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培炎撰文:把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

2008-2-25 11:4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服务业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发展服务业事关现代化建设大局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文化体育娱乐、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众多行业。服务业可以划分为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也可以划分为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还可以划分为盈利性的服务产业和公益性的服务事业。在国民经济所有产业及行业中,除农业、工业、建筑业外,其他都是服务业,可以统称为第三产业。随着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服务业的领域不断拓宽,范围逐步扩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加快发展服务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大趋势。人类发展已从工业社会逐步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当物质产品的短缺基本消除后,经济增长必将更多地依靠服务业带动,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上世纪后半叶以来,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大趋势,这是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区别。据世界银行统计,当前全球服务业产值比重平均已超过60%,发达国家超过70%。交通、信息、流通、金融、商务、科技等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专业化分工,推动了社会化生产,完善了市场化体系,改善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水平。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3000美元之间,服务业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但服务业产值比重还不到4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亟待加快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国际趋势和规律,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向以服务业为主的方向转变。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用于吃、穿、用等产品性支出的比重下降,住、行等服务性支出的比重上升。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由物质型向服务型、文化型转变,服务性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必须适应消费需求变化的新形势,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性产品。我们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解决民生问题,也要求扩大公共服务范围,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管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生活改善的新期待。服务业还具有劳动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的特点,是增加就业的主要途径。2000年以来,我国服务业就业劳动力新增约6000万人,超过同期全部新增就业人数,弥补了工农业就业的减少。今后几年,我国城乡新增劳动人口每年仍达1000万左右,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努力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劳动收入,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弱。目前,主要工农业产品供给能力相对充裕,规模扩张受到国内外市场容量的制约,而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水平不高,增长潜力很大,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附加价值较高,拉动能力较强,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业具有引领消费、创造需求的特点,如互联网、创意设计、家政服务等行业的兴起,改变了人们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拓展了新的物质文化需求,发展的空间十分广阔。服务业又具有区域性较强的特点,其生产、使用和消费大多在一个国家内部实现,对繁荣当地经济作用较大。服务业还具有需求弹性波动不大的特点,与一般工农业相比,其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小,是国民经济及地方经济稳定的增长点。培育壮大服务产业,有利于促进生产与消费衔接,有效扩大和开拓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从产业发展的沿革看,服务业与工农业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服务业的兴起和繁荣建立在工农业发展基础上,同时又支持了工农业发展。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前沿领域,是当代最重要最活跃的产业形态,对工农业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越来越突出。推动工业集约发展,取决于科技、信息、金融、商务、物流等生产型服务的支撑和配套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更需要技术研发、产中服务、市场营销等专业化服务的支持。可以说,没有现代服务业,就没有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同时,服务业形态的发展与变化,丰富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内容。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工程总包、服务外包、动漫产业等新的服务业态不断涌现,深化了产业分工协作,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当前,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服务业与工农业结合不够紧密,对产业的支撑能力不强。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服务业既是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方向,也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服务业主要以人的智力、体力等非物质投入为主,能源、原材料等物质投入较少,与工农业相比,资源消耗较低、污染排放较少。同时,科技、环保等服务业的发展,还能够通过提供有关专业服务,促进其他产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上个世纪60?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为这些国家能耗降低、环境改善作出了贡献。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节能减排的形势相当严峻。这种状况的产生,与产业结构总体偏重、重工业发展偏快直接相关。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有效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必然选择。必须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市场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企业分工协作和社会化服务不充分,资本、劳动、土地等要素市场功能不健全,信息、技术、法律等中介服务不完善。而这些服务既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又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其发展滞后以及不规范,直接影响整个市场体系的运行效率,也限制了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有效发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健全要素市场,大力发展金融、咨询、评估等服务业,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形成分工合理、运行高效、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为整体改革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
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无论是海外营销、贸易融资,还是国际经营、跨境并购,都需要提供大量的国际化服务。近年来,我国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呼唤着开放型服务的发展。服务业的国际化,是发展外贸、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重要支撑,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水平。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谁能在这些领域赢得优势,谁就占据了发展的主动权和制高点。
