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成本攀升棕油继续上行

2008-2-25 11:1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上周,国内棕榈油市场行情继续大涨。据统计,目前天津24度精炼棕榈油集中报价在10950—11000元/吨,上升600元/吨;日照港报价在10950—11000元/吨,上升600元/吨;张家港报价在10950—11000元/吨,上升600元/吨;宁波港报价在11180—11200元/吨,上升650元/吨;广州港报价在10950—11000元/吨,上升900元/吨。随着前期中国买家采购的进口棕榈油陆续到货,沿海、沿江港口地区的卸货量集中增多,而国内精棕榈油产品的市场需求仍偏弱,造成部分港区的棕榈油库存压力开始显现,这有可能加剧后市大盘振荡风险。但考虑到国际商品大牛市背景,国内销售商的预期采购成本水平,包括其他植物油价格也已进入新的顶部箱体等因素,预计后市全球棕榈油价格仍将调整运行在历史高位。    库存压力有所缓解 
  据船运调查机构IST数据显示,2008年2月上半月期间,马来西亚对欧盟出口棕榈油数量达到116931吨。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需求出现好转迹象,将有助于缓和供应、库存数据偏空的影响。另外,全球植物油、籽供应格局趋紧,中国出现历史罕有的雪灾,都将进一步刺激植物油市场的需求前景。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1月底,马来西亚的棕榈油库存达到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并且出口需求较上月下降了近1/4。不过,目前棕榈油市场显然已经消化了官方数据的利空影响。 
  进口到货明显增多 
  今年2月中旬,受中国春节长假影响,国内买家的棕榈油采购步伐明显放慢,而内陆地区异于常年的低温暴雪天气更进一步影响到沿海、沿江港口的棕榈油装运与流通。据了解,由于前期华南地区棕榈油价格的相对偏低,北方地区买家的跨省采购较为活跃,节后进口棕榈油到港数量集中增多,南方低价定单到货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另据统计,今年3月上半月,华东某大型港口、华北个别港口可能首次面临库存压力。可见,在国内棕榈油消费市场真正启动之前,部分港口的棕榈油库存已经趋于饱和,内外盘期货市场高位调整风险一旦显现,就有可能促使现货商跟盘调整定价,但棕榈油市场高位运行的牛市格局仍难改变。 
  进口成本再攀新高 
  目前,今年3月至6月船期的马来西亚24度精炼棕榈油对华FOB预售报价达到了1160—1167.5美元/吨,折合到港交货成本在10640—10710元/吨,这也是有史以来的最高点。与我国其他植物油品种截然不同的是,棕榈油市场供应完全依赖进口渠道,这也使港口分销商的定价参考在很大程度上为到国际市场行情波动所主导。近期,国际豆油、原油期货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对内外盘棕榈油期货带来趋升推动,导致国内进口棕榈油到港成本不断创出新高,也成为现货市场上买家不断加价的主要原因。此外,进入3、4月份之后,随着国内大部地区气温的持续回暖,低度精棕榈油以及24度精棕榈油的销售前景向好,令持货商跟盘提价的行为日趋活跃,大盘也跟随外部市场确立了新的历史高价位运行区间,不排除港口棕榈油产品报价继续惯性冲高的可能。 
  综合分析,近期国内棕榈油市场整体继续明显走高,各地销售商跟盘抬价现货报价,主要受到来自国际、国内相关期货行情飘红的心理提振,不过,终端买家入市采购的追涨意愿并不强烈,部分港口库存积压现象有所显现,分提精炼厂开工率整体偏低,预计短期国内棕榈油市场行情将保持高位运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