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综合交通大格局谋变:东出西联+南北通衢

2008-2-19 11:2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核心提示 
  2月18日召开的全省交通工作会议正式确定今后三年我省交通新目标,要建设"东出西联、南北通衢"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提供保障支撑。
  在1月底举行的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长郭庚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作为支撑沿海强省建设的基础条件之一,加快连接沿海与内地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完善"东出西联"的大交通格局。
  结合日前省交通厅牵头作出的《以港口为龙头"东出西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种种信息表明,河北综合交通格局正在酝酿一场大变革。
  1、六大通道“连横”向海
  河北交通网络格局今后一个时期的新变化将围绕港口这个“龙头”,从横向来部署
  青兰高速、邢汾高速……
  邯黄铁路、邢和铁路……
  这些建设规划中的交通线路,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东部沿海。
  交通线路的东西布局,是我省交通体系为“东出西联”所进行的大规模布局调整。
  从省交通厅进行的专题研究中获悉,未来河北“东出西联”大交通格局将形成“六大通道”,分别是:济南———长治综合运输通道(邯济、邯长铁路和青兰、邢临、邢清高速公路组成);青岛———太原综合运输通道(石太、石德铁路与石太、青银高速公路组成);黄骅港———太原综合运输通道(朔黄、黄大、沧港地方铁路和石黄、石太高速公路组成);唐山港———朔州综合运输通道(津霸铁路以及保津、唐曹高速公路组成);西北出海通道一(丰沙、京张、大秦铁路与京张、京秦高速公路组成);西北出海通道二(唐遵、栾港铁路和张承、承唐、承秦高速公路组成)。
  “而在这一构架形成前,我省的交通运输体系主要还是表现在纵向布局上,沿京广线就是这一特征的最主要表现。”省交通厅厅长焦彦龙说,河北交通网络格局今后一个时期的新变化就是围绕港口这个“龙头”,从横向来部署。
  “未来我们要以高速公路、铁路协调发展为重点,加快构建沿海港口集疏运系统,实现港口与港口之间、港口与产地之间、港口与用户之间的高效便捷连接。”参与这一项目研究的宣大高速公路管理处副处长牛建军如是说。
  高速公路方面,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四大港区与区域内城市快速连接并沟通山西、内蒙古两大能源基地,四大港区路上快速连接为重点,规划了(部分已建成)我省14条高速公路“东出西联”大通道,全长约3725公里。
  铁路通道方面,到2020年完成规划的6条“东出西联”通道,全长约5000公里(含规划新增路线约2700公里)。
  2、97%以上县城半小时上高速
  三年后,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4594公里
  “到2010年,我省要实现全省97%以上的县城30分钟上高速,形成各设区市之间、各设区市与京津及周边省市、各重要城市与港口之间的高速公路网络。”焦彦龙说,届时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4594公里。
  而全省交通工作会议同时提出,到2010年,一般国省干线公路实现90%以上的干线公路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好路率达到90%以上。农村公路完成新改建2.4万公里,全省实现具备通油(水泥)路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油(水泥)路。“这将大大推动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焦彦龙解释道。
  河北公路交通更远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通车里程达到180000公里。实现高速覆盖所有市县。县城到乡镇通三级以上,县城到主要乡镇通二级以上公路。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
  在河北公路进行域内布网的同时,我省还将重点加快与域外公路的连通。据了解,结合《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及《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20年,河北交通将以构建京津冀一体化交通为目标,实现石家庄及北京、天津三个中心城市之间多路连通,中心城市半日交通圈覆盖所有地市,相邻地市实现便捷连接。
  “同时要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高效衔接、快速沟通,承担起三地间各类资源的集疏功能。”宣大高速公路管理处副处长牛建军如是说。
  “我们希望到2010年,全省初步形成以11个省辖中心城市物流中心为核心的货运服务体系,初步搭建起一个覆盖全省、辐射京津及渤海经济区乃至全国的现代物流网络框架,初步建成全省智能交通道路运输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焦彦龙自信地说。
  3、港口吞吐能力再增一个秦皇岛港
  三年建成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三个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综合性大港
  “到2010年,我省港口适应度达到1.1,生产性泊位达到119个,吞吐能力达到5.9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20万标准箱。”
  把焦彦龙在全省交通工作会议上说的这句话,与目前我省港口吞吐能力达到3.99亿吨这一数字结合,便意味着三年后河北港口吞吐能力上要新增一个秦皇岛港。届时将形成煤炭、铁矿石、集装箱等大型专业化码头布局,建成全国最大的输煤港口群,建成环渤海地区以金属矿石、原油、LNG三大物资为主的重要中转接卸基地,建成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三个在全国具有重要影
  响的现代化综合性大港。
  据最新消息,我省目前在建港口项目进展顺利,今后三年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正加紧进行,曹妃甸煤炭码头,第一个一亿吨的第二个单元(5000万吨)、第二个一亿吨的第一个单元(5000万吨)和曹妃甸矿石码头的工可研已编制完成。
  来自省交通部门的信息表明,在谋划长远之外,近期我省港口建设重点已被确定,涉及我省三大港、四大港区。与港口建设相配套,我省将加大对连接秦皇岛、京唐、曹妃甸以及黄骅四大港区的公路和铁路交通基础设施的资源整合,重点疏通用于集疏运港口的公路、铁路、水路等的建设,加快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全面提升运输通江达海能力。
  4、京石客运专线年中开工
  准备今年开工建设的还有津秦客运专线、京广客运专线石武段7个铁路项目
  “我省铁路网数量、密度虽然高于全国水平,但是路网分布不均衡,除大秦、京山、京秦等铁路干线所在的冀东平原地区铁路分布较为密集外,西北部地区路网薄弱,尤其是坝上大部分地区还不通铁路,而且干线间缺少有效的联络线;环渤海铁路交通与环渤海经济圈发展不协调,港口后方铁路集疏通道不畅,主要港口间尚无铁路直接连通等。”焦彦龙说。
  全省交通工作会议明确,我省铁路建设以完善沿海港口集疏体系为核心,重点构建省中心城市快速客运网络。
  而交通部门提供的信息表明,我省客运专线建设进度正在加快。
  今年年底前,石太客运专线完成铺轨,明年建成通车。