改革开放特别是1992年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做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以来,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一是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据初步统计,2007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6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3.7%提高到39.1%。二是服务业就业迅速增加。2006年,全国服务业从业人员2.46亿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78年的12.2%提高到32.2%。三是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宽,生活型服务业门类明显增加,生产型服务业快速拓展,传统服务业改造加快,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四是服务业水平逐步提高,服务产品不断丰富,服务质量得到改善,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同时应当看到,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落后,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服务业总量相对较小,产值比重仍在下降;服务业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传统服务业亟待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服务业十分薄弱,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群众需要;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缺乏。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下大力气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服务业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
二、尽快把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服务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在新的形势下,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坚持发展服务产业与强化公共服务相结合,坚持推进自主创新与深化改革开放相结合,坚持利用市场机制与加大政策支持相结合,不断提高服务业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全面开创服务业发展的新局面。
2007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未来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到2020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服务业结构显著优化,就业容量显著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重点要推进以下几项任务。
(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这是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提升产业整体水平的关键所在。发达国家无不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其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保持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任务,在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中,把研发、营销、信息、科技、金融、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留在国内,把一般加工、制造业转移到国外,从而占据了国际分工的高端位置。我们必须顺应世界服务业发展的趋势,适应国内转变发展方式和提升产业结构的需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不失时机地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推广第三方物流,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快捷交流运输,健全综合运输体系,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社会化和现代化。二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完善电信基础业务,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合一”,发展电子商务,壮大软件产业,广泛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三是推动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科研开发、产品设计、工程规划、技术推广、环境监测等行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四是保持金融业持续发展,提高银行、保险业发展水平,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注重发展中小金融,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五是优化发展商务服务业,发展和规范法律、咨询、会计、审计、评估、广告、会展等行业,形成专业化、高水平的服务体系。六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合理调控住房需求,努力增加住房供应,改善住房套型结构,保持房价基本稳定,更好地发挥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作用。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是现代服务业成长的一大趋势。要鼓励工业企业加强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推进业务外包、专业化生产,形成现代产业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集聚发展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特征。要立足地方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发展环境,努力形成一些布局科学、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二)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传统服务业门类多,量大面广,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就业容量大,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必须调整结构,提升水平,突出特色,优化发展。创新管理模式、加强技术改造,是传统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要加快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促进科学管理在传统服务业广泛应用,积极推广网络技术、供应链、条形码、收款机等现代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目前,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对传统的农副产品、轻纺机电等市场进行改造,集贸易、信息、技术、融资等服务于一体,建立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服务平台,取得好的效果,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发展专业经营、健全服务网络,是传统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推进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行业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和联盟发展,优化物流配送,扩大覆盖范围,提高服务水平。贴近人民生活、满足群众需求,是传统服务业发展的立足之本。要大力发展家庭服务、托幼养老、洗染理发、修理维护、便民早餐等社区服务业,积极发展文艺表演、影视出版、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旅行服务等文化体育旅游业,健全居民生活服务体系。在提升和改造传统服务业中,要把发展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三)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受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服务业十分薄弱。这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生活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推进各类服务业向农村延伸,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提供良好条件与环境。要以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现代农业为中心,加快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检测认证、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等农业技术支持体系,完善种子统供、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统一组织使用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服务。要以农产品入市和工业品下乡为重点,推进农村商品市场建设,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和“万村千乡”、“双百市场”等工程,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开展“家电下乡”试点,为农副产品销售提供稳定可靠的平台,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广播电视、饮水安全、农村能源等生产生活条件。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拓展农村融资渠道,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农村信息服务,建立科技、市场等信息网络,以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生产和生活信息。
(四)着力发展开放型服务业。这是提高整个对外开放水平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条件。要把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的规模、层次和水平,促进外贸增长方式加快转变,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把服务贸易与吸引外资结合起来,进一步履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关于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的承诺,逐步扩大服务业开放范围,优化服务业利用外资结构,更多地吸引跨国公司来华设立研发中心、运营中心和地区总部,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国际服务业外包转移,是当今全球产业结构重组的重要方面。要抓住这一机遇,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积极承接计算中心、数据处理、研发设计、财会核算、呼叫中心、售后服务等国际服务业转移。要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支持具备条件的服务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拓宽营销渠道、开展研发合作、参与工程承包、扩大劳务交流,为其他产业提供运输、融资、保险、技术、信息咨询、法律等服务,发展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走出去”潜力很大。要支持文化、教育、影视、出版以及中式餐饮、中医药等特色行业到海外发展,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
