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输送分拣设备期待标准化

2008-2-22 12:2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2007年需求稳步上升  
2007年是我国输送分拣设备需求稳步上升的一年。标志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内物流企业不再引用传统的货物配送及系统规模,开始注重适应全球发展趋势,为供应链增值的实际需求来规划物流配送中心,重视其投入使用后的效率、成本及投入产出,因此设备使用更趋理性。其次,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行业发展。除常规行业对输送分拣装备的需求外,一些企业早期建造的物流配送中心,因流程和处理效率不能适应业务量的日益扩增而相继进入二次改造或重新规划,如山东新华、红运昆烟、南京邮政枢纽、FedEx广州枢纽等。此外,服装、图书馆等行业纷纷兴建新的配送中心,如美特斯邦威、广州图书馆等。以上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输送分拣设备市场需求上升。 
近几年,技术进步推进了输送分拣设备品质和功能的提高。国内供应商不断针对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用户的需求、建议加以改进和提高,一些规模企业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使产品质量和功能更贴近用户需求。如Damon公司最近研发并融入节能环保意识的DB127-A型零压力积放输送线和LCS-A型直线式交叉带分拣机,就是为迎合市场需求推出的机型。     
另一方面,国外设备供应商也逐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他们在带来先进技术的同时,为贴近客户需求,也带来了与国内同行进行合资、技术合作及OEM 机会,为我国输送分拣技术装备整体实力的增强奠定了基础。  
二、解决标准问题需要企业的“互动”      
标准化问题已成为当前输送分拣装备采用新技术的关键。近几年来,针对行业标准体系不健全、归口单位重复、官本位情况严重等问题,政府部门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标准化的步伐大大加快。2006年6月,机械工业物流仓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一年多来,在标委会及挂靠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进行了物流仓储设备的标准体系研究,相继提出了《物流仓储设备标准体系》、《连续搬运机械标准体系》送审稿,为以后各类设备标准制定和归类奠定了基础。     
从企业层面看,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引入标准化理念,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设计不同的模块,并在模块间建立标准接口,通过模块组合形成丰富的产品系列,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为系统的功能调整及扩容提供了便利。 当然,标准的贯彻需要企业的互动才能够实现。在供应链中,物流系统需求方(客户)是承接各设备供应商的节点企业,实现标准化对于需求方的系统集成成本与效果起到关键作用。如何采用行业标准、使各设备供应商共享技术标准信息,是需求方物流系统集成、维护及降低供应商制造成本、提高装备使用价值的关键。目前,重要的是规范体系内的各设备应用标准,避免不同供应商的设备在集成时要定制专用的接口设备。 
目前,应通过行业细分、合作、对话,尽快形成我国标准制定的合理机制。这种努力不可能是短期行为,需要行业中的各企业长期的共同努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