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包装业将步入发展快车道

2008-2-14 11:2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2008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上,包装业作为生产的终点和物流的起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天津科技大学物流与工程系主任韩永生教授就我国去年和今年包装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驻足,回眸
    韩永生认为,近年来,我国包装工业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推进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狠抓经济增长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企业积极采取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增加产品种类、提升质量、降低成本;同时,根据市场状况和资源紧缺程度,合理布局,促进了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
    着力科技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韩永生告诉记者,我国研发基础薄弱,目前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优质原料主要还是依赖进口。针对这种现状,国内不少大企业不断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办法,获得了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对提升我国包装行业的整体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着力改善包装产品的质量,提高我国包装行业的声誉。随着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竞争日益剧烈的进出口贸易环境,包装产品的质量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韩永生认为,2007年出现的一个较好的现象是,企业逐步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主导者、投资者和受益者,技术改进、标准适用等质检形成一个联动。产品质量的提高也更好地应对了国外的 “绿色壁垒”等问题。
低头,反思
    2007年我国包装工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韩永生认为,成绩背后应该更加清醒地看到还有些严重的、深层次的问题。他认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包装制品生产中资源、能源消耗量巨大。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资源的消耗数量惊人。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口已达13亿之多,如此之多的人口,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各类产品和中间品,这些产品在各个物流环节和销售过程中,无一例外的都需要包装。
    包装材料物理机械性能差等问题导致物质资源浪费严重。韩永生告诉记者,就瓦楞纸板一项,国内因为物理机械性能相对较差造成的浪费就很严重。为了更形象的说明,他给记者列了这样这一组数字,如果以每年同样生产200亿平方米的纸箱 (我国目前年产纸箱200亿平方米左右)来做比较,我国需要用1.1亿吨瓦楞纸板,而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只用0.66亿吨就够了。
    创新能力不足。工业新产品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例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产业创新能力大小的指标,比例数值越大,说明创新能力越强。据中国包装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新产品产值占当年包装工业总产值的4.12%。韩永生说,从这个数字不难看出,我国包装工业的创新能力不足。
    包装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建设滞后。在包装立法方面,欧美国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他们制定的有关包装的法律比较健全,其中主要包括《德国包装法令》、英国《包装废弃物条例》等。
    然而在我国,涉及包装内容的法律法规很少,包装法律、法规制定困难、执行不力已经成为一个尴尬的事实。韩永生认为,这种法规和标准的缺失直接影响了我国包装业的健康发展。
扬帆,展望
    有回顾必有展望,所有的回顾也都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韩永生教授在分析了去年包装行业发展的一些亮点和存在的问题之后,也对今年包装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在展望的同时他更多的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虚心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营理念、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韩永生建议国内的包装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国外先进的东西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思路;同时大力加强包装领域科技创新的力度,创建具有完整的包装产业体系和完善的产业链与价值链。使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应用产业的龙头骨干企业与广大中小企业形成分工合理、协作密切、循环发展的利益群体。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包装产业。包装产品是一种使用范围广、用量大、耗材多、生命周期短、高废弃而且废弃物本身再生利用价值高的产品。韩永生认为,需要从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的“减量化”、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等多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多管齐下。走一条 “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发展的道路。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增强包装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的包装产业从总量看,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包装大国,但从产品品种、技术含量、出口能力、开发创新能力,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看,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加强行业内外的沟通与协作,切实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增强我国包装行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多出科技创新成果。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调整产业结构中,要解放思想,善于开拓,瞄准市场前沿,观察相关产业的走向,分析长线与短线、高端与低端、民用与军用,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并依靠科技进步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并紧跟中央加快发展中西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建立新的生产基地,抢占市场先机,调整产业布局。
    加快我国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我国的相关标准已经较为完善,但也还存在很多不足。韩永生就此提出了自己的两项建议:首先健全和完善认证制度,建立有效完善的国内TBT体系,推进我国出口包装向国际化接轨。其次,发挥驻外经商机构、经贸研究机构和信息交流机构的优势,定期收集、整理、发布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新动态。这些对我国商品包装的顺利出口都将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
    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增强我国包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实践证明,通过合理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办法也是一条迅速提高我们自主研发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加大开放力度,不只是单纯地引进,还要主动参加国际市场的竞争,包括走出国门,到国外去投资办企业,布局设点。
    包装传统产业模式将有所改变。韩永生认为,改变传统产业模式,或许在包装或冷链方面的成本有所增加。但是由于产品形象得到了提升,也跟上了流通形式发生的变革步伐,因此销售量的增加将是显而易见的——企业的规模化生产不但抵消了这部分成本,还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便利,为品牌扩大了影响,保证企业在产业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食品工业产品的包装将有更大的发展。2008年,随着消费者对微波食品、休闲食品及冷冻食品等方便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将会直接带动相关食品包装的需求,食品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包装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包装机械设备水平将有较高提升。我国包装中小企业主要还是使用国内设备,但多数处在中低档地位。为适应市场需求,包装机械行业会积极摆脱数量多、技术含量低的形象,并向多功能化、模块化、控制智能化及高精度化等方向发展。另外,越来越多的包装机械上应用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如人机对话、伺服控制技术等。
    综合上面这些考虑,韩永生认为,2008年,我国包装业将更加健康有序发展。企业资产重组,现代企业制度将加快进行;通过进口中高档包装原辅材料和高档机械设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进一步降低产品资源消耗及减少污染消耗、优化结构、改善品种,并提高产品质量。立足科技创新,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逐步推行“大强小专”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差异化”市场竞争体系;重视绿色包装杜绝污染和重视环境保护将成为中国包装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