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农产品物流体系存在多方制约因素

2008-1-8 3:0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记者:您认为出现菜价高涨而菜农收入却受损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出在哪里?

    胡书金: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农产品本身属于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农产品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不是很大。农业种植成本也大大提高。
    另外,当前农民经营的分散性、无组织性也是导致信息不灵经营失败、农产品储存和加工技术弱化、中间环节成本过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而使农民获利不高甚至亏损的现象发生。这样说,从产业链的源头来看存在断层。产业链的初始端是广大的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他们规模小,力量薄弱,信息滞后,谈判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弱。农民始终处在产业链的末端。 

农业物流投入不足成制约因素

    记者: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立存在哪些制约因素?

    胡书金:从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整体方面来看,正在走向逐步完善阶段,但是众多的参与个体和组着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制约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因素主要有:(1)流通渠道比较单一。农产品的大宗物流一般都会经过这样几个主要环节:生产者-产地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地市场-零售商-消费者,由于农产品未经加工的鲜销产品占了绝大部分,而这样多环节的流通链条,无论是时间和流通效率,还是现有的保鲜手段都无法适应农产品的鲜销形式,因此相当一部分新鲜产品由于运价、运力、交通基础状况和保鲜技术原因而损失巨大。当农产品集中上市时,物流不畅,加工能力不足,产销脱节严重,损耗情况更为突出。(2)物流技术比较落后。 “新鲜”是鲜销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由于鲜活农产品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会大大限制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3)物流投资不够。一直以来,我国在农业增产上的投入是全力以赴,但保鲜技术和物流等方面却明显相对投入不足。从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来看,如果能够更多地关注生产、流通、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经营,开发采用保鲜技术使果蔬损耗率减少一半。(4)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物流流体的流向和流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效率和效益与农业物流的信息体系密切相关,而现在农业物流信息系统所能提供信息品种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农资和农产品物流的流向带有盲目性,流程不合理,导致在途损失严重、影响流体保值增值。(5)物流成本过高。农产品供应链中产销价格差是农产品采购和经营的 “瓶颈”之一。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偏高,运销成本的波动较大。尽管一些地方在当地开辟了农副产品运销 “绿色通道”,但地方保护主义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农副产品的跨地区外销障碍重重,这无形间增加了流通成本,加大了农产品大宗物流环节的经营风险,造成了大量积压和损失。(6)农产品交易方式落后。我国农产品的交易多采取 “协商买卖”。这导致透明度较低,竞争性较弱;一对一的议价需要寻找多个对手,不利于节约交易时间和提高流通效率。

稳定产品价格是根本之策
    记者:对于以上问题您有何解决的措施和建议?您认为如何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产业链条?

    胡书金: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以下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1)建立农产品合作组织,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2)加快农产品信息化建设;(3)缩短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4)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走农产品专业化、品牌化道路;(5)加强对农产品物流保鲜技术的研究开发。研究农产品的包装技术、冷冻保鲜技术;(6)大力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与服务市场的对接;(7)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让农户的利益真正得到保障就必须稳定农产品价格,而稳定农产品价格就必须先稳定农产品生产。建立以农业行政部门为主的农产品物流管理体制,消除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提高流通效率和行政管理效率;(8)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培育与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应通过体制创新,改造、培育与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使其在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9)提高农民素质,增强现代物流意识。应通过教育、培训,增强现代物流意识,彻底转变自货自运的经营理念。

发展3PL实现订单农业
    记者:您提到了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我国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和服务市场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如何才能更好实现发展?



    胡书金:农产品物流主体可以是以下几类企业:一是国有流通企业,如国有粮食公司、供销社;二是农业公司,即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三是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
    用第三方物流进行农产品配送,可以极大地减轻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负担,使其能够更好地集中自己的核心业务,将占到经营总成木65%以上的物流成本分流给专业的物流公司。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零售商的信息反馈,对农户或农产品生产直接下订单,可以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真正实现 “订单农业”。目前,我国农产品经营企业较少采用第三方物流。在农产品产业链条的销售终端,众多农产品企业由于受自身物流经营能力的限制,往往不能达到农产品物流的高效、最优。目前,我国对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研究以及农业物流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必将成为今后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趋势。
    需要指出的是,可大力发展民营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相对于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和外资物流企业,有着自身特有的优势。民营企业在农产品物流业竞争中占一定优势,它们终将成为物流产业中的生力军。
   (胡书金: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教授,多次深入农村基层及物流部门,掌握来自农村物流第一线的资料,撰写《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等大量学术论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