(五)切实加强公共服务事业。社会事业和公用事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高度出发,把发展服务产业与发展服务事业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要高度重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发展,重点发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事业,搞好职工、农民工和农民培训,推进科学普及和文化扫盲,加强基层文化工作,提高城乡居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完善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养老保险水平,发展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市政公用事业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不断完善城市道路、供排水、供气、供热等服务体系,努力改善人居环境质量。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要加快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为低收入群众提供住房保障。推进电子政务,既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带动电子商务、网络服务等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要完善服务功能,扩大应用范围,推进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要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创新服务方式,健全服务职能,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三、努力提高服务业发展工作水平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付诸行动。在思想认识上,要从轻视或忽视服务业转向重视和熟悉服务业;在实际工作中,要像发展工业、促进投资一样发展和繁荣服务业;在组织领导上,要把服务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切实摆上议事日程。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要发挥好政府的公共职能,加强政策引导,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基础能力,促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综合协调是做好服务业工作的重要保障。2007年5月,国务院成立了全国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对服务业发展进行综合协调。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进一步明确有关服务业发展的规划思路,深入研究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服务业发展评价与考核体系,指导和协调解决服务业发展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推动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责任在地方。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服务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综合协调机构,创新思路,改进方法,提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服务业发展工作方案,把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有关行业协会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行业自律、商务咨询、信息交流、人才培训等工作,为服务企业搞好服务。各类服务企业要加强管理,提高素质,在服务业发展中起到主体作用,中央大型服务企业要走在前面。
加大政策支持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有力保证。要清理和修改各种不合理限制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完善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分类指导,有保有压,对需要扶持的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给予政策优惠。加大财政资金对服务事业的投入力度和服务产业的支持力度,安排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推进服务业重点工程建设,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研究制定把服务业税收更多留给地方的政策,调动地方增强发展服务产业的积极性和加强公共服务的责任。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应服务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信用担保机构面向服务企业开展业务,扩大服务业直接和间接融资规模。积极稳妥地推进服务价格改革,理顺价格关系,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实行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调整城市用地结构,合理确定服务业用地比例,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在供地安排上给予倾斜。
深化改革开放是增强服务业活力的关键环节。要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打破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降低一般服务行业注册资本、工商登记等门槛。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凡是向外资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内资开放;凡是对本地开放的服务业领域,都要向外地企业开放。要深化服务企业改革,加快国有服务企业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服务企业,支持中小服务企业做专做优做强。深化服务事业单位改革,将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深化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改革,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供水供气供暖、公共交通等服务事业,也可以采取政府支持、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等方式,增加服务业供给能力。发展服务业应立足于用好现有设施,促进资源整合,提高利用效率,避免闲置浪费。当前,要选择一些具备条件的产业和事业,选择一些地方开展服务业改革的试点。同时,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国外服务业发展的新理念、新做法、新模式,提高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
推进科技创新是服务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以及一些社会事业作为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要按照规划要求,面向发展需要,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力争在下一代网络服务、智能信息处理、数字媒体内容平台、高速轨道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促进金融、物流、网络、传媒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同时,要全面推进服务业科技创新,高度重视自主研发和推广应用,积极开发具有现代水平和民族特色的服务产品,不断满足各方面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继续引进国外服务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组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促进国内服务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
强化人才开发是服务业兴业之本。现代服务业从根本上看就是智慧经济、头脑经济。要切实加大服务业人才开发力度,抓紧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研发设计、科学管理人才,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规则的市场营销、金融商务人才,培训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有利于人才充分施展才华的任用机制、鼓励人才创造创新的激励机制,使更多的服务业人才能够干成事业、干好事业。健全人才服务机构,完善就业服务网络,消除阻碍人才和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障碍,吸引海外留学及就业人员回国创业,为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力队伍。
优化发展环境对于服务业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走标准化、法制化轨道是服务业健康发展的保障。要加快制订和修订各行各业急需的服务标准,抓紧制定和完善服务业有关法律或法规,建立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和法规体系。同时,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打造知名服务品牌,规范服务市场秩序,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查处提供假冒伪劣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利益的行为,为服务业健康发展提供外部条件。还要尽快建立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做好服务业知识普及、信息发布和新闻宣传工作,促进服务产业平稳快速发展,引导居民合理扩大服务消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