矿石要从外部进口,光运输成本就是一笔很大的费用。武钢昔日掌舵人刘本仁说:“日本的5大钢铁企业,以及韩国的浦项,台湾中钢,都是临海的。这些公司的进口铁矿石,由20万吨至30万吨载重的船运过来,靠在码头上搭上自己的皮带就可以直接上料了。而武钢把进口铁矿石运到宁波的北仑港后,还需要换成载重1000多吨的小船运至武钢。这其中增加的运费和损耗不可小觑。”进一步,“如果钢材的主要消费不在钢厂所在地,成本之高将难以想象。”
  因此,刘本仁指出:“当前钢铁行业发展,一方面有赖于全行业的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大中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更加重视区位选择,特别是要到沿海地区去发展,以应对成本增长。”
  开发高附加值产品、转嫁成本压力也是我国钢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武钢在取向硅钢领域的独特竞争优势使硅钢产品成为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从技术壁垒、国内需求和替代进口分析,2010年前武钢取向硅钢高毛利将保持,加之产能的持续扩张,硅钢将成为公司盈利的“定海神针”。
  调整产业结构。随着我国钢铁下游汽车、造船、家电、基建等用钢行业的发展,钢铁下游产品代替钢材出口的趋势较为明显,对钢铁的需求也将发生结构性变化,高附加值产品将比例进一步增大。武钢集团副总经理彭辰说,武钢主要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化解成本压力。他举例说,武钢重组武汉冶金业,将汉阳的工厂搬迁到阳逻,打造江北钢材加工配送基地,年深加工能力超过200万吨,极大地提高了钢材的附加值,年利润将达10亿元以上。另外,公司领先把重点转向了具有更高磁导性和低损耗特性的高磁感取向硅钢(HIB钢),用于制造高性能要求的高压变压器。
  打造安全产业链,参股控股远洋运输公司也是降低运输成本的一种好途径。
  采取内功消化成本压力固然可喜,但通过钢厂之间的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将有望使我国钢铁业“做大做强”。贾良群等业内人士认为,“应利用目前钢铁业的高成本状态,化害为利,不断推动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和重组整合,优化包括铁矿石在内的资源需求结构,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谈判实力。”武汉大学商学院教授吴先明建议,“对内对外都要联合重组、内外兼修,直接对国外拥有铁矿石资源的企业参股控股,是分散全球垄断的一种方式。”
  引进国外先进的冶炼技术,提高铁矿石自给率。目前,中国铁矿石自给率为40%-50%,武钢的铁矿石自给率仅为30%,受国际铁矿石价格波动影响较大。而国外的一些公司,如韩国浦项公司的FINEX炼铁技术可以将中国储藏量最多的含铁量仅有30%的铁矿石作为原料,而且氮酸化合物和硫磺酸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质的排放量也仅达到鼓风炉工艺的1%-3%左右。这也许能够减少中国铁矿石进口的依赖性。
  在现代制造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往往是最终取胜的法宝。如宝钢集团通过打造安全产业链提升了企业的生产和利润安全。它不仅与铁矿、煤炭、有色金属、远洋运输以及国内三大汽车巨头、中船集团等上下游核心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还投资参股,占据汽车外围产业的生产份额。这不失为一种降低成本的好途径。
  钢铁行业的成本上涨令人心惊,但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取决于钢厂能否通过提价,将成本的压力转嫁到下游企业。同时,铁矿石价格的高涨,给中国的钢铁业洗牌、实现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以及改良技术提供了大好时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