  京广客运专线京石段(京石客运专线),2007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可研报告。初步设计通过铁道部工程鉴定中心审查,全线定测已完成。“根据安排,预计6月份,也就是年中全线开工建设。”河北省铁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郭峰说。
  据介绍,准备今年开工建设的7个铁路项目中,除了京石客运专线,还有津秦客运专线、京广客运专线石武段。而不久前我省召开的京沪高速铁路征地拆迁动员会提出,要在6个月内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工程年内全面开工建设。
  与客运铁路建设相呼应,我省地方铁路建设也将掀开新的一页。
  “近期我们的建设重点是地方铁路加快完善北部地区路网布局体系,开辟内蒙古和张承地区的出海通道;开辟山西西部及保定、廊坊、邢台、邯郸等地区新的出海通道。”郭峰说。
  5、空中通道“高密度”延伸
  今后三年将扩建邯郸机场,新建秦皇岛、承德、张家口支线机场
  “当前,我省航空运输正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已迈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河北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彦杰判断说。据介绍,集团公司去年全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88.17万人次,同比增长37.3%。
  但另一组数字却显示,我省民航发展也面临挑战。
  2007年我省民航完成国内航线货邮吞吐量9459.7吨,同比增长16.9%,但与高速倍增的客运吞吐量相比,空港带动物流业发展的力量显得薄弱。
  目前,我省民航机场仅有石家庄、秦皇岛、邯郸三个,而旅游和矿产资源都比较丰富的张承地区以及沿海唐沧地区还是空白,我省民航机场总量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机场布局还有待完善。
  基于这一考虑,“十一五”期间,我省将扩建邯郸,新建秦皇岛、承德、张家口支线机场。
  空中通道酝酿着在“东出西联、南北通衢”大交通格局中的飞跃。
  河北民航最近的目标便是到2010年民航交通体系网络密度大大增加。
  ———以与我省联系紧密的珠三角、长三角、东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广大西部地区为重点,以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为节点,构筑我省干线航空网络,每周航班量达到400班左右。
  ———以省内机场、环渤海区域城市、全国旅游城市为节点,构筑我省支线航空网络,每周航班200班左右。
  ———在现有与香港、俄罗斯、韩国等地区和国家客货运输包机的基础上,逐步开通至澳门、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地区和国家的国际航线。
  人们期待河北大交通格局中的航空这块“短板”能及时补上来。 
  链接 
  2010年河北交通发展目标 
  ■港口:
  港口适应度(通过能力/吞吐量)达到1.1,生产性泊位达到119个,吞吐能力达到5.9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20万标准箱。
  ■公路: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4594公里,规划的"五纵六横七条线"主骨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
  ■铁路:
  规划建设新线2302公里,其中港口通道1365公里,客运专线947公里,境内铁路营业里程突破6000公里。地方铁路延展里程力争达到1573公里,铁路运输能力达到货运量2.3亿吨,货运周转量2730亿吨公里,客运量1.1亿人次。
  ■民航:
  全省机场设计旅客吞吐能力28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9万吨,航线网络、航班密度接近全国中等水平,全省机场航班总量每周达到630班次左右。
  新闻分析 
  河北交通:新机遇,新挑战
  随着新构想的日渐清晰,河北交通把规划图景变为现实,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对交通需求最迫切时期到来
  一项研究认为,河北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的发展特征之一,便是交通的大发展。
  “实现工业化阶段,则是对交通需求最迫切的时期。在工业化进程中,GDP快速增长,城镇化快速推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很迫切,必然会带来大量的车流、物流、人流,要求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发展。”省交通厅厅长焦彦龙分析说。
  而河北交通,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我省地处环京津、环渤海的特殊区位,国家规划的“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有两纵两横经过我省境内,是全国通往京津、西北北部出海、东北连接内地的必经之地。这就要求河北不但要加快构建“东出西联”的开放交通格局,还要面向全国,融入京津,加快实现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交通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发展目标更加明确。我省相继制订了高速公路、农村公路、港口、铁路和道路运输等发展规划和目标,“干什么”已经十分明晰。这些对于我省构建交通综合运输体系,无疑提供了一大平台。
  诸多挑战中关键是建设资金
  交通要继续加快发展,但“科学发展”对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分析人士认为,今后5到10年,随着我省交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步伐将加快,同时又要保持较快增长,提高总量供给满足社会需求,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难度加大。随着民营企业等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高速公路等交通建设,企业的逐利性与交通的公益性矛盾,为我们依托社会力量放手发展交通,又要加强管理提高交通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新课题。
  “资金问题仍是决定交通建设的主要矛盾。”省交通厅厅长焦彦龙介绍,完成我省“十一五”交通建设任务,资金供需矛盾还很突出。据介绍,单是今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就计划投资430多亿元,资金问题需要格外重视。
  据了解,为解决这一难题,我省将把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解决交通发展的最大制约———资金问题,推动全省交通建设大规模展开。一是多争取交通部对高速公路、一般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及港口公用设施的资金支持。二是对高速公路、港口、铁路继续实施项目业主、投资主体、筹资方式三个多元化,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大交通规费征收力度,筹措资金,加快一般国省干线、农村公路等公共产品的发展。
  一系列进行市场化手段的融资举措,也强化了交通建设尝试融资新手段的意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